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以证回忆往事激励后人 耄耋夫妇珍藏12届选民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03:50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柳州讯(记者方凤琪、黄真真)柳州市万利花园的一对耄耋夫妇,保存了从1953年至今共12届人大代表投票选举的选民证,并视为至宝。

  近日,柳南区福鑫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为何长钊(85岁)、覃季凤(80岁)两老送上本届选民证时,闲谈中老人自豪地从箱底拿出他们精心收藏的18张历届选民证。8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老人将一张张选民证按时间远近小心翼翼地整齐展示出来,记者从中一睹半
个世纪前首张珍贵的选民证。

  苗山小伙:首次参加选举

  最早的一张选民证是1953年的,留存至今纸张已经明显起皱和泛黄,但透过粗糙的纸张,看得出上面满载着历史的印迹。每一个字都是粗黑方正的繁体,连红色的印章都呈四方状,上面从右往左印有: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和睦街选举委员会发。

  何长钊的老家在柳江县,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亲来到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今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做些小买卖,后来和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迁移至大苗山的覃季凤相逢后,两人在和睦镇喜结连理。当时,夫妻俩艰辛地做缸瓦生意,能够让儿女吃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1953年的一个傍晚,何长钊夫妻俩刚收拾完碗筷,街道干部满心欢喜地上门通知他们去上课,说是有老师来教选举的事。

  走到街道门口的一块空地上,摆了几张小桌子,100多人聚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很是热闹。先是一位老师详细地讲人大选举的各个步骤,见大家都听懂了,街道干部就给每人发了一张候选人名单,果然名单上的人夫妻俩不仅都认识,还是平时颇受镇上群众欢迎的人,何长钊当时激动地对覃季凤说,看来咱们现在真是翻身做主人了。

  又等又盼,又过了几天,干部终于把选民证送上门,从此这张选民证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何长钊。

  太平中街:大火难断选证缘

  1961年,何长钊携妻儿搬到柳州市太平中街,当年又正是人大代表选举年,妻子覃季凤的户口已转来柳州,可何长钊却还没能转来,于是家中保存了惟一的首张在柳州参加投票的选举证。这也是在白纸黑字印制的选民证中最特殊的一张,因为那年的选民证是褐蓝色的。

  不幸的是,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度遭到左倾错误的严重破坏,这令何长钊夫妻俩备感失落,覃季凤以为再也不会有街道上门送选民证了,于是她拿出父亲的遗物——一个经祖辈使用过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牛皮钱夹递给丈夫,收藏起全部的选民证。

  后来,何家遭遇一场火劫,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何长钊没带走家中一粒米糠,但他却将装着选民证的钱夹放进了上衣口袋逃了出来。

  幸福晚年:依然忆苦思甜

  五年前,何家的房子拆迁后,一家人又搬到了柳南区万利花园,新房的居住条件比以前更好了,不仅宽敞明亮,阳台上还种上了不少苍翠的盆景,家中四世同堂,老两口一生操劳,现在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但是两老珍藏选民证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乔迁新居的第一天,老人家就首先把那18张珍贵的选民证放好。偶尔拿出来看看,“这是忆苦思甜呀!”。何长钊说。

  “每一届的人大选举我们都投下庄重的一票,我们想让自己和子孙后代都能深深记住当家做主的感受和历程。张张选民证见证了我们的一生,他们应该像我们一样清清白白做人。”

  在两位老人眼中,这些珍藏多年的选民证早已不是投下一票的证书,它是历史,是人生……编辑:王香菊作者:方凤琪 黄真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