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瘫儿失语13年 母亲教其用字典表达思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4:55 新民晚报
瘫儿失语13年母亲教其用字典表达思想(图)

蒋奋君在妈妈帮助下“说”出新民晚报的“新”字。见习记者雍榕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31岁的蒋奋君,因脑干损伤导致肢体瘫痪、失语已整整13年。然而昨天下午记者看到的他,竟然能用《新华字典》“说话”——他记得字典里每个常用字的页数,靠眨眼、张嘴、捏拳等动作表示0到9,然后一个字一个字“说”出他的思想。

  13年,这位残疾人和他的母亲一起书写了一个传奇故事。

  一场噩梦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金山区亭林镇蒋家。两室一厅的房子里陈设极其简单,蒋奋君躺在床上,发现记者到来,他喉咙里不停发出“哼哼”声。多年瘫痪令他四肢肌肉萎缩,只有眼睛、嘴巴和手能稍微动一下。令人无法想象的是,13年前,他曾是个品学兼优、喜爱足球的高一学生。

  噩梦在1993年3月9日降临。那天下午4时许,18岁的蒋奋君正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踢足球。司职守门员的他为了接一个来球,被一名队员踢中头部,当场昏迷,几乎成了

植物人。他父亲因受不了打击而自杀,更把这个家逼上了绝路。1995年2月24日,蒋奋君出院。出院诊断写着: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运动性失语、智力低下、肢体瘫痪,无自理能力,但神志却完全清楚。

  一丝希望

  诊断书的最后几个字让蒋奋君的母亲薛亚华看到了一丝希望,她不想放弃。

  刚出院时,蒋奋君的智力就像一个新生儿。为了唤醒儿子的记忆,薛亚华不停地和他说以前的事。渐渐地,薛亚华发现儿子的智力在一天天恢复。“有一天,一个亲戚来看他,见他双眼盯着柜子上的《新华字典》不放,那时,我就知道,他想说话。”薛亚华告诉记者,她自己也只读过一年书,所以刚开始她根本不知道儿子要哪个字,只能一页页地翻给他看。有时找不到儿子要的字,薛亚华又急又怨,抡起字典就往地上摔,蒋奋君也陪着母亲流下两行清泪。

  一本语录

  母子连心,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薛亚华渐渐摸出了一些“规律”:儿子眨几次眼,就代表26个英文字母中的第几个,这样他就能用拼音拼出字来。又过了一年多,令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薛亚华无意中发现,反复使用字典后,儿子竟能完全记住其中每个字的页数,并且用眨眼、眼睛看吊扇、看电视机、看墙壁、伸舌、张嘴、转头等小动作代表0到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页数。

  薛亚华拿出一本语录给记者看,上面记录着儿子“开口”后“说”过的每一句话。“妈妈,我的脚趾很疼,肯定是你帮我剪得太紧了。”“吸油烟机坏了,可以打报修电话报修。”出现最多的是这样两句话:“妈妈,你把我的事情写下来,寄给媒体,希望热心人能帮助我。”“妈妈,信寄出了吗?”13年来,薛亚华已经翻烂了2本字典。

  儿子所说的求助信是母子俩聊天时聊到的一个话题,没有多少文化的薛亚华和儿子整整写了1个月,才完成了这封500多字的求助信。求助信没有标点,还有不少错别字,但却写满了母子俩对生命的眷恋和对健康的渴望。

  一个奇迹

  所有人都说,这是一个奇迹。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蒋奋君?

  “他想好起来,大部分是为了妈妈。”蒋奋君的姐姐说,父亲自杀后,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尽管亲戚朋友不时接济,区、镇也常给他们一家发放生活补助,但母子俩生活依然非常艰苦。有人曾劝薛亚华把儿子送到福利院去,但她坚决不肯:“只要我活着,就要照顾儿子!”

  做妈妈的知道,儿子躺在床上很闷,便咬咬牙买来了一台电视机;儿子每顿都要喝牛奶、豆奶等流质,她又狠狠心买来一台电

冰箱。可为了省下这些钱,薛亚华只能顿顿靠吃榨菜下饭,从来也不敢买荤菜;身上的衣服也都是别人送的。晚上,薛亚华常常为儿子的将来愁得无法入眠,再加上要起床为他翻身,日子一久便得了神经衰弱,整夜整夜睡不着。看着母亲斑白的双鬓,蒋奋君意识到,如果他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7岁的母亲也许就不用这么辛苦,未来的日子才有希望,所以他拼命努力,学习用字典“说话”。(本报记者徐轶汝 实习生王瑜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