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标的未核对拍卖惹纠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0:21 重庆晚报

  本报讯忠县人刘忠华通过拍卖买得两间门面,事后却发现,由于该门面原所有人的疏忽,合同约定的标的物与实际门面情况不一致,导致门面被人占用一年多。近日该县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拍卖合同有效,占房者应退出门面,而刘也要补付一定的差价款。

  2004年,忠县汝溪粮油商贸公司成立清算组,并委托拍卖公司对该公司的国有资产进行拍卖。去年5月,刘忠华竞买中标后与清算组签订产权转让合同,约定由清算组将汝溪粮
油商贸公司部分房地产(包括刘家湾宿舍门市,建筑面积为45平方米)以102万元转让。随后,双方办理了产权转让手续。

  刘忠华去接手刘家湾宿舍门市时,却发现合同标的物与实际有很大差异:相关表册反映,该处建筑的第一层为45.05平方米,二层为75.70平方米。而实际情况却是,负一楼(底楼)面积为45.05平方米,一楼才是那两间门面,面积是75.70平方米。

  刘认为自己买的是临街一楼的门面,而原粮油公司一些职工认为刘买的是负一楼,双方发生严重争议。刘将清算组告上法庭。

  法庭审理后认为,从买卖合同目的上看,此案争议的门面应为临街一楼两间75.70平方米的门面。清算组未对交易标的物的实际情况核对清楚,造成资料与实际交易标的不一致,应对其行为承担责任。法院最后判决,占房人必须退还门面,刘忠华得到门面后应补交差额款2.4万元。

  (记者 杨波 通讯员 魏永洪)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