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家亲”互助服务又翻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8:34 扬子晚报

  被褥、棉衣,甚至生活用品,困难老百姓都可以通过“一家亲”免费获得。“邻里一家亲互助社”是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2003年成立的一家救助组织,当时为了改变上级部门逢年过节才搞的“一年等一回”的大型救助活动,为老百姓就近就便就需成立了这个民间组织。3年过去,“邻里一家亲”运作得怎样,记者昨天来到香铺营社区。马宁玲主任:

  “不用开车送往安徽了”

  据社区马宁玲主任介绍,互助社刚成立时,刚好遇上很多老百姓装潢房子,这些可要可不要的衣服被褥就被统统送来,当年10月底,居民送来的东西把小小的办公室塞得满满的。而需要帮扶的居民来社区需要一番挑拣才能找出一两样有用的。2004年7月,为了处置这些衣物被褥,社区在街道的帮助下,把没用的东西装了满满十几个麻袋,开着卡车送到安徽。

  “但是今年以来,居民送到一家亲的衣服被褥绝大多数都在八成新,这些东西被闲置的时间很短,不少困难居民已经习惯了主动来要东西。”居民于娟:

  “孩子本身就该穿百家衣”

  居民于娟10年前从苏北嫁过来,丈夫残疾,她十年间没要孩子。去年生了儿子后,就经常跑“一家亲”:今天要件小毛衣,明天拿双小皮鞋,以往居民要拿什么需要先登记,现在需要的直接开口,免去大家磨不开脸面。“想要什么我就来一家亲,反正是自己社区的,就像邻居一样,小孩本来就该穿百家衣。”

  “一家亲”互助社:

  三年衣物超过1万件

  三年来,一家亲互助社收到居民捐赠的衣物超过1万件,而来自驻街单位和街道、对口援助单位的捐款超过10万元,先后有800多人次受到捐助。9月初刚开学时,社区里的学习用品被发放一空,区教育局除了立即补充外,还给香铺营120名困难家庭子女发放了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助学款。马主任说,互助社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她一点也不担心有一天会“弹尽粮绝”。

  本报记者董婉愉

  孩子穿起了百家衣。婉愉摄

  

“一家亲”互助服务又翻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