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贫困新生改变经济困境并不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1:23 云南日报

  民大贫困新生经济情况数据调查显示

  最大压力来自生活拮据

  云南民族大学每年都会对新生基本情况做调查。在学校2004年、2005年的调查中,新生的经济状况普遍不好:53.3%的新生家庭月收入不到300元,上大学的经济来源主要靠“
父母及亲属支持”(63.1%)和“借款或贷款”(24.2%)。记者从2006级新生调查问卷中随即抽出160份,认为目前最大的困扰是经济拮据的同学占94份。

  “经济拮据”成为困扰多数新生的最大问题,他们每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下,希望在课余时间“做家教或其他勤工助学工作”。该校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主要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对于学生到校外工作,老师一般从人身安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谨防上当受骗等角度提醒,树立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的状况。

  实际上,云南中医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今年入学的贫困新生比例占36%。

  2006年5月10日~6月2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12省市组织开展“圆梦行动——高等教育贫困生问题研究”调查显示:63.6%的贫困高考学生担心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考试成绩的担忧反而退居其次。

  困境将会延续大二的学生最艰难

  在贫困生群体中,最为贫困的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其次是大一、大四的学生。专家分析原因:大一的学生再穷,家里也会砸锅卖铁筹措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并得到各种政策的特殊照顾。但到了大二,家里很难再拿出这样的费用,在陌生的城市内又未完全适应环境,找不到兼职可做;即使找到,但因为收入很低,仅可维持温饱,学费难以支付,而学业的压力让其身心受挫。大四的学生虽然对环境熟悉,也有兼职经验,但面临着就业、考研等难题,没有时间从事兼职工作,也面临生活困境。

  云南大学二年级学生杨继青和哥哥都在上大学,最小的弟弟还在上高中,老实巴交的父母曾一度想让杨继青放弃上大学。“家里的钱,还不够他哥哥读医学专业。”去年开学时,杨继青带了七八百块钱来到了云南大学洋浦校区。买了被子和几本专业书,身上的钱也不多了。

  幸运的是,杨继青拿到了助学贷款,在学校辅导员帮助下,领过两次临时困难补助,还被安排到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学期末,拿到新长城助学金后,交上所欠住宿费。平时靠向同学借点钱,拿到勤工助学报酬后再还。一年下来,几乎没收过家里汇款单的他,顺利读完大一。

  暑假,杨继青也考虑过找工作,但进市区做家教,晚上又没法赶回宿舍;应聘打字员,电脑接触不多的他打字速度太慢。“经济压力很大,现在是如何维持大二的生活,再困难也得坚持下去。”杨继青的语气中透着希望。

  贫困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科的管理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中,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使其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有大约两成左右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很多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但贫困生中也不乏积极向上者,贫困使他们很早就学会了在逆境中生活,面对困难,他们显得比别人更加坚强。 苏忠 谭江华 杨茹 杨颖(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