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崇州宫保府开府 两亿宝贝来“捧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2:5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昨日一大早,崇州市大东街上便忙碌起来。在警车保护下,9000余件精品文物纷纷从银行、保险公司的密码箱、保险柜里“走”出来,来到刚刚在异地修复完毕的宫保府博物馆内。原来,历时7年精心打造的杨遇春宫保府已作为崇州市博物馆于昨日正式开馆,崇州市100多名民间收藏家也趁着这个机会成立了自己的民间收藏协会。为庆贺这一双喜临门的大
事,各路“神仙”都将平日绝不轻易示人的压箱宝贝拿出来了。

  800万绝品画扯眼球

  张大千的龙门图、傅抱石的屈原舟吟图、汉陶杂耍九连灯、战国时期玉琮、宋代龙泉窑三脚炉……刚一开馆,来自成都、邛崃、自贡、名山等地的“玩家”们便迫不及待地涌入府内,9000余件文物精品看得大家“脚下生钉”。

  “这不是吴历的绝版绢本山水画吗!”在精品字画馆内,一套八幅已发黄的画引起了“玩家”们的注意。记者看到,这套山水画全是在薄绢上绘成的,画中的小桥流水乃至人物形态都十分流畅传神,笔法极其精细,每幅画上还配有四行诗句。据介绍,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清六大家之一吴历的作品,而这样完整的一套绢本山水画在世上仅此一套,因而价值在800万元以上。“今天真是长了见识!”一位玩家在画前伫立良久,感叹道。

  御赐宝物重现江湖

  在展厅的另一处,一块精美的浮雕板也引来无数围观者。只见不到1米见方的板上镂空雕刻着云彩、波浪、小舟、松鹤以及楼阁等,雕工细腻,栩栩如生。这块板颜色以暗红为主,仔细看却有隐隐的绿色和金色,原来它是以朱砂、绿砂变质板岩石为材料,点缀以金粉制作而成。“这么精美的做工,非宫廷工匠的作品莫属 ”,一位爱好者猜测。果然,这块板的主人——崇州民间收藏家程女士证实了他的眼光,原来这竟是道光皇帝在杨遇春还乡时御赐给他的。

  据程女士介绍,杨遇春作为清代中期的爱国名将,曾跟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官至封疆大臣、陕甘总督、太子太保,身后与宫保府一起留下很多珍贵遗物。但民国初年,杨家家道衰落,其后代被迫将宫保府卖给当时的刘文辉家族,其后又几经易主,因此府内大批珍贵的藏品或遭破坏,或散落民间。“这是我们家上辈人在上世纪50年代用一担米从杨遇春后人家中换来的!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小心保管,今天有幸等来宫保府修复成功,也算是为杨将军作了贡献”,程女士告诉记者。

  大部分文物将长期展出

  记者看到,此次的精品文物展几乎涉及了所有大类,有石器、战国青铜器、汉代画像砖、官窑瓷器、书法字画、珠宝玉器、根雕奇石甚至佛像石刻、墓志铭等,总数达到9000余件,总价值超过两亿元,仅昨日一天便有上万人次前来参观。为让更多人都可前来交流,今后除了部分极其珍贵的藏品外,大多数展品都会继续留在府内供市民和爱好者免费参观。

  为展示崇州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民间收藏文化的交流平台,目前崇州市已将宫保府作为博物馆向市民开放,并在博物馆内分别建《华阳国志》纪念馆、杨遇春宫保府陈列室、崇州出土文物精品展馆。今后,这里不但将成为该市以及周边文化交流的场所,还将成为中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方驰 粟启祥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