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深圳红会2000名志愿者谱写爱心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14:07 公益时报

  “是深圳市民的志愿精神在支撑着深圳红十字会前进”

  - 本报记者 赵冠军 摄影报道

  9月6日,赵丽珍的名字大量出现在媒体上:她亲自携带一名骨髓捐赠者的50毫升总量造血干细胞,飞往上海,将深圳的爱心送给上海患者。

  27天前,赵丽珍刚以深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的身份接受过《公益时报》的采访。

  “我们马上就要搬到新家了,那里办公室会多一些。”赵丽珍显得很高兴。这个组织只有9名在编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的背后还有2000多名志愿者,甚至很多志愿者几乎已成为全职行为。如今,几间办公室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一个多元化的志愿组织

  深圳市红十字会创建于1983年9月26日,是具有独立法人的社会救助团体,时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长甄锡培为第一任会长。

  2000年5月9日,在深圳血液中心党支部多年做义务服务的基础上,深圳的几十名全国无偿志愿献血金杯奖获得者和关心无偿献血事业的热心人士倡导成立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该机构隶属于深圳市红十字会的群众性义工组织。

  服务队经过系统的岗位培训后,活跃于各捐血车和捐血站及社会各阶层,宣传献血、捐献骨髓常识,招募机采血小板和骨髓捐献者及为献血者提供咨询服务,有部分志愿工作者在入队一年时间就义务服务几百甚至2000多个小时。

  “支撑红十字会大量工作的,是我们2000多名志愿者。红十字会是深圳市民的志愿精神在支撑着前进。”赵丽珍说。

  捐髓者占全国1/10

  9月6日,25岁的阳光男孩陈福平实现了一次“超越血缘”的爱心奉献:他捐献的造血

干细胞(即骨髓)由赵丽珍秘书长亲自携带飞往上海,用来挽救一名只有两岁的白血病女童。

  对远隔千山万水、素不相识的那名女童,陈福平的最大心愿是:自己捐献的“生命的种子”能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给女童带去“福运”和“平安”!

  陈福平来自湖北,2001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来到福田人民

医院工作。此后5年,他一直坚持在血站和捐血车义务献血达10多次,包括捐献全血和成分血。

  2004年1月,陈福平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的“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公益项目,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你的造血干细胞资料与上海一名白血病小患者配型成功。现在,你是否还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3月28日,陈福平接到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事发突然,但小陈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肯定的答复:“我愿意捐献骨髓。”

  “无论是志愿者的总数还是捐献者的总数,深圳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赵丽珍介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深圳分库已经储存了13000多份志愿者的资料,短短5年多的时间里,深圳的无偿骨髓捐献工作已处于全国前列,全国大约每10个骨髓捐献者中就有一个深圳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