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情观察]铁路夺命事件频繁 城市一桩“闹心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6:26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 习少颖

  

[社情观察]铁路夺命事件频繁城市一桩“闹心事”

  行人随意穿越铁路,缺乏安全意识。(记者习少颖摄)

  铁路夺命谁之错

  今夏,武汉市因行人或车辆穿越铁路造成伤亡的事故,几乎每周都有。

  列举几例。7月12日和14日,先后有两名妇女横穿武昌区粮道街紫金村路口,被火车撞成一死一残。7月16日,一八旬太婆在江岸车站附近铁路专用线上殒命。8月4日,京广线汉口复兴五村华安里段,一妇女穿越铁路被撞身亡。8月20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铁路道口,一小轿车与火车相撞,一人受伤。8月26日,一辆客车撞在常青路京广线铁桥一根栏杆上,车上14名乘客全部受伤。

  如今,江夏区纸坊街段、汉口复兴五村等铁路路口,都因累计20余人丧命,被称为“夺命道口”。有关部门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行人缺乏安全意识,图方便却忘了保命。二是道口缺乏安全防护。

  仔细追究,所谓的“道口”,很多并不是铁路部门严格意义上正规用于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道口”,而应称为路口,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其中有的是扒开封闭网形成的;有的是打穿封闭围墙形成;还有是没有封闭线路部分,自由散步形成。据有关部门调查,仅武九线市区线路,就被居民走出了350个这样的路口。

  这样,事故的主要原因,就被归结为沿线多流动人口,素质差,安全意识差。但事情真这么简单么?

  “长大”的城市围住了铁路

  5日,武昌区粮道街紫金村路口西侧。被铁路部门多次堵上的封闭围墙,再次被人打开一个缺口,行人川流不息。缺口处有一早点摊,男主人说:“不走口子么办?顺着围墙走,到对面小区要半小时呢。”

  10年间,曾经远居城市边缘的铁路线,如今已完全被包裹在城市中间。

  早年,经过城市中心区的铁路不多,即便有,往往建有专用立交桥,如武昌小东门等地。武汉铁路局机务段安调科蔡仲介绍,京广线、武九线、汉丹线,正线的联络线、企业的专用线,加起来有200多公里。很多线路途经地原来都是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郊野,没有开发区和居民区。

  但这10年来,武汉市主城区以每年新增1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容,目前已达300多平方公里,铁路沿线居民估计已超过50万人,其中不仅有流动人口,更有定居的市民。仅武昌区晒湖路口铁路线外的南湖花园城内,就住了至少6万居民。至于有铁路穿过的徐东大街、中北路、雄楚大街,作为城市主干道,高峰车流量已达到每小时1.32万辆。

  城市发展的速度超越了铁路安全配套的规划和建设,矛盾顿时显现。要完全阻止如此大流量的行人和车辆穿越铁路,显然不太可能。

  地方政府与铁路部门,有劲须往一处使

  要通行,又要安全。铁路部门的办法,是封闭道口,修建天桥或涵洞。目前市内道口已从30个减到20个。但因“资金和地形的制约”,天桥或涵洞修建数量有限,结果形成了市民与铁路两种行路权的隐形对抗。武汉市在1996年成立“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道口办)。2002年,道口办交由市交委代管。其职责为协调和管理无人看守道口,负责道口安全教育。该办不承担市内铁路沿线居民的安全宣传,对破坏封闭围墙或护网行为也无处罚权。

  修建天桥或涵洞,涉及相关地方的规划、拆迁、还建、资金,仅靠铁路部门的确“身单力薄”;而地方政府的道口办,又无权对这些具体事务作出决策。

  再说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根据《铁路法》,铁路周边25米内不许有建筑物,但以记者在武昌、汉口等铁路沿线所见,25米距离内多半有建筑,越靠近城区越密集,有些离路轨不过5米。

  有铁路人士认为,这些大多是违规自建的私房,他们难以清除。但也有人透露,25米范围土地权在铁路,有些建筑物两证齐全,没铁路部门许可是不可能建成的,地方政府也难以清理。

  说来说去,是地方政府与铁路部门如何协调管理、如何形成合力的问题,是两方面是否将市民穿行铁路视为“大事”的问题。

  也许我们需要学学天津和南京的经验——地方政府和铁路部门携起手来,放下条块分割和局部利益的纠缠,下决心对铁路沿线进行整体清理、规划和开发,并由此解决市民穿行的安全与便利、环境保洁、违章建筑清理等一系列问题。

  以交通便利著称的武汉离不开铁路。2008年后,三大火车客运站同时运营,每天将会有数十万人坐在车窗前,观察这个城市。

  我们该呈现给他们什么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