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污水渗漏坏500人肚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1:26 新京报

  渗入小区自备饮水井致细菌超标,水井停用并进行消毒

  

污水渗漏坏500人肚子

  昨晚,西三旗建材城联合社区技校危改小区居民在应急供水车前打水。该处饮水井因污水管道渗漏受到污染。本报记者袁烽摄

  本报讯 昨晚7时,范大妈蹒跚着从家附近的公共厕所走出,面色苍白。这一天中,她因腹泻冲向这个厕所不下20次。

  不光范大妈,20多天以来,她所在的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联合社区技校危改小区,有约500名居民和施工工人陆续出现腹泻、恶心、发烧等症状。

  昨日,海淀区卫生监督所通报,造成居民集体腹泻的原因已查明,该小区污水管线渗漏,污染了小区自备饮水井。

  洗脸洗手都是臭味

  昨晚,两辆写着“应急供水”字样的罐装供水车停在夜幕中,10多名居民拿着各种盛水工具在水车那里接水。而小区的墙上贴着海淀区卫生局和联合社区居委会的通告,通告称小区自备水源遭到了污染,多种菌群超标,希望居民不要饮用自备水源,恢复供水时间另行通知。

  据居民们说,从8月28日开始,卫生监督部门来检查后,整个小区的饮用水源就被断掉,就连用自备水源洗手洗菜都被禁止。

  “水是腥黄的,有臭味,洗完脸洗完手,都是臭的。”居民胡大爷又闻了闻自己的手。胡大爷和街坊都证实,20多天以来,小区居民陆陆续续出现了腹泻、呕吐、发烧的症状,危改小区三排平房,150户居民,几乎没有一家幸免。

  开水腥臭引起居民疑心

  出现腹泻等症状的还有同样饮用该自备井水源的危改小区危改楼工地工人。工人们说,整个危改楼项目一共有3个工地,千余名工人。一位河南籍工人说,他所在工地有200来人,几乎都出现了腹泻症状。

  “就这样,我们都没怀疑到是水的问题。”夏大妈说,直到一个星期前,水管里面冒出的水变成了腥黄色,还有黑色沉淀,就连烧出来的开水也带着腥臭,他们才怀疑到是水出了问题。居民们打电话报告了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

  自来水公司调来供水车

  西三旗建材城联合社区居委会王主任表示,他们于8月28日下午2点接到居民反映,意识到事态严重。经过开会商讨,各部门启动应急方案,并在当晚8时许陆续从自来水公司调来5辆供水车。

  昨晚8时许,居委会陆书记与一名工作人员前往事发地区,对出现症状的人员进行具体统计。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通报称,水井已停用,消毒工作正在进行,待消毒完毕,经检测水质达标后,才能批准正式供水。

  ■特写

  一天更换10次内裤

  昨晚7时许,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的居民们拎着居委会分发的水桶,摇摇晃晃地赶往水车接水。

  蔡女士说,从两周前,她和家人就不敢随意外出,因为每隔半个小时,大家就必须冲向厕所,几天下来,全家都腿脚发软,看见饭菜就恶心,一下子瘦了好几斤。

  “这都还算好的……”蔡女士说,她每天都有几次,还没等冲到公厕,就拉到了裤子里面,最严重的一次,一天换了10次内裤。蔡女士的街坊们也说,这种遭遇,也在他们身上发生过。

  药店止泻药卖脱销

  由于出现大规模腹泻,小区附近的药店止泻药都几乎售罄,剩余的止泻药品也都被摆在了显眼位置。

  据一家医药超市的服务员介绍,最近一个月,来买止泻药的人都是危改小区的居民。其中一种叫“止泻冲剂”的药最好卖,目前卖的只剩下一盒了。

  而在另一家名叫“环球门诊部”的小诊所里,每天都会有前来打点滴的居民和民工,诊所里的黄连素和泻立停已经脱销。

  污水渗漏示意图

  

污水渗漏坏500人肚子

  《新京报》制图/丁华勇

  ■原因

  水井侧壁污水渗漏

  本报讯 污水管线渗漏污染小区内的自备饮水井,是造成海淀区西三旗技校危改小区近千居民饮用污染水源的原因。

  昨晚,海淀区卫生监督所通报,西三旗建材城联合社区技校危改小区居民家中自来水有异味,有居民饮用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目前,此次水污染事故原因基本查明并已得到有效控制。

  经调查分析,造成此次自备井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自备井井口位于地下,穿过该井井窖东侧墙壁的污水管线出现渗漏现象,污水渗漏到井窖内,并经井口流入井内,污染自备井水源,从而造成当地居民家中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并引起部分居民饮用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举措

  消毒工作正在进行

  本报讯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昨日通报,针对西三旗技校危改小区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区卫生局立即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停止该自备井供水用于居民饮用,并由相关单位向居民提供临时供水。

  为切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海淀区卫生局已向该小区居民发出通告,希望居民积极配合,不再饮用、使用正在进行消毒排污的自来水。目前,消毒工作正在进行中,待自备井产权单位整改消毒完毕,经检测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规范标准后,才能批准其正式供水。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展明辉 龙婧 魏铭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