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抵制"杀人游戏"请救救孩子——一位母亲的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08:18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西海都市报》编辑部:

  我是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在与孩子相处玩耍的过程中,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忍不住提笔向我最信任的媒体———《西海都市报》求助。

  星期六下午(9月9日),我带着孩子去表妹家串门。平时忙于工作不常见面的表姊妹俩,见面后免不了要唠唠家常。我和表妹唠着一些工作和亲戚间的事,4岁的女儿和表妹家5岁的儿子拿着玩具在屋里嬉戏。过了一会儿,表妹的儿子招呼我的女儿去玩电脑,我和表妹还啧啧称赞:“现在的孩子真聪明,连我们都玩不转的电脑,他们却玩得很溜。”出于好奇,我们凑上前看两个小家伙在电脑上玩什么。只见两个小脑袋凑在电脑前很专心的样子,“杀、杀……快点、快点”“射脑袋和心脏,要不死不了……”“杀死了……哈哈”,只听两个小家伙很开心地喊叫着。再看电脑画面上,一个全副武装的机器人倒在血泊中。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两个小家伙正在玩的是“杀人游戏”。

  不知为什么,我的心被揪了一下,仿佛一把尖刀直抵心脏深处。

  那一刻,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我最强烈的感觉是:恐惧、恐怖。

  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原本应当接受的是世界上最阳光、最向上、最美好的东西。而这一刻面对血腥残忍的“杀人游戏”,他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反倒将“杀人”当作乐趣。那一刻,我恨死“杀人游戏”的发明者了,当你们把“杀人”这一残忍的事件用软件编程在游戏中供人娱乐时,有没有想到会对社会、对人类犯下怎样的罪孽?我想起了去年一度流行的网络时髦词“PK”,因经常出现在报刊和网络中,为了弄懂“PK”的意思,我曾请教过许多人,奇怪的是35岁以上的人都不甚清楚,后来还是一个大学生告诉我,会电脑的人都知道PK,它是当下网上最风靡的杀人游戏的英文简称。原来,“杀人游戏”已风靡网络。贵报9月9日刊载了《是什么让这些青少年变得残忍》一文,文中杀人分尸的5名犯罪嫌疑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19岁。还有,今年夏天,我看到了《华商报》刊载的一篇报道,一名17岁的中学生把一个同学骗到家中杀了,警方在讯问他为何要杀同学时,他坦然回答:“不为什么,就是想杀人。”面对这些现象,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起码的人性?

  我痛恨这些害人不浅的“杀人游戏”,是它们将杀人游戏化、娱乐化、模拟化,试想,当一个人沉迷在一关又一关、一环又一环的杀人游戏中时,当他习惯了杀人的细节、场面时,当他在杀人游戏的通关成功中还不足以过瘾时,他们对生命还能有起码的敬畏吗?他们对杀人还会有丝毫的恐惧吗?他们对活人会不会有一种游戏中的冲动呢?更何况,许许多多玩杀人游戏的孩子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期,缺乏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 。我简直不敢想象,一个人在四五岁时习惯了玩“杀人游戏”,到十四五岁、二十四五岁、三十四五岁时,他对杀人还会恐惧吗?

  在此,我以一位母亲的名义强烈呼唤:请救救孩子,全社会行动起来,抵制‘杀人游戏’!

  一位年轻的母亲

  2006年9月11日

  【编后】 读完此信,编者的心情颇为沉重,信中这位母亲的呼唤足以震撼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不知读者您看了这封信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欢迎致电本报,0971-3595909或8457516。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