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尚书桥居民"狙击"垃圾 调查:失信带来排斥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09:11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昨天早晨7点,环卫工人李峰推着一车垃圾,偷偷来到解放南路尚书桥垃圾中转站。不到5秒钟,站在路对面的一群老头老太冲过来,将李峰及时堵在了门外。

  尚书桥垃圾站于2001年建成,由于屡遭附近居民集体堵门,5年来一直无法启用。最近1个月,附近的光华门垃圾站因月牙湖改造变成了废墟,大量垃圾运不出去,距离最近的尚书桥垃圾站被立刻启用,使得对峙局面演变成更大规模冲突,几十名老头老太守在垃圾站
旁,日夜轮流值班,不允许垃圾车进入垃圾站大门。

  目击:居民日夜轮流值班

  尚书桥垃圾中转站位于解放南路和明御河路交叉路口北侧,路口南侧有一临街的三层小楼(过去属于大阳沟社区,现在改称明御河社区),住的都是南京机床厂职工及家属。垃圾站大门正对着小楼居民的窗户。7月底,白下区环卫所要启用尚书桥垃圾站,临街小楼的老头老太们就自发轮流24小时值班,不让环卫工人进来倒垃圾。

  昨晨7点,五六名老头老太一边挡住李峰,一边大声向楼上其他的居民“报信”,一下子又冲下几十名老头老太,他们你一只手我一只手地拽住李峰和垃圾车,拼命往路口推搡。李峰看居民越围越多,路口几乎被堵,马上推着垃圾车离开了。

  对于白下区环卫工人来说,这不是第一次被“围攻”。自从1个月前起,他们每次试图来中转垃圾,均遭到不亚于这次规模的“抵抗”。居民们看着李峰的背影一边指责,一边相互鼓励着。“我们的值班队伍正在扩大,一些年轻人怕我们吃不消,也要求周末值班!”昨天凌晨3:30交接班的张老太很自豪地对记者说。

  调查:失信带来排斥情绪

  “1997年大阳沟拓宽改造,那时政府承诺,拆迁出来的空地会建设绿化带和一个小型市民广场。”曾担任过大阳沟社区主任的朱秀英老人向记者解释说。可建成后,居民们看到是一个液化气站,没几天又闹出了一个“公厕事件”。“这个公厕本来是我们机床厂宿舍的厕所,职工和家属们一直免费使用。政府征用翻建成公厕后,开始向我们收费。”记者在公厕里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交纳8月份公厕费。”

  液化气站和公厕的事情,让居民“不再相信政府承诺”,从而对垃圾站这个“新成员”异常排斥。由于居民坚持,5年以来机器齐备的垃圾站一直空着。垃圾站、公厕、液化气站一字排开,被这一带的居民称为“三大臭气站”。临街小楼里有24户居民,绝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10余名已过80岁。小楼后面还有几幢居民楼,都是南京机床厂的宿舍。整个宿舍区大概共有400多户居民。

  环卫:垃圾只好倒在路边

  “1个多月来,我们只好在光华门垃圾站原址的马路边倒垃圾”,白下区环卫所负责人许某苦恼地说。在光华门垃圾中转站原址,5辆敞口的大推车在路边一字排开,几个工人轮流将附近小区运来的垃圾全部倒在路上,然后一铲一铲扔进大推车。污水从待铲的垃圾堆里渗出来,流到路面上,过往行人纷纷捂着鼻子绕着走。

  许某说,月牙湖5期整治工程主要冲着“沿河景观”,而光华门垃圾中转站恰好是个“拦路虎”,首当其冲被拆。大光路街道辖区内的垃圾必须找一个中转站来承担。居民提出:“附近有两个垃圾中转站都能暂时借用,一个在瑞金北村,一个在苜蓿园,为什么还要到尚书桥来?”对此,许某解释说:“苜蓿园太远,瑞金北村垃圾站已经超负荷了。”

  记者在光华门看到,路东的月牙湖5期工程已经做好,绿地、花园、假山都很漂亮。下一步就要在路西的光华门垃圾站原址上做景观。“每天40吨的垃圾在哪里中转呢?”许某忧心忡忡。

  建议:新技术可除噪除臭

  白下区环卫所另一负责人说,他们曾经和南京机床厂宿舍居民“谈判”,如果居民们允许尚书桥垃圾站启用,环卫所可以安装“异味控制系统”来“除臭”,还可以采用加高围墙、改变大门的方向等措施来“除噪”,但居民“说什么就是不给进门”。

  “异味控制系统”俗称“垃圾香水”,今年7月份,南京在建邺区茶南小区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了这种“垃圾香水”。它从300多种可食用的植物中提取,只有微微的香气,却能消除垃圾的剧烈恶臭。专家介绍说,这种植物提取剂雾化后,能与恶臭的空气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分解异味分子。茶南居民反映说,以前从中转站门口经过,都要捂着鼻子小跑过去,现在闻到的却是一阵清香。

  据介绍,“异味控制”系统将在两年内陆续投放南京116座垃圾中转站使用。“白下区早就开始用了,海福巷垃圾站的异味控制系统是全市最好的,花了几十万呢。”许某自豪地说。

  病根:公用设施未能配套

  在南京一位社会学家齐某看来,政府对于配套设施缺乏足够合理的规划和手段,是制约垃圾中转站、变电站、公厕等配套设施发展的原因。譬如配套设施规划一直是“空白”。国外许多发达城市都对配套设施有个“人均”标准,而包括南京在内的国内各大城市,其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数量,都远达不到“人均”标准。

  包括南京在内的国内各大城市,其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数量,都远远达不到跟不上“人均”的标准,一直都处于“奇缺”、“超负荷”的状态。深圳前一段时间甚至还出现政府强制开放宾馆酒店厕所的事件。

  齐某说,要想避免冲突,需要从一开始就规划好,而“马后炮”是造成“如厕难”、“中转垃圾难”的根本原因。“在国外,居住区、商业区在建造前,图纸里就有了公厕、垃圾中转站。”南京有关部门只给房地产开发商“批地”,却不督促他们拿出公共配套设施方案。

  另外,“国外的垃圾中转站一般是建在地底下的,非常环保”。记者了解到,浙江、山东等地已经有城市建设了地下垃圾中转站,但南京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