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泣血追问 无辜孩子何以“殉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7:53 沈阳网-沈阳日报

  

泣血追问无辜孩子何以“殉葬”?!
(上接B2版)从个人经历上说,今年35岁的杨晓东是个不幸的人。先是12岁那年,他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幸好及时做手术才得以康复。大家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他孤身到沈阳打工时,遇到了心仪的姑娘阿香(化名)。时间不长,他把阿香领回了家。初次见面,乖巧的阿香给父母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约1995年,他们结婚了。紧接着,一个活泼可爱的胖小子降生了。整个杨家沸腾了,孩子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

  “后福”没能持续多久,不幸就再次降临这个还幸福着的家庭。1999年,杨晓东的眼睛查出有红膜炎,视力在一点一点消失。甚至,在山东屯乡政府的联系下,一位叫伊曼纽尔的外国友人伸出援助之手,将杨晓东接到在沈阳的家中,联系专家和最好的药品为他治眼,都没能起作用。他的眼睛最终没能治好,到后来视力已经降为零。这对处处要强的杨晓东来说,不啻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尤其对一个已经见惯了光明的人,突然间眼睛里变成一片漆黑,可想而知他受的是怎样的煎熬。

  世上盲人有很多,别人能活,杨晓东就不能活?而且,他身边还有他曾热恋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尤其是儿子小明,活泼可爱,村里人都夸是个好孩子。上小学后,小明的学习成绩优秀,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在班里还是班长呢。多给老杨家争脸啊!那时的杨晓东确实跟其他的父亲一样,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理想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再说,当地政府也没忘记他,对这个家庭给予特殊照顾,不时发点钱和生活用品什么的。如果一直这样生活下去,杨晓明也应该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但,不幸没有远离他。2006年农历正月十一,他的妻子阿香留下一封信走了。最初,信是被杨晓东的母亲收起来,没让他知道。信中,阿香大概是说,她出去打工了,希望公公婆婆好好照顾小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她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

  正应一句古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母亲虽然只说,媳妇打工去了,但杨晓东心知肚明,妻子离开了他。他觉得,自己惟一活下去的理由就剩小明了。杨晓东的母亲为了照顾儿孙的生活,有一段时间就和他们住在一起。杨晓东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对她说:“妈,你还是回去吧。你在这里,小明就不好好学习。”老母亲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离杨晓东家只隔三户人家,几百米远。她每天都赶早过来,给杨晓东父子做早饭。

  到5月20日左右,杨晓东的生活再起波澜。出走的妻子阿香打来电话询问小明的情况,还问他照顾好小明没有。杨晓东一听这话,就敏感地想,她是不是想把孩子接走?他的一颗心就一直悬着……

  5月29日,小明病了,发高烧。心肝宝贝病了,吓坏了爷爷奶奶。当天,爷爷就带着杨晓东和小明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的白血球增多,以后有往白血病发展的可能。久病成医,杨晓东知道白血病的可怕,这个说法又给他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回家后,小明睡了,可杨晓东却一直没睡着。他想:“往后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我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了,孩子他妈也跑了,抛弃我们爷俩。我什么也不能干,还得父母伺候我。我还怎么活啊?”想来想去,他为自己想了一个终极解决方案——我不活了。可自己死了,儿子怎么办?再三思量,他决定“带着儿子一起走”。

  那时,杨晓东如同魔鬼附身,一心想杀掉亲生儿子。避免悲剧就缺“一缸清水”

  杨晓东的不幸,让人同情。但,任何不幸不应该成为杀人的理由,更何况杀的是亲生儿子。

  公平地说,杨晓东虽然不幸,但并不缺少温暖。在家庭方面,已经60多岁的父母和弟弟、弟媳妇都对他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天,老母亲赶大早来为儿孙做饭,尽显舔犊之情。在社会方面,当地政府也一直在给予这个不幸的家庭帮助,甚至连国际友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可这些温暖最终没能战胜他的心魔,他将孩子的生命当成自己不幸的最后殉葬品。

  魔,从心生。试想一下:一个双目失明、长期生存在黑暗中的人,心高气傲、却一直不得不受人关照的人,无从倾诉、无法解脱的人,他的世界多么狭小封闭,他的心灵多么痛苦压抑!这样的人如果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体味自己的不幸上面,走极端就成了必然。杨晓东告诉提审他的检察官:“因为生活没奔头,我想死。我死了,又怕孩子自己活着受罪。我就想我们爷俩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吧。在杀他之前,我就一直想我们爷俩怎么一块走,就像鬼迷心窍一样。”其实,这种“魔鬼心理”不是突然闪现,而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的酝酿。然而一直也没有人发现并疏导之,结果酿成悲剧。

  从检察官的最后一次提审中,我们能看出杨晓东心魔的两个出处:一个是可怕的报复心理。他说:“我宁愿杀了他,也不让他妈接走。也算对他妈的报复。”另一个是畸形的“孝道”。他说:“如果孩子让她妈接走,可能受后爹的气,呆不惯就会再回来。如果我死在父母的前边,孩子就成了我给我父母留下的包袱。孩子他妈抛弃我们爷俩,是为了甩包袱,我也不想把包袱留给父母。”

  可怕的报复心理加上畸形的“孝道”,成为杨晓东杀子的“思想根源”。他虽然亲手掐死了孩子,却未能成功自杀,又说明他的内心实际上非常恐惧死亡。检察官王彪分析说:“现在提审,我们能感觉出他一心求死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初,他因对生活绝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当四次自杀不成,他被一缸清水浇醒了,重新燃起生的欲望,不想死了。但此时儿子却被自己亲手掐死了,追悔莫及。这时候,他再想死是因为彻底绝望了。这种绝望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儿子的死……”

  如同一个连环套:不幸,让杨晓东先杀子再自杀;自杀,让他体验到死之痛而燃生念;子亡,让他再生死念。在这“连环套”中,大家都能看到那“一缸清水”的作用。它能让人清醒,只可惜它发挥作用时太迟了。

  从心理学角度说,“一缸清水”就是“心理的慰抚”。每人都会遇到挫折,但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更何况杨晓东并不缺少来自家庭(他的父母和弟弟、弟媳)和社会(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温暖。他所缺少的是一种心理慰抚,另外的一种“温暖”。如果有人能走进他的心灵,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不正确的欲念,激发他的生存欲望,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心结”自然解开,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我真想孙子!你到村里问问,没一个人说我孙子不好的。每天晚上,做梦我都梦到他亲我……”当夜幕降临时,记者一行离开了村子。一路上,小明奶奶的哭诉,一直回荡在记者的耳边,血淋淋的事实提醒着人们:救人,先救“心”。这个社会上还有多少如杨晓东一样有着不幸经历的人,他们的心灵,是否都在挣扎痛哭,我们在给予这些人物质帮助的同时,是否还应该制定长效机制,从“心”入手,帮助他们从心灵的怪圈中解脱出来?社会救助体系,是否也应该涵盖心理救助层面?

  注:目前,杨晓东(见右图)已经由检察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起诉至法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