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超市:“广告大战”淹没温情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51 河北日报

  日前,商务部下发《超市购物环境标准》,并将于10月1日起执行,而对照这个"标准",省会超市还有哪些差距呢?

  10月1日,国家商务部下发的《超市购物环境标准》将开始执行,“标准”对超市的各项服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要求,诸如卖场环境、商品摆放、收银台设置等,而这些过去属于超市“内部”的事情也将对消费者有个明确的说法。

  如今,距离“标准”正式执行只有一个月时间了,笔者暗访了省会多家超市后却发现,不少超市距“标准”所要求的“人性化”,仍有相当的距离。

  “广告大战”淹没人性化提示

  “标准”中要求,超市电梯口应有对老人和儿童的安全提示,雨雪天气,出入口应有防滑提示标志。

  而笔者在暗访中发现,省会许多超市的电梯口及电梯两侧的有限空间,都被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和海报占据了,根本就没有悬挂或放置“安全提示”牌的位置。还有一些超市,“安全提示”被视为可有可无之物,设在最不起眼的位置。

  位于槐中路和建设大街交叉口的新世隆超市内,电梯从一层至二层,两侧“见缝插针”张贴的全是促销广告,安全提示牌根本无处“立足”;世纪联华超市仓安店和华普超市怀特店内,虽然电梯口处贴有“安全提示”,但位置并不醒目,顾客要走上电梯后,再低头才能看到,无法起到及时提醒的作用,而且提示标志很小,不细看的话,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内容。

  “标准”中还明确规定,超市通道应该有明显的消防疏散标志、购物导向标志、称重台标志、商品分类标志等。而笔者在世纪联华超市仓安店看到,超市入口,降价促销海报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顾客头顶组成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阵”,而设置在同样高度的超市消防疏散标志、购物导向牌和称重台标志、商品分类标志,则个个身陷“阵”中,被挡了个严严实实。

  位于站前街的北京华联商厦地下超市,不仅购物导向标志少且模糊,而且超市内货架摆放不合理,购物通道狭窄、不顺畅。一名推着购物车被货架卡住的顾客告诉笔者,在他去过的一些超市,有不少为了最大限度地销售商品,就在超市格局上“做手脚”,人为设置了重重“关卡”,让顾客不买东西也得先逛一圈。殊不知,作为大众化购物形式的超市,为消费者提供最为便捷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购物时省力省心,才是最好的生财之道。而且,购物通道的不顺畅,不光令消费者反感,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便于疏散,埋下了安全隐患。

  残疾人通道基本不开

  “标准”明确要求,超市设有台阶的入口,坡度应缓和,并应设有残疾人通过的坡道。

  然而,笔者发现,省会超市大部分都没有为残疾人开设专用通道,尤其是一些地下超市,残疾人很难进入。

  北京华联商厦地下超市的入口是十几级的水泥台阶;北国商城地下的北国超市,没有残疾人通道,只有一条货运通道可走轮椅,但这条通道坡度很大,而且还有转弯,非常危险;北国超市裕华店大门西侧有一个坡度较小的通道,适合轮椅通过,但现在这个通道已经被锁了,据工作人员称,平时“基本上不开”。

  另外,对一直让消费者头疼的超市收银台设计不合理问题,“标准”中也有规定,即超市收银台的设计要便于客流移动,应根据卖场面积和客流量设置收银台数量;停车场、卫生间等附属设施设备,也是超市“人性化”的重要窗口,“标准”也做了具体要求,如停车场车位应标示清楚,便于车辆进出、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铺,应设有客用卫生间、广播室和客用电话设施等;甚至对超市内存放垃圾的方式和废料废品及过期商品的回收处理都有具体要求。

  不该被忽视的细节

  “标准”中还有一些人性化细节对超市做出了更高要求,如超市生鲜区域冷藏库(柜)的温度应为-2摄氏度到5摄氏度,冷冻库(柜)的温度要低于-18摄氏度。

  暗访中,笔者发现,省会大部分较大规模超市的冷冻柜温度基本合乎标准,但冷藏柜的温度却有些“悬”。

  在北京华联商厦地下超市,笔者看到,冷藏柜上的温度显示为8摄氏度、9摄氏度、12摄氏度不等;北国超市裕华店冷藏柜的温度介于5至6摄氏度之间;而世纪联华超市仓安店存放奶制品的冷藏柜,温度显示竟为16摄氏度。

  还有许多超市的冷藏柜上根本没有温度显示装置,消费者无法直观地了解到冷柜温度。在新世隆超市,笔者向工作人员询问冷藏柜的温度,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该工作人员称,有时经理会来检查温度,但只是把手伸进去“感觉”一下。

  加工间是超市生鲜食品储存、加工的重要场地,也是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场所,因此“标准”强调了对加工间的消毒处理。如生鲜区域应配有专门清洗区,定期彻底清洗,对加工间进行整体彻底消毒,并保留相关记录等。

  在这些方面,一些大型超市做得比较到位,但也有个别超市让人不放心。8月24日下午,在世纪联华超市仓安店的鲜肉柜台上,笔者看到柜台上附着着一层油腻腻的污垢,不时还有苍蝇在“特价肉”上盘旋。尽管售货员称他们每天都会对案板和刀具进行消毒,但当笔者询问用什么方法消毒时,售货员又支吾着不肯回答。

  “标准”击中中小超市软肋

  面对如此细致入微的“标准”,省会大多数大型超市都表示可以适应,即使有些尚未“达标”之处,也将尽力完善,而一些中小超市则对此感到比较“挠头”。省会东开发区一家中型超市的负责人无奈地告诉笔者,由于房屋结构的问题,该超市在消防通道和入口台阶坡度上有着先天的不足,而如果按照新标准要求,就要对店堂门前进行改造,这肯定要多花很多钱。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我们人手少,难以保证对操作车间进行每日清洗、消毒,冷柜用的时间长了,温度也很难保证,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的话,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业内人士分析,从短期看,“标准”对一些中小超市的影响是明显的,但从长远看,它有利于推动超市卖场经营水平的整体提高,对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翟楠楠 本报实习生 解利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