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动笔写情书半天憋不出 硕士惊觉自己变“文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9:45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读者出题>>>>

  昨天是读者郑先生和女友认识一周年,郑先生想亲笔手写一封情书给她,结果先后8次有字写不上,急得抓耳挠腮,最后还是在电脑上用拼音打出不会写的字,然后再一笔一画地“照葫芦画瓢”……

  记者出击>>>>

  在采访了1名大学生、2名公司职员、1名公务员和1名教师之后,记者发现像郑先生这样的“高学历文盲”还不少,甚至连“在校学生”这一需要经常用手写字的身份,都难逃“文盲”的厄运。由于电脑快速普及,许多人很长时间不写字,从而变成一名电脑时代的“新文盲”。今年9月8日是第40个国际扫盲日,电脑时代“新文盲”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一封情书“越写越冒汗”

  认识一周年纪念日,郑先生女友要他送她“不一样的浪漫”。郑先生说,“她是个很时尚的女孩,听了‘求爱复刻版’后,非说要歌词中‘要给你最传统的浪漫’”。郑先生对于女友的要求大为惊讶,但细想一下“不就是几百个字嘛”,提笔酝酿一番,满心欢喜地开始写。一行一行字写下来,郑先生“越写越冒汗”,好几次“写一个字要想几秒钟”。最后,终于在“我想在雨天为你撑伞”上出了问题:这一句话差两个字就要写完,发现“撑”字不会写。他想了半天,还拿了一张纸写了三个“试验品”,发现都“不太像”。没办法,郑先生只好开电脑用拼音打出来“照着写”,据说这种情况先后出现了8次。

  填表格“脑袋一片空白”

  像郑先生这样的高学历却“不会写字”甚至害怕写字的人并不少见。当他们脱离电脑而必须用手写一些东西时,就频频在某一个字上“卡壳”:轮廓很熟悉,想了半天却记不起怎么写。当他们想到一个字,第一个反应就是拼音,而不是一个字的结构、笔划,苦思冥想后终于黔驴技穷,只好打开电脑,用拼音打出这个字再照着“画”。

  电脑时代“新文盲”有许多“尴尬”。比如“填表格”,对许多“新文盲”来说是一件比较恐怖的事,若非强行要求手写,一般都会改“写”为“贴”,即在电脑上打印需要填写的内容,然后剪下来贴在表格上。

  28岁的公司职员谭小姐,竟想方设法地避免“听写名字”。她跟客户见面时如遇到对方忘带名片,她就再递给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请客户自己亲笔在上面写下名字和电话。她经常谦虚地说:“我的字不好,请赐写一下名字。”有一次,谭小姐自己忘带名片了,对方也谦虚地自称“字不好”,请她自己写下来。谭小姐暗笑“估计也是一个害怕写字的”。

  手写文引来百人围观

  36岁的大学老师吴某说,自己是“新文盲”,平时很少板书。教学现在都用多媒体软件了,黑板很少用。“自己的手书都这水平了,哪里还敢要求学生加强手写呢。”

  著名硬笔书法家王惠松向记者提到一件事,去年,他的母校江阴祝塘中学一名叫戴铃铃的女学生考上了南京某大学。学校要求新生写一篇作文,然后选择其中优秀者张贴在学校橱窗内。结果,在几十篇被张贴出来的作文中,其他人均为电脑打印稿,只有戴铃铃是手写,而且字体极为清秀优雅。该校的新生奔走相告,一起聚集在橱窗面前观看,路过橱窗的老生也驻足欣赏,最多时竟有百人围观。该校一名老教授感慨:很长时间没看到学生写出这么好看的字了。

  汉字锤炼性格与人品

  来自美国的Vicent在南京某大学任教,他的专业不是中文,却丝毫不影响他对中文的喜爱。Vicent说,汉字的电脑输入采用“转换法”,比如你要打出“地图”,你输入的却是这个词的拼音。久而久之,你想到一个字,第一反应就是拼音。即使是五笔,也是分解了汉字的结构,采用“近似”的方法输入的。

  王惠松告诉记者,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包含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国更是如此”。汉字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篆、金、隶、行、楷等几个阶段,都是从一笔一画开始的,每个汉字的笔画、结构、运笔方式都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古人说“字如其人”一点都不夸张,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一直被公认能够修炼人品、锤炼性格。

  “不会写字”可致障碍症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门诊一名心理专家表示,书写汉字的过程,能够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一种特定模式。再加上汉字非常抽象,从而引发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缺失了,会导致某种“障碍症”。另外,一个人的性格受母语的影响是终身的,一旦母语能力改变或者退化,的确会对思维、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脑科医院的医生也向记者证实,这种“障碍症”的确是存在的,虽然这是基于一种习惯而产生的“暂时性障碍”,也未必有多么严重,也不会产生器质性病变,但由于改变了大脑的语言中枢区域的内容,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能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