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七成人认为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22:18 央视《东方时空》
七成人认为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

近七成人不赞同老年人上大学浪费资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七成人认为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

赞同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的主要原因


七成人认为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

不赞同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的主要原因


  央视《东方时空》9月18日播出《时空调查:七成人认为老年人上大学不浪费资源》,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欢迎来到今天的《时空调查》。

  我们今天的调查和老年人上大学有关。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真做到并不太容易。

  我首先请大家认识几位勤奋好学的老人,上个周的周末是全国司法考试的考试日,在天津考场出现了一位高龄老人,大家看,这个老人就是天津的齐洪真老人,从64岁开始,齐老人通过八年的自学,先后取得了汉语语言文学专科和法律本科两个自学文凭,上周末他又参加了2006年的全国司法考试。这是他面对镜头,拿着准考证,笑逐颜开的样子。

  还有年纪更大的,我们再来看一位。这位老奶奶是重庆89岁的彭西平老人,她是在保姆的陪伴下,在重庆山城老年大学上音乐课,而这样勤奋好学的老人还不在少数。最近天津一位58岁的仝女士就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在今年的高考当中,她通过了高考,成为了现在全国全日制大学正规在校生年纪最大的一位在校学生,我们首先认识一下仝女士。

  8月31日,在昆明机场,昆明理工大学金桥学院的学生代表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同学,她就是58岁的仝正国女士。

  同学:

  迎接同学真骄傲,我们一起来问候,您好。

  仝正国:

  谢谢。

  在各路媒体的簇拥和校方的协助下,仝阿姨顺利地办完了入学手续,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大的正规院校全日制大学生。今年58岁的仝正国,原来是天津电子仪器厂的一名技术人员,196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出身问题,她没能继续上学。在以后的日子里,上大学一直是她心中一个割舍不了的梦。1985年

成人高考恢复,仝正国一举考上了两所成人高校,但她却并不感到满足,心里一直渴望成为一名正式的大学生。终于在国家放开高考年龄限制后,她于2003年重回母校读高中,经过三年寒窗苦读,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388分的成绩,比天津第三批本科录取
分数线
高出了3分,最终被昆明理工大学金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

  仝正国:

  没上过正式大学,就是为了圆自己小时候一个梦想。

  但是仝正国的这个想法,却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丈夫和儿子都不支持她去云南读书。

  仝正国丈夫 慈兆存:

  我是不支持,这么大岁数上什么学,在家老老实实待着就完了,有什么作用,你只是学一些知识充实一下你自己,别的有什么作用,对回报社会我估计没什么作用,10年前还可以,我还也许比较支持她,现在马上60岁的人了,安度晚年就完了。

  家人的不支持,丝毫没有动摇仝正国上大学的决心,她收拾行李来到了昆明,办好入学手续,并安置好宿舍,准备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但出人意料的是,短短15天之后,她就因严重高原反应身体不适,提交了退学手续,9月14日中午乘飞机回到了天津。据了解,仝正国回到天津后,准确复读高三,重新考一所离家比较近的大学。

  主持人:

  仝阿姨看起来真年轻,而且非常时尚,一点也不像58岁的人,在这里我首先表达我个人的敬佩和喜爱之情。确实,仝阿姨非常遗憾,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就读大学,但是她表示还要继续考大学。确实,本来可以是在家颐享天年的年纪,却不辞辛苦上学,从事上学这样的苦差事,大家怎么来看呢?

  我们的第一个调查就是对于高龄人士读大学,您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2000多人通过新浪网参与了我们的调查,56%的人跟我的感觉一样,首先是佩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可嘉。30%的人认为,没什么特殊的感觉,纯属个人行为,现在社会已经多元化了,个人的选择大家也表示尊重。还有13%的人表示不理解,1%的人说不清。我们特别注意到这样一个比例,超过一成的人表示不理解,我想刚才我们也听到仝女士的丈夫,包括她的孩子对她这种行为确实不太理解,对于这种行为不理解的人还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相对比较尖锐,我们来看一看。

  这是一位网友的留言,“58岁上完4年就是62岁了,出来能干什么?”就是你上完大学有什么用呢,这是第一。第二,“你雇佣她都会觉得有虐待老年人嫌疑,于心何忍啊!不知道你们意识到没有,她以她的方式剥夺了一个花季少年受教育的机会!”其实这个留言简而言之,就是第一,58岁上大学没有用了,第二,你已经高龄了,你上大学以后没有用,实际你剥夺了一个年轻的有用人上学的方式,就是你浪费了教育资源。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进行了一个街采,我们可以听听人们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群众: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欠考虑。

  记者:

  为什么呢?

  群众:

  因为我觉得年轻人需要进行再教育,老年人也一样,现在好多知识都在更新换代,上大学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受继续再教育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个没什么矛盾,都是凭自己的实力考大学的。

  群众:

  因为外界条件不允许这么大岁数的人上大学,把人家年轻的给挤掉了,年轻人想怎么把我们给挤掉了,我们这岁数都该上大学了,她上什么大学。

  群众:

  我想如果作为年轻人,跟这个58岁的大娘一起竞争,她还没有竞争过的话,只能说明这个大娘更让人敬佩。

  群众:

  还是应该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年轻人相对来讲对社会贡献时间、空间要大一点。你想这个58岁的人毕业了以后,就是说上4年也62了,相对来讲,就说有贡献也时间短了。

  群众:

  我相信她前面50多年也对国家做出了她应有的贡献,不会说她白白的占用了人家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给她这么一个机会,在教育面前我觉得人人平等。

  群众:

  说实话,还真是有一点是浪费,因为你去上学,肯定有很多东西要,不管是从经济上来说,还是从学校来说,都是确确实实有一部分付出。

  群众:

  老人能占他们多少资源,而且她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我觉得不能这么比。

  主持人:

  我们听到人们在议论当中,实际有两个主要不同的声音,第一老人上大学也是他应享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的声音就是说,老人上大学,确实他的工作年限已经很短了,不可能像年轻人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我们进行了一个更广泛的调查,就是您赞同老年人上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年龄的限制。确实,我们国家已经放开了高考入学的年纪,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你考得上大学,都可以录取。第二,学习是多多益善,不存在浪费的说法。这是对个人来讲,但是对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讲,确实应该说老年人上大学是极其少数的,从我们国家现在教育总体资源来说,还确实从客观上还不存在大量挤占的问题。第三,老年人毕业以后,同样也能为社会做贡献,这个比例很小,占到了6%。其它的占到了8%。

  我们再来看看,你如果不赞同老年人上大学,反对的声音理由是什么?占多大比例?挤占了年轻人的指标,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占到了42%。确实,我们大学教育资源毕竟还是有限的,还不能达到人人上大学。第二,学了也没有地方用,这是就个人来讲,即使学习四年大学出来之后,也没有时间做贡献了。第三,花了那么多钱,只为圆梦,不划算。这实际是替老年人个人家庭经济承受力在做考虑,占到了15%,其它的占到了10%。比较明确的一种说法就是认为挤占了年轻人的指标,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

  我们在针对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说法进行一个调查,认为老年人上大学,尤其像仝女士这样的人上大学,你认为是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吗?我们来看一看。不赞成的,占到了66%。但是其实赞成这个说法的比例也并不低,将近1/3。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听听仝女士本身个人的想法是什么?

  仝正国:

  我认为学习也是有一定的乐趣,我不懂的知识特别想弄明白,当年我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现在有了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我就又想上一个正式大学去体验一下。我就认为一个人工作不工作,也得看他能力,对社会贡献大小,岁数大小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再说,我虽然岁数大,也不完全是劣势,也有一定的优势,我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了,年轻人能做的老年人一定能做到,不见得岁数大了就什么也不能做了。

  主持人:

  其实,我们听到了仝女士的说法,她在强调一个,就是她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再工作,或者一定要为社会还要做多大贡献,更重要她要圆一个梦,满足一个自我的心愿,达到一种快乐和充实的状态。

  我们进一步调查,如果像这样的老年人在家中要上大学的话,你支持吗?我们来看一看。如果你家里老人要上大学,你会支持吗?会,考试、读大学都会主持,占到了51%。看来还是开明的家庭非常多。第二,不会,占到了22%,1/5。第三,会支持参加高考,但是读大学就算了,就是支持老年人继续读书的占到了70%。最后说不清的是8%。但是70%里可能有一些人从具体原因来考虑,说考大学读书可以,但是不要真正去上那样的全日制大学了。

  其实仝女士刚才讲了,她读大学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尤其年轻人读大学是学以致用,将来为了找工作。而仝女士的年纪,她是为了寻求一种自我快乐和充实。我想一位网友的留言非常说明这个问题,他说“仝女士上大学之所以引起争议,关键在于我们往往过于强调学以致用,而忽略了学习愉快身心的精神功能。现在社会学习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老年人通过上大学获得快乐,对社会同样也是一种贡献”。没错,我认同这样的说法,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充实的人,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对社会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贡献。我想仝女士他们这些老年人的做法,同样对年轻人也是一种激励,那就是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吧。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