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多名民间俄语翻译昨聚一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1:50 杭州日报

  挑选出10名明日陪同俄罗斯客人游览西湖

  8月25日,杭州日报第6版刊登《谁能为俄罗斯副州长介绍杭州》一文后,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连日来,有着浓厚俄罗斯情结的老人、在校大学生、嫁到杭州的俄罗斯姑娘都纷纷给热线打来电话,争当俄语翻译。昨天下午,在黑河市驻杭州办事处召集下,20多名“志同道合”的民间俄语高手终于见面了,他们相聚一堂,畅谈着心中的“俄罗斯”。

  在聚会上,黑河市办事处的尹泽云主任根据各方面综合考虑,挑选出了10名俄语爱好者,9月2日下午,他们将作为俄语翻译,陪同俄罗斯客人游览西湖,用俄语介绍美丽的杭州。

  他们用俄语相互打起了招呼

  聚会定在下午3点,当记者2点40分赶到新侨饭店会议厅时,已有十多名俄语爱好者到场了,其中就有杭州日报报道过的何南生老先生,他正和旁边的一位老伯亲切地交谈着,兴致勃勃地谈着当年的同窗往事,像是久违的老朋友,追忆着似水年华。

  卢明章是位非常开朗健谈的老人。高中毕业后,他被公派去苏联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杭州制氧机研究所(就是现在杭氧技术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卢明章还有一个头衔,就是当年浙江欧美同学会苏联分会的秘书长。坐在卢明章旁边的是陆凤泉,1982年华师大俄语系毕业后,陆凤泉一直从事着俄语教学工作,下个月就要退休了。卢明章和陆凤泉很谈得拢,不一会儿就用俄语互相问候了,记者虽然听不明白二老交谈的内容,但从中却可以感受到两位老人对俄语的深厚情感。

  会议前,卢明章递给记者一张名片,是他1992年工作时印的,右侧用中文写着工作职务和姓名,正中则是醒目的两排俄文。在记者眼里,这张名片已不单单是代表对方身份的一张卡片,更是一个记录时代缩影的镜头。

  “俄罗斯式”的集体怀念

  会议开始了,大家简短地自我介绍着,每个与会者脸上都写满了欣喜和兴奋。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生代,谈起俄语就像是在谈论自己的朋友,大家畅谈着俄语学习历程中,对旧时或家乡的怀念。田野是土生土长的黑河人,在杭州工作12年。“这12年,我每天都感受着杭州的变化,但也时时在关注家乡的消息。这次看到家乡人要来杭州,乡愁立刻涌上我的心头,迫不及待地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中学时,我学过俄语,但由于搁置时间太长,如今再捡起,恐怕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参加这次活动,为家乡人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如果说,田野这样的年轻人心中装的是浓浓乡愁,怀念的是学俄语时光的话,那么与会的老人,更多的是怀念年轻时的俄罗斯印象。自我介绍时,会时不时插上一两句俄语,说到“列宁格勒”的时候,一位老先生仍改不了口,说完了又不忘补上一句,“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

  俄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整个聚会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俄罗斯姑娘伊莲娜了。4点左右,伊莲娜带着妹妹出现在了会场,两个典型的俄罗斯姑娘,瘦瘦高高的,非常美丽。原来伊莲娜听错了聚会地址,在路上耽搁了很久。一落座,伊莲娜就用纯正的中文跟大家说:“对不起,我们迟到了,请原谅。“在大家的要求下,伊莲娜和大伙用俄文交谈了起来。在座的俄语爱好者都纷纷“操刀小试”,用俄语和伊莲娜聊起了家长里短。

  在此刻,俄语不纯粹是种语言,更像是一座桥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不光是地理上,更是心灵上的。这些“俄语人”因为共同的一个“朋友”交换来了更多的朋友,杭州日报的报道也显得特别有意义。

  (热线记者陈良江实习生董艳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