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民生保障措施帮农村困难群众改造住房5800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2:40 大连晚报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民生保障措施

  帮农村困难群众改造住房5800户

  ■首席记者王刚

  本报讯昨天,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制度创新、财政投入力度,推出一系列的民生保障措施。

  出台城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

  2002年,我市就建立了特困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今年,市政府把出台《大连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办法》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改革以重病救助为主的现行医疗救助模式,构建救助不分病种、门诊与住院救助相结合、突出即时救助、救助对象全员覆盖的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目前,市民政局已草拟完成《大连市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办法》,并上报市政府,预计年内将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

  城市养老服务供给量加大

  “十一五”期间,全市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将从“十五”期末的1.9万张发展到3万张,年均递增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今年,市政府把新增城乡养老床位2500张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止到8月底,全市新批养老机构37所,新增养老床位2172张,待批养老机构6所,核定床位531张。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发展,市政府将启动大连老年福利产业园区建设并纳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用3年半时间,建设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具有国际水准和行业示范性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产业园区,年内启动。“十一五”期间,全市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三无”老人、遗属孤老、高龄特困老人将达到8000户以上。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我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每人每年920元提高到1650元,居全省首位。今年,全市农村低保对象从2.56万人增加到4.55万人,保障面由0.9%提高到1.8%,人均救助额85.2元/月,比上年增长40.6元,同比增长91%。农村低保加大了规范管理力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逐步建立低保标准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生活必需品支出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机制。

  580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将改造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帮助农村困难群众改造住房5800户。今年拟改造1500户,并被市政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改造住房采用统一样式,砖混结构、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改造资金每户市政府补贴1万元、区市县补贴5000元,10月底前竣工,确保入冬前全部入住。同时,在87个乡镇建立乡镇救助超市,形成覆盖全市的农村救助救援网络。实施“彩电进万家工程”,为5000户农村困难家庭配置彩电,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农村敬老院设施将更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改革现行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推行“县统乡管”新体制,计划用3年时间将103所农村敬老院改建为61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构建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五保供养体系。今年改造25所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已被市政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预计新增农村养老床位2800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