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大医慈悲柴松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21:20 央视《东方时空》 | |||||||||
柴松岩 解说:这是一位多囊卵巢患者的病历。严重的多囊卵巢患者无法怀孕,但是,她渴望做母亲。 2002年,她接受了胎胚移植,但是失败了。
2004年,她再上手术台接受卵巢打孔手术、子宫纵隔区切割手术,但是,她还是没能怀孕。她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柴松岩身上。 柴松岩18岁师从著名中医陈慎吾,20岁考入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班,毕业时,柴松岩留在了北京中医院,从那时起,她从未离开过一线临床实践。有人统计,她已诊治病人近百万。那位患者找到柴松岩时,柴松岩接受了她。 柴松岩:受过这么多的打击,怎么能帮她多想想办法。多帮她想几个招。 解说:柴松岩治疗研究多囊卵巢已有十多年,有多例成功的医案,但是,接受这个患者,柴松岩仍然要面对许多难题。 柴松岩:难在哪儿?就是排卵,因为她有几个问题,一个它生成有困难,一个它出来有困难,她表面有障碍,她比别人就更难,因为她有挡的啊,你想想这个道理,你想这花儿要开,这上头又有点东西。 解说:当时,患者已经有4年不能排卵,而只有排卵才能够怀孕,但是,柴松岩却并不急于让病人排卵。 柴松岩:如果这个人血海不足,你一定要用暴力的药推她,让她见点血,那不是医生的目的,你要保护她充实了以后,这个水库充满了以后再流出来,再用它,才能够继续不断的月经来潮,所以我总说,就像一条毛巾你说你的劲儿大,我就能给拧出来滴答几下,但是你对毛巾来讲,那就更干了,就像古人讲的竭泽而渔嘛。 柴松岩:怎么能为她想得更长一点,这是医德。 解说:柴松岩开始患者补肾养血,并运用自己总结的通利法为她治疗多囊卵巢,改善她的身体状况和卵巢的环境,促进卵子自然地健康发育。 柴松岩:药是渐进的,要适应,不能拿过来就用。中医讲因人而异,因职业而异,因年龄而异,甚至因地域、气候而异,经济状况、工作状态,都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方子里面都要考虑进去。 解说:柴松岩的药方根据患者的生理周期、舌象、脉象变化着。患者以为治疗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仅仅四个月,她就怀孕了。她惊讶地一遍遍地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字幕:2006年7月 同期:柴松岩为病人诊治 解说:这又是一位治疗难度大的病人。 从医几十年来,柴松岩曾成功地治疗闭经、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等世界医学界难以治疗的妇科疾病,她治病用药常常有出人意料之举,有人认为,柴松岩胆大敢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次门诊对柴松岩的中医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她见到了一位刚刚怀孕的患者,患者曾连续生了四个无脑儿,许多医院建议她做人工流产,但是,她却不肯。 柴松岩:我跟她差不多,哎呀着急啊,就像肚子里有一个大长虫一样。你说这个病人怎么办啊? 柴松岩:当时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脉也很弱,脸松松的,也肿,愁啊,那种期盼啊, 解说:柴松岩不忍放弃这个患者。 柴松岩:有些病人觉得非常疑难的,但是我愿意治,为什么,我万一要帮助她了,能帮她不就好了吗。我说你伸一伸舌头,哎呀,这舌头就像一个牛腰子一样,那个时候真的没有相机,又亮,又鼓,又滑,又肥大得很,她说我说话都翻反不过来,舌头还特别硬,嘴里齿痕起码得有一厘米深。 解说:舌象是中医判断疾病的依据之一,这种舌象和有畸胎史的患者柴松岩都是第一见到,她无从下手。柴松岩四处请教,但是对这种疑难疾病大家都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于是,她把病历带回家研究。终于,她在中医典籍中找到了相似的病案,找到了治疗思路。 柴松岩:补肾安胎,利脾湿,这种脾湿,(我就注重茯苓皮,茯苓皮专治胎水,我跟学生也这么讲。)那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超声波,羊水的液面是多少,那我们就量体重,因为孩子本身也要长的,母亲反而体重越来越降,肚子缩小,那不就好了吗。 解说:患者怀孕六个月了,柴松岩为她做检查时触摸到了胎儿的头部,曾生过四个无脑儿的患者终于怀上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柴松岩:生了一个非常好的小女孩。后来,我跟我的学生去访她的时候,那孩子那个壮,小眼睛黑黑的。 解说:从那时开始,柴松岩特别注重研究舌像。 柴松岩:这个舌苔的左侧剥脱了,就是阴亏得厉害,如果这边有苔,这边没苔,那病可是大病,临床上一般看不到,这样的病人生命力非常不好。 解说:舌象成为柴松岩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帮助她迅速抓住疾病要害,为病人解除病痛。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柴松岩出诊时见到了一位患者。她怀孕近三个月,乳房急剧胀大,周径有40多厘米,疼痛难忍。 柴松岩:巨乳症,没有看见过。她到我这儿来了,我呢,我就不知道怎么办好。 解说:但是,柴松岩在病人的舌根上看到一点微小的舌苔剥脱,她立刻胸有成竹。 她用五块钱的中药治好了这例巨乳症。 对柴松岩来说,这就是她最大的快乐。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有一个好身体,医治好更多的病人。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