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乡村“文物”亟待保护利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09:11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9月1日讯今天上午10时许,一辆满载着石槽、石磨等石制农具和古旧家具的拖挂车开出阳信县张锢镥村,向上海老城隍庙古玩市场驶去。货主张玉林告诉记者:“别看这些东西在咱农村没人要,一到城里却身价倍增,有的还被韩国人、日本人高价买走。”

  张玉林多年来一直从事古家具收购和加工生意。他注意到,很多城里人还有一些外国人,对农村淘汰下来的老农具、老家具、古民居及其建筑构件等非常感兴趣,有的甚至高
价收买后用以装潢酒店,“制造”农家气氛或点缀风景区和家居,还有的转手卖往国外。为此,张玉林等人专门招集一些小商小贩走村入户收集这些“文物”,再根据古玩市场的供求信息,投放市场,不仅变废为宝,而且给广大农民和销售商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了解,眼下我省各地从事这类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足迹遍布山东、安徽、湖北等20多个省、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眼下,广大农村传承沿用多年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具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了“文物”。如磨面机代替了石磨;拖拉机、收割机取代了镰刀、锄头、犁、耧、耙子;八仙桌、太师椅不见了,而代之以沙发、茶几;屋里的油灯,房顶上的“猫头”瓦当,牛马拉车的挽具……一些当年不可或缺的物件器具,如今成了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很多干脆被扔在一旁,甚至被付之一炬。

  一边是大量“文物”被丢弃和损毁,一边却是国内对这类乡村“文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莱芜战役纪念馆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年,为了形象地再现当年群众支前场景,纪念馆工作人员在乡间东奔西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到那个年代的木轮车、纺车和旧家具等。今年暑假,省科技馆展出了一盘石磨,结果每天前来推磨的市民和孩子络绎不绝。

  采访中,我省一位民俗研究专家对记者说:“文明需要传承。随着时光流逝,乡间‘文物’的价值已经越来越高,但由于很多农民认识不到其中的价值,现在仍有很多‘文物’在自生自灭。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及一些有收藏能力的人士保护和收藏好这些东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设农村博物馆等。这对传承农村文明,教育后代,有着积极意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