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风雨粮仓见证生命忠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0:23 大华网-汕头日报

  南海之滨,蔚蓝海岸,烟波浩渺。

  礐石大桥,巍峨屹立在汕头市西区。一桥飞架,老市区小公园,海滨邹鲁发祥地。礐峰青翠,蕴含着这座已有160年历史的城市多少动人故事。

  汽车拐进蜈田岭下,一座粮仓,吸引了我们的视线;一个烈士的名字,让我们走进
了这座平常采访几未涉足的地方。

  刘练修,一个在台风“珍珠”中,以瘦弱身躯铸成护仓英雄的汉子,一个以自己兢兢业业的责任心,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演绎华彩乐章的普通干部。

  风雨粮仓见证生命忠诚。

  潮水退去,风和日丽。安然无恙的粮仓静静伫立岸边。天空的鸟儿飞来了又远去。在水色苍茫的遗憾中,那远去的海面眸光如涌,远岸似酒。沧海横流,把我们的思绪带向那个惊涛拍岸,关键时刻显本色的特殊日子。2006年5月18日,《汕头日报》头版头条题为《57年来5月最凶猛台风“珍珠”昨晚正面袭击我市汕头党政军民奋起抗击14级强台风》报道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今年来得最早的台风‘珍珠’,于17日晚上裹风挟雨横扫粤东沿海海面,正面袭击汕头。5月18日凌晨1时20分穿过南澳岛,2时15分在澄海区到饶平县交界地区登陆。这个名字美丽的台风却来势汹汹,行径古怪,所到之处,暴雨倾盆,巨浪滔天,狂风呼啸,堪称新中国成立57年来5月份影响汕头的最强台风。”

  强台风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刘练修忙碌着,而且一忙就是好几天。5月15日,一大早,他从市区跃进路家里赶到蜈田粮食储备库上班,此后便再没有回过家,期间只是间或打电话,叮嘱孩子们照顾好他们患病的母亲。粮库就在海边,刘练修非常担心海潮倒灌,担心潮水进入仓库。一上班他就前前后后、里里外外仔细巡查,查找薄弱环节。每次台风来临,刘练修总特别“关顾”粮仓的大门,因为一旦大门被风吹开,整个粮仓的屋顶将随之被掀起,粮仓被淋湿,后果不堪设想。5月16日,天空,阴霾的云层呈紫暗红色,四周酷热,透不出一丝凉风。刘练修带领着二名保管员。三个大男人心比女人还细,在蒸笼似的仓库里,他们一一巡找,用手拉紧一扇扇摇开的窗,再反推是否关得严实,并一一堵上防水墙。仓库外,刘练修动作敏捷,行动熟练,与同事们抬来木条槽,搬来石头,将大门堵得严严实实,一直忙到晚上八九时。5月17日,台风逐渐逼近的消息,使在仓库值班守夜的刘练修悬着的心始终无法放下,直到凌晨2时,还在惦念防风措施的逐条落实情况。清晨5时,休息不到3个钟头的他一骨碌下床,顶风冒雨跑到海边观察汛情,此时,预防海水倒灌应对方案在他心中酝酿。7时许,区粮食管理服务中心指派管理股副股长吴松德带领郑学彬、王颂、蔡松明涉水驱车赶到粮库加强防御。极度疲惫的刘练修,匆匆喝了碗稀饭,二话没说,和他们上了粮堆,再次检查粮仓。

  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蜈田粮库,储藏着2600吨粮食,承担着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战备需要、濠江半岛30多万人民一个月急需口粮的任务。这工作看似平常,但在粮食系统呆了31年的刘练修,深知肩上重担,责任神圣。

  在沿海地区,每年夏秋期间,一个个强台风、热带风暴,如淘气的孩子频频光顾,卷起狂风,掀起巨浪,给城市乡村留下灾痕处处后,又吹起戏谑的口哨,一走了之。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蜈田粮库,是贝灰沙瓦面仓库,地处榕江出海口南岸,护仓看粮的任务倍加沉重。2600吨粮包,叠成4米多高的一堆堆。已经连续几十小时未合眼的刘练修,与同事爬着竹梯,钻上层层叠叠的粮堆,在瓦片与粮包之间仔细把防水布铺平、压实,防止屋面漏雨粮食渗湿。当几个人检查到最后一叠粮堆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此时,吴松德等4人从粮堆先下到地面,正搬着竹梯要接小刘。细心的刘练修见粮堆上还有一处薄膜面起泡,又返身用手压平。正准备走下竹梯时,不慎脚底打滑,身体失衡,只见他从粮堆顶上直插通道,头部重重撞到了地板上,顿时鲜血从口中、鼻里流出来,刘练修昏迷过去。“不好,小刘出事了!”离他最近的蔡松明赶紧俯身扶起刘练修,吴松德等人火速把他抱进仓库边的小汽车。车子穿行在狂风暴雨中,向市中心医院疾驰而去。同事们的心揪成一团……10时30分,市中心医院急救科。此时,刘练修瞳孔扩散,心跳、脉搏、血压几乎感觉不到。在医生合力抢救下,刘练修渐渐又有了心跳、脉搏,血压有所上升……下午,被转至脑颅科并进行了CT检查,结论:重型脑外伤颅骨裂!在场的同事们顿觉头脑一片空白。他们再三恳求医生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但医生无奈地表示,病人已无生命体征,大脑淤血过多,血压太低……18日凌晨1时,因抢救无效,刘练修走了,带着他47岁的短暂生命永远地走了。

  噩耗传来,同事们悲痛不已,泣不成声,他们为失去了一位工作认真、为人随和的好同事痛心。“从参加工作时的小青年到牺牲前的中年人,我们一直都叫他小刘,因为他很随和,我们都很喜欢他。他是劳累过度才摔倒的。”中心主任丁度来沉痛地回忆着。

  风雨中的粮仓,洒下了一位勤恳的粮仓保管员的热血,见证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

  如果不是那场台风,如果不是在粮堆检查中他过于认真,过于追求完美,或许他今天还活着;活着的他依然在琐屑而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依然兢兢业业,依然勤勤恳恳。因为这正是他做事认真、为人低调的品格,于是,我们只能从烈士的亲朋好友、从他的领导同事的回忆去捕捉他的影子,思考他的人生,感悟他演绎生命光辉的精神力量和魅力内涵。

  认识刘练修的人都叫他小刘。

  他个子瘦小,为人随和。这个出生于大埔县贫困山区的农家孩子,有着山里人的朴实和勤快。1975年,在石公社党委分管农业的父亲因病逝世,17岁的刘练修来到汕头,顶父职到石粮管所工作。

  从17岁的小刘,到47岁的“小刘”,刘练修留给同事的印象是:热爱劳动,服从分配,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廉洁自律。从一名售粮员一步步成长为区粮食管理服务中心机关党支部委员、区粮油贸易公司经理,一步一个脚印,串串足音印证了他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对人生的忠诚。

  虚心好学,尽快熟悉本职业务,是刘练修入行之初留给同事的印象。从一窍不通,到成为行家里手,他孜孜以求,艰苦奋斗。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在粮食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与其他同志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扭亏为盈,业务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他主动参加商品自搬自运,为企业节约运输费用。看他个子瘦小,又那么勤快,长辈们心疼地劝他歇歇,刘练修总说:“年轻人,精力充沛,多干点不掉肉。”朴实的言语,真诚的行为,赢得了同事、领导的认可。粮食中心副主任吴茂煜告诉记者,他做人低调,从不表现自己。与他共事,你会慢慢感觉他的优秀品质。1987年10月,在鲜艳的党旗下,这位山里来的朴实小伙子,举起右手,向党组织庄严宣誓: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立党为公,他遵守党的纪律。1989年夏天,部分群众误信了社会谣言,出现粮食抢购风。一时间,市场粮价飙升,人心浮动。为贯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部署,身为粮所业务组长的他,主动带领业务组的同志,深入销售第一线,一方面组织粮源,敞开供应,另一方面,耐心向群众做正面宣传和疏导工作,稳定群众情绪,消除群众顾虑。谣言不攻自破,抢购风波平息。

  立党为公,他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就带头往哪里冲。历年来,每次在实施防御台风海潮袭击工作中,他总是把安全留给同事,把危险留给自己。储备粮的保管,每年需要二三次用磷化铝等剧毒药剂进行熏蒸杀虫,以确保粮食安全储藏。药力强劲,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一旦出现泄漏,就会在几分钟内夺人性命。施药前,他总要亲自对帐膜的密闭情况进行反复检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与其他同事进行施药。

  立党为公,他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操作技术,保证国家储备粮的食用安全和质量。粮食中心安排他主管蜈田粮库仓储保管工作五年来,他记挂仓储琐屑的业务,与保管员摸爬滚打在一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天不进仓库看看就觉得心里不踏实。蜈田仓库位于码头区,冬冷夏热,周边汽车运煤总要路过这里,污染大,生活条件差。“保粮责任重如天”,如何使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刘练修有自己的一套绝招:春天,外面温度提升快而粮仓内温度低,储备粮容易产生“外结露”影响质量,刘练修每天至少要进仓4次,每次都用柔软的干布细心擦干粮堆薄膜外面的水珠;冬天,刘练修不时进仓,掀开粮堆薄膜,让深藏的粮食透透气,防止“内结露”;晴天,刘练修注意温度测控和虫害防治;雨天,巡视粮仓窗户会不会泼水,仓顶瓦面会不会漏水……“心不离粮,身不离仓”,是刘练修工作状态的形象概括,蜈田粮库连续多年保持“四无”标准粮仓称号。

  立党为公,他舍小家顾大家。克己奉公,甘于清苦,兢兢业业。爱人陈盛婉患精神分裂症多年,子女年小,生活学习需要照顾,母亲居住在大埔农村,需要供养。生活困难,经济困难,但他从不向组织、向领导反映,从不提出任何要求。更没有因为家庭困难影响工作。他勤俭朴素,尽职尽责,“大家”、“小家”两点一线,唯独没有自己。

  立党为公,他乐于助人,处处关心同事。今年4月,一个风雨交加之夜,正在封堵门窗守粮仓时,同事老李胃病突然发作,刘练修不顾劳累,骑车到石寻医问药,然后又是熬药、守夜,“小刘”的朴实真情让同事热泪盈眶。

  捕捉他的影子,思考他的人生,感悟他的精神力量和魅力内涵,诚如濠江区委书记郑炳灶所言:刘练修在琐屑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英勇牺牲,谱写出生命的华彩,演绎了生命的光辉。

  当记者迈进这个不幸的家时,刘练修一双儿女礼貌地站起来,轻轻叫道:“阿姨叔叔好!”短短1个多月时间,他们相继失去了亲爱的父亲、母亲,失去了生活上精神上强有力的支柱,房间显得空荡荡的。孩子们的回想、追忆,是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

  刘明锋,汕头市滨职业技术学校高一级(17)班学生。母亲近几年不幸患精神分裂症,家境的挫折,使这个孩子过早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天真岁月。5月17日中午,就是这个17岁的孩子代表家人赶到医院抢救室,陪伴父亲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匆匆忙忙,忙完仓库的工作,又赶回家里忙着买菜、做饭,照顾患病的母亲。小家大家,两点一线,“很辛苦,很认真。”“5月15日,接到台风来临的消息,爸爸拿出100多块钱给我,让我好好照看家,照看妈妈和妹妹。”转身又叮嘱妈妈,“我得去仓库抗台风,想吃什么让明锋买。”

  三天里,爸爸打来两次电话,他匆匆地询问家中的情况,又匆匆放下电话。听得出,电话那边传来的风声很急,雨声很大。还是孩子的刘明锋只感觉到爸爸很累,很忙,万万没想到这是爸爸留给自己和妹妹最亲切的声音、最后的声音。

  刘明锋永远忘不了17日中午那个特别的日子,“中心几位叔叔忽然来到家中,虽然只说爸爸在医院抢救,但语气、神情总让我们感到有什么事似的。妈妈从房间跌跌撞撞冲出来,忙问:‘什么事?什么事?’听到爸爸从粮堆顶跌下来时,顿时神情恍然,然后号啕大哭。我们慌了神,左劝右劝,妈妈情绪才渐渐平息下来后,而又独自在一旁胡言乱语……”

  看到忧伤过度的妈妈,含着泪水的刘明锋只好坐上爸爸单位的汽车赶往医院。此时爸爸瞳孔已扩散,心跳、脉搏、血压几近没有,医生再次抢救,爸爸的血压从30渐渐升至64,刘明锋的心情随着显示屏起起伏伏,惊慌、失望、喜出望外,以为濒临死亡之道的爸爸会重新回来,回到家里给妈妈做饭,回到家里督促孩子读书……谁说不是呢,在场的同事看着两孩子,谁不陪着掬一把泪:妻子病重,生活中不能失去丈夫这双强有力的臂膀;孩子还未成人,成长的路上更不能没有父亲这强大的精神支柱。然而,医生的结论犹如一盆冷水,无情浇灭了好不容易在孩子心中升腾起来的希望火苗:“重型脑外伤颅骨裂,而且病人已没有生命体征,无法承受手术之痛!”此时,绝望、悲恸、疲惫一齐向孩子身上袭来,刘明锋忍不住放声大哭……

  失去丈夫的日子,妻子陈盛婉虽然神态并不十分清醒,但从孩子、亲人和丈夫同事眼中似乎捕捉到不祥的信息。几十个白天,她神情恍惚,几十个夜晚,她辗转难睡。7月3日,夜静更阑,她遥望星空,想着丈夫往日的体贴入微,想着丈夫工作上的敬业拼搏,倍感失去丈夫的悲恸和无奈。尽管自己的母亲陪着自己,尽管自己的妹妹寸步不离,但看着两个孩子的一脸茫然,想到丈夫一去不复返,她恨自己身体的不争气,泪眼模糊了视线。此时,她趁家人熟睡,回到房间,最后留给孩子一张字条:“明锋,你要学会自立!”又狠狠心将熟睡的女儿房门上锁,于是,她打开大门,一步步走出室外,一步步走向楼梯间,在六楼天台站立良久,又回头眷恋地望着孩子们熟睡的房间,泪流满腮,她狠狠心,咬咬牙,纵身跳了下去……

  短短40多天的时间,尚未从失去父亲的悲恸中解脱出来,刘明锋兄妹又失去了母亲,两个孩子欲哭无泪,茫然不知所措……

  青山无语,它在为我们的烈士默哀;母亲无语,见证了英雄淳朴的家风。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以身殉职的刘练修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模范共产党员,被中共汕头市委追授为模范共产党员。在各级党政的关怀下,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刘明锋、刘明琪重燃生活希望的火苗。儿子写道,“父亲的人格,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效仿”;女儿悄悄说,“爸爸,我好想你。”

  梅州大埔县大麻镇附麻村是刘练修的出生之地,30年前,17岁的刘练修从山区走出去,接过父亲的班,走上粮食系统工作岗位。30年后,年迈的母亲仍然与练修的兄弟住在一起。

  青山、绿水、瓦房,山里的天空,是刘练修儿时的世界,也是他母亲与兄弟祖祖辈辈耕作的家园。走出山里的孩子,总不忘给母亲寄来一份孝心、一份深情;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生活得可好,常常为母亲所惦念,所牵挂。刘练修牺牲了,家人不敢告诉母亲,深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太残酷。然而,冥冥之中,母亲似乎有遥感的先知,特别是看到练修的兄弟姐妹接电话后的慌乱、窃窃私语、欲言又止,几十年风雨沧桑的经验让老人顿悟,孩子们只好把真相告诉可怜的老母亲。老人顿时昏厥过去。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再坚强的女性也无法接受这天大的打击……7月的一天,几位陌生的客人轻轻地敲开了老母亲的家门:“大娘,谢谢您为党培养了这么个好儿子,您老人家多保重,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客人握着老母亲的手,红着眼眶动情地说。老母亲顿时老泪纵横。

  来访的客人正是刘练修生前的同事、领导、民政部门领导,受市委、市政府和濠江区委、区政府的委派,专程前往梅州山区看望慰问烈士的母亲。

  青山无语,它在为我们的烈士默哀。母亲无语,见证了英雄淳朴的家风。

  但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以身殉职的刘练修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中共广东省委、汕头市委和濠江区委分别追授其为“模范共产党员”。市委书记林木声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向刘练修等烈士学习,悟其境界,学其精神,化为行动,努力实践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光还专门就善后处理工作做出批示,要求濠江区委、区政府和区粮食中心要继续关心其家庭,关心其儿女的读书、生活,关心慰问其年迈的母亲。这一天,市委副书记于云臣来了,他代表市委、市政府看望慰问了刘练修的儿女,捎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你们要坚强起来,认真读书,学好本领,继承父亲遗志,长大后为国家尽力。”

  党和政府的关怀,解除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点燃了刘明锋、刘明琪生活的希望火苗。

  跃进路一幢普通的楼房,602室,渐渐恢复了平静的孩子,在外婆和小姨的照看下,开始了课程的温习。“来,喝点水。”外婆端来一碗温开水放在孩子的面前,慈爱地抚摸一双孙儿的肩膀。经历了亲人生离死别的悲恸,倍感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刘明锋兄妹和外婆相依为命,互相勉励,坚强地生活。

  摊开书本正在学习的刘明锋对记者说,爸爸生前虽然没有要求我考试要排第几名,但总是告诫我,“学好知识,才能在社会立足。”爸爸走了,我更感到这句话的份量。

  还是孩子的刘明琪,学习之余总爱看看电视,其中,一部电视剧中的情节吸引了她的视线:一位部队军官受伤,躺在医院病床上,女儿扑在爸爸身上悲戚叫着,哭着,昏迷中的爸爸醒来,拉着女儿的手,轻轻地说,别哭,女儿,爸爸在这。含着眼泪的明琪好羡慕地对小姨说:“别人的爸爸怎么女儿一哭他就醒过来了呢?”

  采访结束前,记者给两个孩子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的爸爸》,孩子们静静思考回忆他们的英雄父亲,作为烈士儿子,刚刚赴穗参加广东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的全省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的刘明锋更是感受到父亲的人格力量。“自从上了初中,父亲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要守护粮仓,还要照顾患病的母亲和我们,过着来回奔波的生活。早上,他为我们做好早饭,就急匆匆地往单位赶去。中午放学回到家,总是可以看见父亲已做好午饭在等着我们,而他却顾不上扒两口饭就走了。晚上,他安顿好我和妹妹自习,又向粮仓奔去。有时遇到台风袭来,父亲经常在粮仓守护,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一年到头,他很少为自己添置点衣服,好多衣服都是破了补,一双鞋子更是穿到连鞋匠都补不了才肯扔掉,省下的钱常常用来让我们吃好穿好,每年过节时,父亲固定汇一笔钱到家乡给年迈的奶奶。”

  在明锋的眼中,父亲为了工作、为了家庭,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他自豪地写道:“父亲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但他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榜样和那朴素的品质,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仿效。”“他也许在天上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兄妹俩快乐地成长。”

  妹妹刘明琪则写道:“爸爸,我好想你呀……”

  风雨粮仓见证生命忠诚。

  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刘练修,47载短暂人生,他用平凡垒筑思想,以责任诠释希望,铸就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朽篇章。

  生命忠诚,犹如韩江之水,缓缓流淌,流成一条比水还长、比血更浓的忠诚之河……

  □本报记者苏伟钿赵令蔚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