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发现多处工地农民工住得“马虎”吃得“糊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02:37 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发现多处工地农民工住得“马虎”吃得“糊弄”(图)
本报记者发现多处工地农民工

  住得“马虎”吃得“糊弄”

  ■文/首席记者刘万恒

  ■图/本报记者欧阳洋

  昨日本报开通“我眼中的农民工”热线后,多名农民工致电本报“新闻热线”,讲述他们在打工经历中遭遇的苦辣酸甜。

  “在城市里我们盖的是高楼大厦,住的却是低矮的工棚,吃饭的环境更是难以保证卫生及基本的营养。我们希望的是:有一天我们能住得更好点,吃得更好点,这也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普兰店籍农民工王学林在电话中这样表示。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多个建筑工地,对这些奋斗在城市建设第一线的农民工住宿、饮食环境做了深入了解。

  住工棚里挤满双层床暗藏消防隐患

  9月1日~3日,记者到市区内多家建筑工地对工人们的居住地安全状况进行了走访,发现工人居住的环境安全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在甘井子区椒金山附近一建筑工地,记者看到,农民工居住的小房墙壁上遍布裂缝,2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双层床,铺盖扔在地上,墙上电线随意拉扯,有限的空间横七竖八地挂着不少衣服,烟灰缸在床头随意地放着。这排平房有四五间。一位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告诉记者,现在还好说,等到天气转冷以后,工人们只好选择电热毯、电暖气等设施来御寒。“工地方多次告诉过我们不许使用这些容易引起火灾的设备,可是没办法,不能干挨冻啊。”

  在山东路附近的另一个建筑工地,建筑工人们居住的地方则是筒子形状的建筑,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同样住满了人。上述消防安全隐患同样存在。工人们说,有个工棚睡已经不错了,夏天时由于床位紧张,工棚里又太热,不少工人就睡在未完工、四面透风的“楼架子”里。

  据了解,我市仍有不少工棚是搭建的临时建筑,面积小,有些还紧挨施工现场,缺乏应有的防火间距,火灾危险性很大。另外,在施工现场内,易燃可燃材料多。更令人担忧的是,工地通常只有临时的消防水源,虽有市政自来水管道给水,但多是临时性管网,水量经常不足,并不能满足消防需要。此外,施工现场大多有基坑、沟道和围棚、栅栏等,消防通道不畅,延误救火时机。

  吃塑料桶里捞饭菜白菜土豆就是一顿饭

  住宿条件艰苦,吃的环境怎么样呢?9月3日中午开饭时分,记者在沙河口区一处建筑工地内见到,工人们成群结队地蹲在施工现场,每人手中都端着个不锈钢饭盆,在他们中间摆放着一个红色塑料桶,饭和菜就扣在桶里,吃饭时工人们要用手中的饭盆到桶里舀菜。工人们吃饭的地上还流淌着污水,且不说饭菜质量如何,仅就餐环境就非常恶劣。

  记者在农民工们的饭碗里见到,菜肴就是些普通的白菜和土豆,农民工老李告诉记者,白菜是头天晚上吃剩下的,食堂就给烩了进去。“我们每天的伙食费只有6元钱,大工8元钱,平时吃个黄瓜炒鸡蛋就是改善生活了,一般都是白菜、粉条、土豆炖成一锅。”

  在这处工地,记者并没有找到食堂,工人们告诉记者,伙食都是每天中午有人开车送来的,工人们不知道工地饭菜的加工处在哪儿,更不知道“食堂”有没有卫生许可证。

  金州区体育场附近一处在建的工地,农民工郑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中午吃的主食是馒头,菜是红烧土豆块。“吃的土豆从来没有削过皮,只洗一遍就下锅了,洗完菜的水全是泥汤子。”一位农民工指着菜里的土豆皮说,工地食堂的土豆曾长出过绿芽,食堂师傅就把绿芽掰掉了事。

  在这个工地的农民工生活区,简易伙房临时搭建在工地深处,一名炊事人员正在一块木板上切白菜。尽管已经洗过了一遍,但洗完白菜后的水依然浑浊。在伙房里,记者没有见到卫生许可证,几个帮厨的炊事人员也拿不出健康证。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无证经营肉食、熟食制品的黑加工点,其“产品”主要流向就是建筑工地。

  对策11月上千农民工将入住新公寓

  值得庆幸的是:农民工生活的艰苦环境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了解,大连第一座企业自主建设的大型农民工公寓将于今年11月落成,届时将有上千名农民工入住。这座由中远船务投资建设的崭新农民工公寓占地近3万平方米,位于大连湾棉花岛,建成后的该公寓将拥有725个房间。该企业工人老陈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看过新公寓的设计图,那里背山面海,漂亮整洁。更让农民工们兴奋的是:新公寓里还将预留50间夫妻房。这一人性化的设计方案更是我市首创。

  记者从我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在市内4区,针对农民工建设的农民工公寓已有多处,这些公寓收费低廉,可以有效改善农民工的住宿、饮食环境。“吃住问题不解决好,农民工们就无法在城市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扎根城市。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市建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图片说明:工人们蹲在施工现场开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