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你如何走进微软 微软招聘人才惯用招数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2:50 国际在线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笑话,说是一次IBM和微软要举行谈判,为了缓和气氛,IBM的人特意去商店买了牛仔裤和T-shirt,而微软的人也特意穿上了西服,打上了蹩脚的领带。这个笑话反映了两个公司不同的企业文化。很多人都知道微软的企业文化是宽松和自由,给员工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这也是微软能吸引很多人才的原因之一。但是,要想进微软工作可不容易,微软在招聘工作上一点也不马虎,而是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和严密的体系。那么,微软倒底怎样招人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微软的招聘过程。微软搜寻
人才的方式就很特别。当微软的用户在进行联机检索时,HR工作人员就会收集他们检索的有关信息,然后通过一个专用程序统计出用户所使用的关键词。从统计结果中可分析出此人是否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如:是否会使用C语言,并将其列为招聘对象。通过了微软系统认证工程师考试的人员也会被录进微软的人才数据库,如果成绩比较好,微软公司也会根据得分情况决定是否让他来公司参加招聘考试。对于那些得到宝贵应试机会的人来说,想要进入微软公司需要经历一次笔试、两次(四轮)面试,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有工作人员对你说遗憾了。

  笔试由于微软公司录用人员采用的是普遍撒网、重点捕捞的策略,所以每次都会通知很多人来应试(通常是400~500人),而最终只采用3~5人,这种1%的录用几率就需要在笔试过程中进行第一次筛选。整个笔试的内容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知识面(20%)、编程能力(50%)和智力(30%)。1、在考察应试人员知识面的时候主要要求能够知道一些常用的术语,比如XML、.NET、ASP、AOD等等,一方面要知道这些缩写词完整的英文含义,同时还要将其翻译成中文。一般说来,了解这些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查看微软相关的资料,比如每个月最新版本的MSDN,或者平时多留心注意。2、因为微软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当的编程能力,所以应试者必须要对微软的VB、VC等编程工具非常熟悉,同时还要具备在短时间之内写出一段符合要求的程序,或者是在现有的程序中查找错误。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编程方面的题目占据了50%左右的分数,所以这部分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引起特别的重视。3、由于微软公司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在各方面都是高素质的,因此必须要具备足够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与常人所不同的思考方式,而智力题就是对此最好的考察方法了。通常这些智力题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求应试者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比如“男孩走2步的时候女孩需要走3步,现在男孩和女孩同时迈出左脚,问走到第几步的时候会再次同时迈出左脚”等等。此类题目数量一般在4~5道左右,有时候在别人的点拨之下很快可以找到答案,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紧张的压力下就显得稍微有些难度了。

   面试(一)

  笔试之后,微软公司会组织专人进行阅卷工作,然后确定分数线并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通知部分成绩优秀的应试者参加第一次面试。和一般的面试不同,第一次面试需要你通过三轮五位面试人员的考察,而整个面试时间也很长,如果全部面试完毕需要大约4~5个小时左右。1.第一轮面试第一轮面试是由微软公司的三位软件工程师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其中包括简单的网络组建、系统故障分析,也有涉及到Windows2000的ActiveDirectory特性的问题,还有最新的WindowsXP各方面新增特点与使用,这些对于经常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善于捕捉新事物、接触新产品的应试者来说倒也不是难事。同时,工程师还会询问应聘者一些关于微软其它产品的使用与编程方面的问题。比如设计一个Outlook和Exchange联合使用的方案、怎样将VisualStudio.NET的功能发挥到极限等等;至于编程方面的问题多半是关于调用数据库、设计存储文件之类,只要有实际编程经验,通常都不会觉得难。在这轮面试的时候是很多人同时在一个大房间里进行,所以周围环境的干扰比较大,这要求应聘者回答问题的时候音量高一些,遇到一些比较繁琐的问题可以用文字形式辅助回答。但是如果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最好直截了当地明说,否则会给面试人员留下不好的印象。2.第二轮面试通过第一轮面试之后,还会有一位资深软件工程师对应聘者进行再次考察,它的提问范围仍然不出前面三位工程师的范畴,但是难度要大大增加,比如说通过实际案例说明Windows2000ActiveDirectory的使用、说明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对现有一段程序的优化等等。也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里才最能够体现应试者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