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昆明高校贫困新生生活境况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1:23 云南日报

  

昆明高校贫困新生生活境况调查

  大学新生将面临着地域、文化和城乡差异带来的困惑本报记者 曾滨 摄

  新生入校时,有这么一个群体,梦想中的新生活经过一段时间,“金榜题名”的喜悦渐渐淡漠。他们必须面对高额的学费和校园不菲的开支,应对物质生活的贫困。同时,他
们还要面临着地域、文化和城乡差异的种种困惑。对更多来自偏远山乡的贫困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是崭新开始,是城市岁月的起端,是面对五花八门消费热潮与车水马龙街道迈出的第一步。开学快一个月了,贫困新生的高校生活境况如何?

  前几天,本报热线4100000接到一个急切的电话:“一个叫赵兴仙的女孩,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已经来到学校却担心家里没钱,又担心无法拿到助学贷款,想放弃上学回家。”述说这件事的付先生希望记者能给赵兴仙打个电话,先在学校留下,其余的事再慢慢解决。然而当记者把电话打过去时,女孩已经离开了学校。由于无法与赵兴仙取得联系,至今我们不明白:女孩为什么最终选择放弃。虽然这样极端的例子并不多,但有一点很明确,赵兴仙对贫困的担心绝非个例。

  下面是我们采访的几个个例,从中可以看出贫困新生入学后面临的生活困境。

  每月花费控制在300元以内

  “身上只剩400多块钱,我得好好计划,用它支撑到办好助学贷款。”云南大学新生张冬来自陕西农村,父亲已经去世,家里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姐姐,78岁的爷爷双目失明。“奶奶也是快70岁的人了,家庭重担几乎全压在母亲一人身上,而全家人赖以生存的小麦和玉米,除了留着自己吃,剩下的一年下来也就能卖1000元左右。”张冬高中时,就是靠学习成绩优异争取到奖学金和学校免收学杂费完成了学业来到云南大学,刚开学,花费要大一些,尽管张冬很节约了,但不到一星期,就用了30多块钱。

  张冬掐着手指算账,每个月花费控制在200至300元,最好能在学校找到一份勤工助学的工作,减轻家庭负担。

  一个月才吃一两顿肉

  “不吃肉吗?”“一个月吃上一两顿就行了……”小孙说话声音突然低了起来。云南民族大学新生小孙提前从西双版纳来昆明上学,顺道把85岁的爷爷送到叔叔家照顾,这样父母才有更多的时间赚钱供她上学。安顿好爷爷后,小孙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学校报到,主动向老师提出住最便宜的宿舍。“今年的学费是亲戚朋友凑的,能不贷款就不贷了,生活费再慢慢想办法。”她给记者列出一个清单:早上吃个5毛钱的包子,中午吃一两饭和两个素菜,大概1.5元左右,晚上也差不多,一天下来不足4元,每个月的花费控制在150元左右。“不吃肉吗?”“偶尔吃上一两顿就行了。”小孙说话声音突然低了起来。“等到熟悉周围的环境后,找份工作赚点生活费。”小孙还有一个梦想,还想利用空余时间去做义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我想去兼职养活母亲

  昆明理工大学新生杨进昌来自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去年考上了大学却没有去报到,高昂的学费使他最终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复读一年后,他考上了昆明理工大学。

  还在上初二时,杨进昌父母离异,瘦弱的母亲挑起家庭重担,供他和哥哥上学。今年哥哥刚好大学毕业,给家里减轻了负担,但得还清读书4年欠下的贷款。为了多赚点钱,母亲现在在昆明做保姆,一个月400块钱。“这点钱,要维持我和母亲的生活不容易,能省就尽量节省。”到学校一个多星期了,杨进昌买生活用品花了200多块钱。为此,他十分懊恼,这是母亲半个多月的工资。“熟悉周围环境后,就去找份兼职,希望能养活母亲而不是事事都依赖母亲。”

  苏忠 谭江华 杨茹杨颖(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