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鲁宾逊独守孤岛十八年 曾为妻子接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0:00 东南早报 | |||||||||
本报讯 (记者 林加华 黄墩良 潘登 实习生 吴琳) 核心提示:林颖在大竹岛上一呆就是18年。他今年62岁。 大竹岛正对惠安斗尾港口经济区,面积0.62平方公里,曾是惠安人引以为豪的“英雄岛”——上世纪60年代,8名惠安女跨海开发大竹岛的佳话曾名闻全国。
如今,孤岛已融入开发洪潮中的斗尾港经济区,林颖还在孤岛上一个人生活。18年,他和这个孤岛,发生了什么? 即使当地人,不少对大竹岛都只是耳闻,那个海岛对于人们而言,有一种神秘。从莲城,没有固定的船只上岛,更多上岛的人都只能搭乘过往的船只。 杜厝码头,港阔波平,浪涛不兴,春阳铄金的沙滩与尾潮相映成趣,站在码头,远远就可清晰地看到大竹岛。当地的渔民介绍,大竹岛呈椭圆形,东峰如大象,中峰似狮,西峰又很像猴王献宝。相传这岛因早时杂生诸多毛竹,又比旁边的小竹岛大,故称作大竹岛。 孤岛无轮渡 大竹岛没有开通轮渡船只。 8月15日中午,海在烈日下更显晶莹剔透。惠安莲城边防派出所黄嵩所长特意为我们联系了一艘快艇,教导员郝亮跟随我们前往大竹岛。 船才离码头,风浪就显得急骤。快艇不时被海浪抛起,又重重摔下,惊起船上阵阵叫声。从杜厝码头到大竹岛,约5海里,远远就可看到满山的葱翠和一幢三层楼高的房屋,看着有点像“白宫”。郝亮介绍说,边防所辖内有这样的孤岛11个,大竹岛的面积排在第二。按照惠安县的规划,大竹岛将被开发作为农业旅游观光园。 20分钟不到,船在山脚下靠岸了。拾阶而上,可到达楼房。 大竹岛上只有这一幢建筑,一楼的白墙上,用毛笔写了不少的标语。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斯托贝。” 字迹有点陈旧,想必有些年头了。 还未靠近楼房,两条黄狗就拼命地叫起来。 林颖闻声走了出来。老人的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岁月在他额头留下了海风的印痕。 “坐、坐、坐,”老人的声音洪亮,“我刚刚在洗衣服呢。” 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非常高兴,搬来了好几张凳子。凳子有些破旧了,用绳子缠绕着,才不至于散架。 油灯来照明 “岛上寂寞无岁月,冬去春来不知年。”这副对联贴在老人的卧室门口,早已褪了色,横批也不见了。林颖说,这是他自己写上去的,18年的生活,也差不多就是这样。横批让海风吹走了,是“乐在其中”。 卧室很简陋。一张古式木床,一个床头柜,两张已经破旧的沙发,一个饭橱和三张堆满杂物的桌子。两面墙上还各吊着一盏油灯,一台有些斑驳的时钟还在走着,从外观看,足可见其年代久远。林颖说,岛上没有供电,平时都是用油灯来照明,现在不时还发点电,主要是用于抽水。 在山脚下,有口井。老人用柴油机发电,把水抽到山上房屋内。柴油机是他用不少山羊换来的。但他一般舍不得用,他说:“油一升要好几元,太贵。” 在床头柜上还有好些都已经发黄了的报纸,这些都是林颖的宝贝。其中有张2000年的《泉州晚报》,另外一张是2003年的《东南早报》。林颖说,在岛上没事情干,报纸就一张张地翻,就是舍不得丢掉。“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从里到外,惟一的装饰物就是挂在房屋门口的一个天线宝宝玩偶了。林颖说,那是儿子有一回上岛时,在海上捡到的,洗了洗,挺干净,就一直挂在那了,还很好看。 “时间好快,都十八年过去了。”林颖说,自己上岛那年是1989年,这幢小楼就是当初准备开发这个岛屿时建的。自己上岛时,这幢楼房刚竣工,一些东西都还没打扫,现在,屋子也老了,自己也老了。 曾是测量员 郝教导员说,林颖现在都成名人了,他的故事能写成一本书。 林颖是三明尤溪人,农业中专毕业,他最早的工作是尤溪县联合、梅仙两个镇的林业检查站测量员。在林业站干了一段时间后,林颖考上了福建农学院建阳分校。才一年,他就“上山下乡”到了顺昌县农村,一干就是8年。他把看护果木的日子形容是背着杀虫剂的生活,这一辈子,自己都没放下那桶杀虫剂。 从闽北到惠安那年,林颖已经35岁,依然孤身一人。他卖起了字。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净峰城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那时候都不算什么相亲,几个人坐在那,朋友偷偷指一下就是那姑娘,然后偷瞄一眼。”对象小自己几岁,丈夫因病去世,留下3个年幼的女儿。林颖答应了这桩婚事,随后回到顺昌。那年春节,他带上单位发下来的奖金、年货,带着自己的户口回到了城前,当上了3个孩子的父亲。 婚后几年时间里,林颖又有了3个女儿,在知天命之年,他有儿子。 在这个以打鱼为生的小渔村,林颖成了一个渔民。一干就是六七年,跟这里土生土长的任何一个青年人一样,他驾船远出,走过舟山群岛,到过青岛崂山,去过海南、澎湖,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傍晚,林颖老人站在大竹岛的土地上,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孤岛果飘香 海上的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转眼间到了1989年。当时,大竹岛因其特殊的环境,迎来了第一次开发热潮。 岛上各类水果遍地。令大竹岛承包者头疼的是,各种害虫也伴随而生,一些新引进的品种,如何养活,也成棘手的问题。看来必须找个懂农林业且有经验的人,来协助岛上水果的管理和农业开发。 这一年,林颖上了大竹岛。 那年上岛,他几乎孑然一身,背着喷雾桶,带着一些果木苗子,在这个世外桃源一呆就是18年,把这里变成了一个果园。他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了“鲁宾逊”式的传说人物。如今也算是小有名气。 那时,岛上的果树,让林颖感到吃惊———余甘、杨梅、龙眼、枇杷、桃、李等果树应有尽有,空地上种着地瓜、花生、玉米等。但害虫也瞄上了这些农林作物。 林颖没得清闲。喷药配药。那段日子,林颖笑称,是整天跟喷雾器打交道的日子。 他说,那时候自己也种果树,一回就种了400多棵李子树,后来不少人上山,都偷偷地把苗子挖回家去了,留在山上的只有几棵。 林颖特地在李子树前留影。他说,李子树跟他一样,已经扎根孤岛18年了。“相处久了,是有感情的。” 妻的接生员 1990年,妻子跟三个女儿也来到大竹岛了。一家人,总可以团聚。林颖心里甭提多高兴。然而,生活的艰辛,让林颖闲不下来。 两个小女儿也成了家里的好帮手,煮饭挑水。 最让林颖感到终生难忘的是,他惟一的儿子就是出生在大竹岛上。“如今这个儿子已经有16岁了。上中学了。” 林颖说,儿子是在上岛的次年出生的,那天,妻子肚子疼痛难忍,他猜想要生了,可是没有出岛的船只,无法上岸。焦急间,“哇”的一声,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妻子已分娩了。没有接生婆,急坏了林颖。妻子叫他拿来一个瓷碗,打碎了,拣一片锋利的,用开水烫过后,割了脐带。说起这事,林颖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1998年,儿子该上学了,妻子就带着儿女们回到净峰镇城前村水头自然村的老家。这样,岛上就剩下老林一个人,他过着自给自足、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寂寞狗相伴 一家人离岛后,原本充满欢笑的家庭,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 刚开始,林颖还真的适应不过来,煮饭洗衣服都要自己来做。他说,白天还好,下地干活,忙个不停,也就没时间想家人,也就不会觉得寂寞。到了晚上,看着皎洁的月亮,看着大海潮起潮落,就会觉得很寂寞,虽然亲人就在对面,但是要过海可不容易。 于是林颖养了两条狗,说起狗的名字,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他指着一条较大的介绍说那是“妞子”。另一条是“妞子”的孩子,它就叫一郎,它“姐姐”叫小泉。 林颖一叫两条狗的小名,狗就会马上上前,摇尾巴,双脚站立,跟林颖逗起来。养狗后,林颖的生活增加了些乐趣,没事的时候,他就在岛上闲逛着,两条狗就像孩子般地跟在后面。让他自豪的是,狗成了他的守卫,“一见到生人就开始叫,特合适看门。” 渐渐地,林颖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他开始渐渐找到了海岛的乐趣。夏天,他坐在楼顶乘凉,看着大海上来来往往的渔船,“很有趣。现在对面的斗尾港在建设,每天都有好多车,很好看。” 这么多年,这个岛上最意外的造访者就是几头山猪。林颖说,10多年前,岛上来了几头野猪,听说是从别的岛游过来的,把种好的地拱了,偷吃了不少庄稼,后来,就又跑了再也没见过。 羊儿满山跑 老人每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要管理实验园、浇菜、修剪果树。在院前,还种了一大片瓜果园,有空心菜、丝瓜、地瓜、花生和玉米。 以前种得更多,现在一个人忙不过来,只种了些。我们看到,很多平整的土地,如今已长满郁郁葱葱的杂草,旁边圈的围栏,说明这也曾是满地瓜果的地方。 这么多年,林颖一有空就要去山上开路,他说开好了路,就方便到处走动。因为他现在受厦门一家公司雇佣照看这里,每月500元。如果岛上有出现人为破坏的情况,自己都得管。 临海的一处,是一大片石头,正对着东方,视野开阔,是观赏日出的好去处。去年,林颖把杂草割掉,修整出一条小路,很方便来到这里。那年,电视台还来拍摄日出的情景。这里是岛上最好的观赏处,拍出的画面很好看。林颖说,他也经常来这里看日出。 正当我们在这里拍照时,两头羊循声而来。岛上还有山羊? 林颖说,哪是什么山羊,是自己养的家羊。从1999年起,林颖就开始在岛上养羊了,刚开始才几头,经过几年的发展,羊队伍已经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有30多头了。孤岛上一无野兽,二无疫病,养羊变得容易些。 这些羊也如林颖一样,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它们自由地在孤岛上生活,晚上也不要归巢。只是冬天到了,它们就会回到林颖为它们搭建的巢窝。 养羊让林颖生活增加了另外的乐趣,羊粪可做肥料。每年卖几头羊,增加了林颖的收入。 生活不封闭 或许有人会认为,孤身一人生活在孤岛上,长久以往,将会跟社会脱节。但林颖给人的感觉是,他跟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没什么两样。 现在的通讯信号可以覆盖到该岛,公司给他配了一部手机,林颖随时可以跟陆地的亲人联系。 几年前,由于女儿和儿子都上岸了,林颖独自一个人在岛上。女儿怕老爸寂寞,买了一个三波段的 收音机给老爸。林颖说,他现在一有空就听收音机,能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泉州和惠安人民广播电台。 采访他的那天,正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拜鬼”的日子。林颖说,他就是从收音机上知道这回事的,他讲得愤愤不平。 靠着收音机,林颖对外面发生的大事,几乎都了如指掌,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可以知道台风的消息。“今年好几个台风光顾孤岛,风大得要命,我都不敢出去,整天躲在屋子里。” 这半年多,林颖还未下过海。柴米油盐,林颖总是想办法解决。“净峰镇有不少渔船到大竹岛边上的海域打鱼,久了,跟他们混熟了,他们要过来,我就叫他们帮忙捎带些日常生活用品。” 孤岛不再“孤” 在林颖看来,这两年来,孤岛周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去年,大竹岛的山脚下,建起了个小码头。过往船只在这里停留,就方便多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船只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停泊。 变化的还有孤岛对面的风景。林颖深有感触地说,几年前,对面的斗尾港口,还是寂静一片。这两年,变化可大了。各种机器进驻工地,车辆在公路上来来往往,听说是要建成一个大港。 我们上岛的前两天,一个学校数十名老师、学生结伙上岛住了一宿,他们带着帐篷,睡在田里面,有几个人就借三楼住,自己烧东西吃。 林颖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孤岛游玩,给孤岛带来了不少生机,但烦恼也随之发生,不少游客随意扔垃圾,游客前脚刚走,他就得跟着忙起来。 “面巾纸、可乐瓶,还有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丢得满地都是哦,来一趟人就得忙上一天。” 日已西沉,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女上岛来看老人,林颖像个三岁的孩童,高兴得赶紧给外孙女拿玩具,抱着外孙女一刻都没放下。他说,若真的把大竹岛开发成旅游区,人家不需要他了,该下岛就下岛去。 “应该是可以适应吧!”老林坐在石头上,掏出生了锈的铁盒子,拿一根自己包的土烟,烟圈在夕阳中袅袅上升,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他陪伴了18年的大竹岛。 附:1704年至今已经300多年,英国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因与船长发生纠纷,被船长赶上了智利国一个小岛。他带着一枝猎枪、一把匕首、一把斧头、一磅火药、一些烟草和一本《圣经》,在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零四个月。年近六旬的英国名记者、小说家丹尼尔·笛福根据塞尔柯克的讲述,写成了世界著名的《鲁宾逊漂流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