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儿子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重病母亲为劝孩子拒绝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1:58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黄俪 胡玲玲 实习生黄子真

  曾经活泼开朗、成绩名列前茅、人见人爱的乖儿子小华(化名)一直是母亲郑女士的骄傲,可自从染上“网瘾”之后,小华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逃学也成为了家常便饭,就连关系与之最为亲密的父母亲,也无法走进他的世界。9月5日上午,郑女士急匆匆找到本报记者,希望我们能帮助她挽回小华的心,她说,如果儿子不愿回头,身患重病的
她也将无法按医生要求住院手术。

  网瘾令昔日乖儿变做“路人”

  郑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教育好孩子,从小华出生起,她就一直呆在家里照顾孩子。“从小到大,小华都是一个思维特别敏捷的乖孩子,他个子挺高,学习成绩在班上又名列前茅,平日很受老师同学欢迎。”回想起迷上网络前的小华,郑女士话语间闪现出身为母亲的自豪感。但是,自从高一迷上网游、网聊后,小华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仅排名掉到了全班最下游,还常常想方设法逃学到网吧上网,并结交了不少社会闲散人员,甚至发生过为几元钱上网费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

  为了让小华回心转意,郑女士和丈夫费尽了心思,他们给孩子请了英语口语家教,除进行英语辅导外,还让老师不断给孩子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可孩子表面上非常耐心,背地里却继续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父母的说教也越来越反感。今年7月暑假的一天,小华问郑女士要60元钱,说要到外面去玩几天,郑女士没有同意。小华后来趁郑女士不注意,从她钱包中拿了50元钱就离家出走了。在离家的7天时间里,小华一直拒绝和家里人取得联系,郑女士和丈夫到处向小华的同学朋友打听他的下落,始终一无所获。直到花完身上所有的钱后,小华才回了家,但脾气却比以前暴躁了不少。不但常常大声地朝郑女士说些很难听的话,还声称自己可以赚到大钱,不用再继续读书,令郑女士和丈夫感到非常担心。“由于孩子有了离家出走的经历,我们夫妻俩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孩子了,话说重了怕孩子会再次离家出走,交上不好的朋友延误终身;可不教育孩子,又怎么能帮助孩子呢……”

  无奈之下,这个学期一开始,郑女士就给孩子转了学,让小华到一所封闭式教学的中学读高二。可郑女士万没想到的是,9月2日,小华以要回原校转团员关系为由,骗取了学校老师的信任,私下离开了学校。任凭郑女士怎么打电话、发短信,他就是不回话。“情急之下,我想到了要去报警,可小华知道后,竟发来短信,说如果我报警就死给我看!”可怜心力交瘁的郑女士为了找到孩子,不顾劳累,每晚都拖着孱弱的身体,坚持和丈夫一道到布满大街小巷的网吧里挨家挨户搜寻儿子的踪迹,最远的一次,他们从安吉站走到了堤园路!

  “我身体一直不好,早在6月,医生就让我住院治疗。可为了孩子,我哪能静得下心去住院呢?”郑女士拿出医院诊断书,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现在,我最希望的是马上见到孩子,让他不再沉迷于网络,好好学习,好好成长……”

  母子相见依然无法解开心结

  5日下午5时许,当记者再次联系上郑女士时,她告诉记者,小华刚刚回到学校。原来,为了更快找到儿子,郑女士不断登门拜访儿子朋友家,恳求他们帮忙把儿子劝回来,终于以真情打动了对方。

  当晚,未满17岁的瘦高男孩小华出现在记者的视野中。记者与之交流时,小华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自己出去创业一定能够成功,而父母并不关心他的想法,只是一味要求、逼迫他读书,这令他很难接受。“学校生活并不适合我,转校后,我曾想过为了对得起爸爸妈妈的苦心,一定好好读书。但没有用,一上课,我就昏昏欲睡,直到下课放学。然后我就开始想方设法逃课、逃学。”此外,他还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人生在世能有多少年啊,只要活得开心就好。”可当记者反问,在自己感到所谓的快乐时,是否想到过父母的感受时,小华却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一旁,面对儿子“理直气壮”的指责,郑女士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我的朋友都说我太溺爱孩子了,可我就这么一个孩子,你说我能不关心他吗?”

  回家的路上,小华走着走着,突然搭起母亲的肩膀,轻声道:“妈妈,过两天去做手术吧,要不然我会担心你的。”郑女士轻“嗯”了一声,语音里透着哽咽。看着这对母子远去的背影,记者心情极为复杂,代沟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直到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父母不知道该怎样与自己的孩子沟通。

  9月6日上午,记者从郑女士口中得知,小华一早又离开家,和朋友一起上网去了。

  心理专家:教导孩子需要耐心

  记者就小华沉沦网络一事采访了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心理卫生中心的郁谬宇教授。郁教授表示,小华的网瘾是否严重,不仅要从他上网的时间长短上判断,还要从他的背景环境以及对他本人造成的影响程度去判断。从郑女士对小华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为家长,他们给予小华的物质条件已经相当好了。而平时对孩子过于宠爱,导致了孩子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缺乏客观认识。在网络这个比较复杂的虚拟世界中,他的挑战欲得到了一定满足,但求知欲的缺乏又使他缺少改变的动机。

  郁教授认为,郑女士急于帮助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该拿自己的生命(拒绝手术)当赌注,强迫孩子立即发生转变。由于长期上网,孩子的视野会产生一定局限性,耐受程度较低。因此,他建议郑女士先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在基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步步提出让孩子能够实现的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还要挖掘孩子自身优点,逐渐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只有和孩子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编辑:王香菊作者:黄俪 胡玲玲 黄子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