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而乱小而脏小而挤小而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1:32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闫雪峰

  新学期开始,记者走访哈尔滨部分小学时发现,让学校和家长头疼的不是教学业务和学校管理,而是学生们的吃饭问题。个别小学校由于食堂空间有限,很多学生不得不选择校外就餐。然而,校外就餐所带来的卫生隐患又成了家长的闹心事。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如今市民基本上能够吃上“放心肉”、“放心菜”,众多家长同样希望通过政府部
门的规范管理,能够让孩子们尽快享受到“放心小饭桌”。

  家长着急学校无奈

  王先生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上学第一天全家人就因为孩子的午饭犯了大难。孩子所在的安静小学校没有可供学生就餐的食堂,大多数学生都自己带饭。然而,作为双职工家庭,王先生两口子根本没有时间为孩子准备午饭。孩子自己到外面买着吃他们又不放心,校外的一些“看护班”虽然比起路边摊好些,但卫生管理等方面又没有保障。如何解决孩子吃饭问题成了王先生一家的烦心事。

  面对学生午饭难题,安静小学校教导处主任崔梅表现出了无奈。“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学校不能为学生配备就餐的食堂,学校也很无奈。”崔梅说,安静小学一共有学生1000多名,一直以来,学校都鼓励学生自带盒饭,中午在教室就餐,不希望学生到外面就餐。一来卫生情况无法保证,二来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现实情况如此,校方也无能为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市很多小学都没有为学生设立专门的食堂,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带午餐,在教室内用餐。

  “小饭桌”隐患重重

  面对如此现状,寄居在学校周边的一些家庭“小饭桌”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

  13日,记者来到位于道里区新阳路小学旁边的一侧居民楼。楼内开了两家有“小饭桌”的“看护班”。在四楼的“爱心看护班”内记者看到,房间和正常的居民楼没有任何区别,在狭小的两间屋子内设有24张桌子,每张桌子可容纳两个人。厨房内,餐具浸泡在一个大盆内,还没有冲洗。厨房用具极其简陋,碗筷混放在一起,没有专业的消毒设备。据房间一位姓牛的女士介绍,每天中午新阳路小学有70左右名同学在此用餐,晚间在这里做作业的学生近50名。每个学生每月午餐费80元,如果需要晚间看护写作业和辅导一个月就是120元。“我们辅导老师都是名校退休的老师,资质肯定没问题。现在位置都快满了,如果想来就得抓紧时间。”她说,在新阳路小学周边像这样的看护班有5个,而且还在增多。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居民楼内开设的“小饭桌”一般都是条件简陋、饮食安全没有保障,生熟食及厨房用具很难做到分开,餐具不能定期消毒,仅仅是用自来水冲洗一下,无法实现专碗专筷专用。调查发现,不同地方,收费从80元~150元不等。几乎所有的“小饭桌”都没有工商和卫生部门的许可,也没有一家“小饭桌”与学生家长签订过什么合同或协议。同样,几乎所有的“小饭桌”都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谁来规范“小饭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饭桌”从业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为下岗、退休等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餐饮管理经验、卫生和食品营养知识。而且,“小饭桌”几乎都是无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防疫证,从业人员也大都没有健康证,消防安全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更无从谈起。

  具体应该由哪些部门来规范“小饭桌”呢?哈市教育部门表示,校外的“小饭桌”没有被纳入教育部门监管范围。哈尔滨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卫生部门还没有给任何一个家庭式的“小饭桌”发放过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表示,“小饭桌”的管理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目前哈市还没有针对“小饭桌”具体的管理标准。由谁管、怎么管还不明确。即使有卫生许可证,在居民楼内开办的“小饭桌”不属于门头经营,工商部门也不会对其颁发工商执照。

  学生家长王刚认为,可以说“小饭桌”的出现满足了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呈上升趋势。既然有需求,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促进其健康成长。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政府部门应该把“小饭桌”管起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标准,明确权责义务。工商、卫生等部门应该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小饭桌”的良性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