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开学前夕汕头涌动爱心助学热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10:03 大华网-汕头日报

  开学前夕,汕头各地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发放仪式在举行。团汕头市委、市青联组织实施的“特困学生助学工程”、“寻访2006优秀特困高考生”、“陈汉士资助重点高校贫困生”、“林少豪助学专项资金”、“王老吉·学子情助学金”、“慈善总会26万元助500困难学子”,还有刚刚颁发的“第十七届潮汕星河奖”……这真是学子有幸,可见社会重视教育程度,兴学育才之风日甚。

  记得那天在“陈汉士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告诉记者,他的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从1997年就患病在床,当班主任告诉他能够得到资助上大学时,他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他带队的苏老师说,陈汉士助学金连续发放8年,他年年带队领取助学金,感触很深。他总是告诉孩子们要给陈先生写信,常怀感激之心。

  先是海外侨胞捐资助学,接着是成功人士兴学育才,再接着就是社会热心人士爱心涌现,再就是媒体的推波助澜,翻起千层浪。近年来,每到暑假开学时,社会总有热心肠的人发动兴起或者支持呐喊大学生乃至失学孩童走进学堂。今年比往年又多了许多。还有许许多多不愿留姓留名的海外热心人士,还有各地海外潮人联谊会的乡亲们,已经在遥远的他乡为家乡贫困大学生们备足了一份学费。不少市民纷纷致电对贫寒学子在困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表示赞许和关爱,并慷慨解囊捐款,掀起了一股献爱心的浪潮:热心人或将捐款送到汕头慈善总会、打入汕头慈善总会的爱心账户,或直接送到特困高考生手中。

  媒体搭桥,热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今年,团汕头市委、市青联联合汕头日报举办“播种希望———2006汕头市爱心助学活动”,将需要帮助的405名困难学生的相关情况在媒体公布,让热心市民自主选择帮扶对象,以“一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目前,405名困难学生已经全部被认捐。《汕头特区晚报》连年举办“爱心助圆大学梦”活动,不少热心人前来到编辑部奉献爱心,有的市民还带着年幼的孩子寻到编辑部捐款,以真人真事教育孩子,从下培育孩子有爱心,《汕头都市报》“寻访2006优秀特困高考生”活动中,很多热心人士亲自找到贫困生家中,送上助学金……这情这景,任是铁石也动心。

  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区纷纷把筹集到的助学金发放。龙湖区近日筹资38万元,为250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入学难”问题,外砂镇2002年8月开始,妇联、团委、教育组、经发办等单位便联合开展了“育才助学”行动,4年来共募集助学金74万元,受助学生超过760人次;金平区在暑假发出《倡议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一封信》,号召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家踊跃捐资,在开学之前把筹集到的助学金发放到全区1000多名贫困学生手中,石炮台街道连年来一直开展“爱心成就未来”助学捐赠活动,总是在开学前为贫困学子雪中送碳……“知识改变命运”,我们不止一次在学校宣传栏上看到这句充满激励的话语。新生年年不同,但每一双感激的眼睛是相同的。每一份助学金,包含的不仅仅是学费的分量,也绝不仅仅是爱心的体现,更是一种冀望。

  一位负责发放助学金的教育界人士希望,被助学的学生们不仅“学”要“优”,品也要“优”。今天他们跨入校门时,一无所有,但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可以掌握知识,改变命运,回馈社会,成己达人,可以自信地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以昂扬的姿态和坚实的能力面对社会。本报记者辛瑞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