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结婚生子或创业--融入十朝都会的“洋市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03:11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
【南京日报报道】出入寻常巷陌,谈笑普通人家。不经意间,我们这个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的外国人。据统计,我市目前已有常住境外人口1万多人,分别来自132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中,有为学业而来的,有为事业而来的,也有为爱情而来的。虽然目标不一,但他们都在融入南京,融入这个十朝都会,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洋市民”。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常感不习惯的美国老人 胡超英,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一位资深外事警察。20多年来,让他念念不忘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老人:罗伯特。 罗伯特来南京的时间,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从没来过中国的罗伯特,当时已有70多岁。这位不会一句中文的美国老人,在我市一所大学担任外籍教师,并且一住就是3年。 而那时,胡超英正在一个基层派出所,从事外事管理工作。时代的机遇,让这一老一小、一中一西,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结成亦师亦友的奇特关系。 在胡超英眼里,70多岁的罗伯特喜欢上街转,喜欢比划着与普通中国人交流。罗伯特也喜欢到中山陵、到明孝陵、到夫子庙游逛。但在那个年代,一个金发碧眼外国老人的突然出现,还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罗伯特常常被人围观,这让他感到很不习惯。终于有一次他向胡超英抱怨:“我感觉自己像个动物。” 但罗伯特还是被南京感动了。一天,这位美国老人在新街口独自逛街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一位普通市民从他所带钥匙张贴的纸条上,获悉其工作单位,就用三轮车将他送回。从此以后,罗伯特一直唠叨:南京人真好。 罗伯特在南京住了3年,终因身体原因回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国人从饭店迁居寻常巷陌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来南京工作的外国朋友之一,美国老人罗伯特在南京的生活,略显孤独。 据悉,当时来宁外国人的身份结构极为单一。主要是留学生和少数几名外教。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南京的外国人只有500人左右。 此外,国家对外籍人士的日常生活限制颇多。如只能居住在高校或金陵饭店、南京饭店等几家特定宾馆;消费购物则只能到寥寥几家外汇商店。 但随着南京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不少跨国公司相继落户南京。早期有荷兰的飞利浦公司、韩国的LG,后有意大利与南汽合作的菲亚特,再后来有德国的巴斯夫项目……随这些跨国公司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外管理、技术人员。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市常住境外人口已超过2000人。 这些外国朋友,不愿只居住在指定的宾馆内。他们更愿意住进寻常巷陌,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感受南京风貌,触摸古都文化。针对这种趋势,我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吃螃蟹”,取消对境外来宁人员在居住上的限制。也就是说,外籍朋友只要登记申报,就可以住到居民区内。 从此,外国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这个城市中。他们开始像普通市民一样挤公共汽车、逛商场、与菜场小贩讨价还价,甚至还有与南京姑娘、小伙发生爱情的。渐渐的,市民们也习惯了这些肤色各异的外国人,不再因为好奇而聚集围观。记者了解到,1998年后,是外国人来南京的高速发展期。这期间,我市常住境外人口增长4倍。目前,已有来自132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人。 本世纪:“洋市民”更愿在南京创业 现在,在南京的常住外国朋友,其身份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只有留学生、外教,或是国外管理、技术人员;还有政府项目的推动者、民间友好团体的交流者;甚至还出现一批外籍独立创业者,在南京办学校、设医院、开餐厅…… “外国人希望在南京寻找到事业机遇,这是我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南京市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如博士说。 陈如博士认为,南京所拥有的深厚人文积淀,强大的科教人才储备,以及宜居的环境、城市的安全、市民的开明,都是它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保障。 “如能更好地结合古都文化,南京完全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陈如博士希望我们这个城市,能以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直面国际化发展。 实习生沈彩萍南京日报记者殷骏江瑜 (编辑草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