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9月南京蚊虫密度全年最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8:34 扬子晚报

  本报讯近日,南京市进入秋季,最高温度维持在28℃左右,温暖宜人。但细心的市民也会发现,近期蚊子显著增多,而且不怕人,叮人特别凶。昨日,记者在南京市疾控中心采访中得知,根据该中心近日蚊虫密度监测显示,9月以来蚊虫密度明显增高,因此近期市民仍需警惕防蚊。

  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科郑一平主管医师介绍说,从南京市近年蚊虫密度
监测情况来看,每年蚊虫的密度分布曲线呈“双驼峰状”,分别在6月和9月出现2个小高峰,而以9月密度为最高,甚至比雨水较多的梅雨期6月还要高10%左右。今年的情况与往年相似,9月以来蚊虫密度明显增高。郑医师解释说,主要原因是9月气温、湿度均比较适宜蚊虫繁殖有关。此外,即将进入冬季,蚊虫个体大量繁殖,也可以增大种群存活几率。

  据介绍,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检测发现南京市目前共6种蚊虫,仍以淡色库蚊为主,约占69%左右;其次是白纹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约占17%左右;此外还有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中华按蚊和摇蚊,约占其余的14%。其中库蚊是传播乙脑主要媒介,而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对于秋天的蚊子叮人凶、不怕人的说法,郑医师表示赞同。他解释说,一方面10月中旬以后气温会显著降低,不再适宜蚊虫生存,因此最近蚊子会大量储存过冬的营养,找机会拼命吸血,只有身体强壮、能量储备丰富的蚊子才能躲在温暖的地方挨过整个冬季;另一方面立秋后蚊子大量繁殖后代也需要大量营养,也需要拼命吸血吸取能量。此外,近期早晚较凉,人们普遍穿着长裤或长袖衣服,蚊虫吸血的几率实际上却大大降低。因此,迫于生存与繁殖的需要,蚊子只好瞅准机会,就算被拍死也要拼命“下口”了。

  郑医师提醒市民,千万不能以为天气渐凉而忽视防蚊。尤其是在有大型积水、河道、湖泊、公园、风景区以及卫生环境较差的地区,要积极做好防蚊措施。

  (范华锋蔡蕴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