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刮刮卡”1至8月刮走数百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9:18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侯莎莎)被屡次曝光的“刮刮卡”中奖诈骗案,却依然能引人上当。昨天,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通报:今年1至8月,全市共接报此类案件100余起,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其中四城区发案比较集中。警方根据接报警情分析预测,“十一”黄金周期间冒充知名企业发布中奖信息的此类诈骗活动将更加猖獗,因此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加强防范。今年8月,家住西城的王女士从自家邮箱里看到一封奇怪的中奖信。信中称是从香港海信集团郑州分公司寄出的,写明王女士中了公司活动的二等奖——现金28万元。信里还有公司在中关村的
照片,以及身着制服参加活动的公证员的照片,很是郑重。王女士按照对方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和众多诈骗手段一样,对方让王女士先后交纳了押金、个人所得税,共计12万元。事后证明,卡上所有照片均是伪造的。王女士的钱也都打了“水漂”。

  “热烈庆祝三星品牌商务调查活动隆重举行”,“恭喜您在索尼公司的活动中中奖”……在警方缴获的刮刮卡上,记者看到了众多知名品牌。兑奖说明、公证号、公证员的照片和姓名、公证处监督电话也样样俱全。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市民对固定电话的信任度更高,除了利用铁通虚拟号码外,嫌疑人还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即使用外地手机号码,但在留联系电话的时候,故意在四位后打上“——”号,这样看上去就像区号加固定电话号码了。例如,应该拨打0—132xxxxxxxx,嫌疑人故意写成0132—xxxxxxxx。

  通过分析,警方发现受骗事主男性居多,40岁以上的中老年比例突出,占85.1%。“十一”黄金周将至,诈骗案件也进入易发期,警方提醒市民,除了邮寄和散发的刮刮卡,网络上也出现了刮刮卡,不要轻易相信。RJ17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