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场没有停歇的教育平权“战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14:16 公益时报

  9月1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写入法律:“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今年,全国西部地区已经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流
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如何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认真解决他们受教育的问题是各级流入地政府的责任。

  本报记者 宋宗合 胡丽波

  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实施,此法第一次用法律形式保障流动人口受教育权,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

  “北京市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共36.6万人,其中接近25万人已分流到公办学校就读。”9月6日,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通报近期规范治理打工子弟学校工作时透露,市财政将拨款8200万元用于改善打工子弟学校建设和学生分流。

  目前北京市已审批合法的自办学校达到55所,针对部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打工子弟学校,有关部门将在确保学生不失学的前提下进行取缔。

  “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对于北京市政府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行政行为,无论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创办者还是打工子弟家长,支持的声音占据主流。

  此前,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小规模取缔行为也在各地时断时续地进行,北京政府的这次大规模动作其实是着手考虑打工者子弟实现平权教育的开端。

  但是随着中小学开学,似乎还弥漫着“战斗”的硝烟。

  “走不进的学堂”

  12岁的杜红梅来自四川,当北京大兴区七色光打工子弟学校被取缔后,她伏在自己曾经朝夕相伴的课桌上痛哭不止。

  “我很难受,压力很大。”杜红梅喃喃地哽咽着说。

  杜红梅姐妹三人都随父母在北京打工,父母每月只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如果这所收费低廉的七色光打工子弟学校被取缔,她们将面临辍学的危险。已经开学几天了,七色光学校曾经悄悄开学持续了几天,但很快又被禁止了,杜红梅现在还没有找到能够花得起钱去读书的学校。

  被取缔的打工子弟学校民乐学校应被分流的130名学生中,仍有30名在该校继续上课。苏家坨学区七所公立小学只接收到该校25名学生,余下学生中,已知有2名初二学生失学,1名初中生回了老家,大约7名学生转至另外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上学,剩余约65名学生的就学情况不详。

  按照教委要求,明园学校的370余名小学生和150余名初中生被分流到附近学校,但明圆学校校长张哥真说,目前有超过9成的学生已到明园报到,“转到公立学校的寥寥可数。”公立学校说学校已经满额了,招不下转来的学生。

  据记者了解,承担830人分流任务的前八家湾小学,经过海淀区拨款扩建和修缮,最多也只能容纳500到600人。行知希望小学所在的唐家岭村,周边亦有2000多名流动儿童,附近惟一的公立学校唐家岭小学仅能容纳600名学生,而明光村附近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几所学校,在开学前基本满员,无法接收不断前来报名的学生。在打工子弟学校较为集中的石景山和朝阳区,情况也十分接近。

  据海淀教委有关人士透露,全区流动儿童到2006年1月为51900人,其中34514人在公办学校就读。按照海淀教委事先的测算和计划,需要对1.5万余名学生进行分流。海淀区财政为此拨款1300万元进行校舍的维修和扩建,增添了246间教室,并相应增添和聘用了教师,但根据目前各个学校报名情况,要做到完全分流仍然不够。

  从黑龙江来到北京卖水果的庄冬梅(化名)家住海淀区明光村,7月份在听说孩子所在的打工子弟小学被停办后,赶去附近公立的某附小报名,但学校的答复是,家长得给学校作点贡献,否则入学可以,但是4年级已经满员了,只能去上3年级。

  “总得让孩子有学上吧,学校违规开学也是无奈之举。”张歌真说,明园学校违规开学,其实不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公立学校能否容纳所有打工子弟学生的问题。他说,打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已经形成合理布局,公办学校的学生人数一般是500多,“再一对一地接收500多人,根本容纳不了。”

  “相关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我们同样希望孩子们在优质的教育环境下学习,但是一下子让他们进入公办学校并不大现实。”张歌真说,他8月23日曾给海淀区教委打了电话,说了明园学校违规开学的事情,教委并没有立即责令学校停止开学,而是答复说进一步研究后再作决定。至于明园学校的下一步打算,张歌真说他不知道,只能等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知。

  就这样,造成一部分学校仍然顶着违法的帽子继续开学,一部分打工子弟返回家乡成了“留守儿童”,更有一部分干脆辍学打工。

  “保证安全重要,别的顾不上”

  “学生越来越多,目前学校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北京丰台区振华民生学校校长邹彦平表示。这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走读制和寄宿制学校,是丰台区最大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邹彦平说,“学校现在已经有学生2600多人,而在政府规范性政策出台之初,学校生源不足千人。”当初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恶性竞争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当周边几所规模较小的学校被取缔后,振华民生学校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被称为丰台区颇有影响力的样板式民办学校。

  就在这所被丰台区教委批准具有办学资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值得称道的是近两万平方米的校园面积。

  “我们有符合规定的操场。”邹彦平自豪地说。

  但是他也难过,学校的厕所是非常简陋的旱厕,学生和老师共用,经常会闹一些小尴尬;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缺乏资金投入;校舍大部分都是简易房,由于地皮是租赁的,根本不敢建像样的建筑。

  邹彦平是东北人,他把自己的亲人都带到北京来参与办校活动,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这些还没轮到考虑。”他说。

  “校车安全、食堂安全、校舍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成了紧绷在邹彦平脑中的一根弦,而这些问题,也是地方教育部门最为关注的。一个学校能否继续存在下去,安全问题能否保障是决定性因素。

  北京昌平区汇蕾学校校长潘滋银表示,打工子弟学校也许是一种过渡式的办学模式,但是只要打工者群体存在,而且城市中市民和打工者的分垒居住模式不会改变,有了打工者聚居区,打工子弟学校就会必然存在。

  然而随着城市扩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打工者聚居区被不断向城市边缘挤压,打工子弟学校也会随之移动,加上得不到法律认可,打工子弟学校的投资者根本得不到利益保障,校舍质量和教育质量永远都会跟公立学校有天壤之别,因此政府在公立资源无法满足打工者需求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度采取宽容的办法满足打工者子弟的教育需求,只从安全上要求就是一个最起码的办学条件。

  “不仅仅满足有学上”

  多年来,打工子弟学校始终在漂泊状态,办学条件差,校园都是租赁的。目前北京近360所打工子弟学校,其中经过审批的只有55所。

  据了解,北京市公立学校的生源正在呈下降趋势,今年秋季,北京小学新生仅有7万人,而2000年北京小学生的毕业人数是18万。据预测,未来几年北京的小学生生源仍将呈递减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小学的公办教育资源已经从几年前的相对不足向相对过剩转变。在此期间,一些公立学校的校舍已经被闲置。

  这次北京市政府之所以如此大规模地进行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活动,政策出台的依据之一就是公立学校已经释放出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这种发展背景为解决好打工子弟子女受教育难,受教育质量偏低的问题提供了机遇。

  今秋容纳25万打工子弟进入公立学校读书,显然就是公立学校具备覆盖打工子弟能力的证明。尽管这个容量因为政府这一剂“药”过猛而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北京的城乡平权教育已经从这里开始。

  而对另外十几万还没有分流到公立学校的学龄童该如何找到出路,北京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行知试验学校校长易本耀给出了答案:“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政府能够按照新的《义务教育法》,来给这些孩子提供和创造条件,将部分闲置公办中小学的校舍给打工子弟学校使用,就能解决很多困难。”

  他还提出,一方面继续挖掘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扩容,一方面将已经废弃闲置的公办资源进行利用,再扶持和规范少数打工子弟学校,应该是打工子弟享受教育的出路。

  但是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有学上,也不能认为打工子弟进入公立学校就实现了城乡教育融合,打工子弟就拥有了跟城市居民子女一样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翠霄曾经将农民享有社会保障当成天大的事,她认为保障农民工不仅仅是解决欠薪的问题,应该在城乡二元制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寻找多层面保护农民工的制度,这其中包括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

  日前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不仅应当保障打工子弟受教育的机会,还要保障他们享受到合格的教育。

  作为打工子弟学校诞生至今一次最大规模的整顿举动,尽管保证每个人都有学上的政府承诺还没有完全做到位,但是合格、平等的教育应该是跟城市居民子女教育看齐的教育,打工子弟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及早考虑,不能让农民工子女继续继承劣势教育地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