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无标识无许可监管少“土锅炉”隐患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9:47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吴树江

  

无标识无许可监管少“土锅炉”隐患多

  居民在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市场上选购“土锅炉”。

  

无标识无许可监管少“土锅炉”隐患多

  “黑加工点”的人在赶制小锅炉。

  

无标识无许可监管少“土锅炉”隐患多

  正规厂家生产的民用锅炉摆放在超市里,购买者寥寥。

  冬季来临,住在平房里的老百姓又要为取暖而筹备燃烧的煤或取暖锅炉。据权威部门统计:2005年春节前后,由于气候异常、气压偏低、居室通风不畅,牡丹江市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病例112例,14人死亡。我省各地此类惨剧在取暖期到来时都有发生。近年来,由于“黑加工点”生产的劣质小锅炉搅乱市场,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一些消费者。加之用户在取暖时操作不当,没有预防意识,遇上气压偏低的天气,使“煤气中毒”现象屡屡发生。

  在哈尔滨郊区及牡丹江市“铁制品一条街”上,记者采访中发现,无标识、无许可、不环保的自制民用锅炉摆放在加工店铺的门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土锅炉”隐患重重无人管。

  “你家带几组暖气片,可以给你订做锅炉。”牡丹江市东三条路“铁制品一条街”上的一位女店主热情地向记者推荐着。一位不介意记者采访的个体加工点小老板自曝家丑:粗加工的土制民用锅炉铁皮壁薄,使用一段时间就能烧坏,而且烧煤冒出的是黑烟,而正规厂家生产的民用锅炉是环保的,燃烧出的煤烟是白色的。我们这些家用取暖小锅炉不仅使用的材料新旧程度及厚度不一,而且焊缝粗糙,缺少必需的温度、压力等测试,安全隐患较大。

  “你们生产这种‘三无’民用小锅炉没人管吗?”记者问。“相关部门在环保这方面意识差,没有人来管。所以我们就按用户的要求做,没有标准。我们这些加工点也收旧锅炉重新改造,再出售。去年入冬时,有一个经常在我家打工蹬三轮的小峰,在一加工点上遇到卖旧锅炉的,他想这个烧液化气的锅炉能省点钱,就花了100多元买下了。这种烧液化气的铝制锅炉,导热快,无烟筒,但危险性大。小峰拿回家没用多长时间就感觉到头晕、胸闷,开始以为是自己白天干活累的,睡一觉就好了,为这事还给亲属打过电话。谁知今年春节刚过,听公安局的人说,他家一家三口都因煤烟中毒死在自家屋里。”

  记者走进一家专营正规厂家生产的民用锅炉超市,老板告诉记者:家用锅炉虽小,但它属于高温度、高压力、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设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命安全。因此,购买家用取暖小锅炉的用户要格外谨慎,不能购买那些无工商注册登记、无质量监督部门认证、无生产厂牌、无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无生产条件的“五无”产品。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锅炉的管理在我们国家有两个部门,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环保局。民用的小锅炉(土锅炉)取暖时,发生煤烟中毒现象,主要是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的煤烟中毒。使用这种土锅炉的人群大都是中小城市以下居民。发生倒烟,一是烟道不畅所致;二是插板完全关闭造成。为防止煤烟中毒现象的发生,建议生产厂家在制造小锅炉时,应该研制一种能检测室内煤烟浓度的报警装置。

  相关链接

  煤烟中毒的应急措施

  我省不少地方采用的是土炕或火炉取暖,这两种方式极易造成一氧化碳的泄漏。黑龙江省中毒救治中心的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一般在冬春季,而中毒者以城乡接合部居民和农村居民居多。

  煤烟中毒怎么办?(1)关断气源,打开门窗,流通空气。(2)尽快将病人移到新鲜空气处,让病人作深呼吸;松开病人衣服,解开领带、钮扣和皮带,天冷注意保暖。(3)如果有人已轻中度煤烟中毒,而周围又没人,此时虽已全身乏力不能站立,可以在地上匍匐爬行,离开煤气中毒现场,并同时呼救。(4)呼叫120急救中心。在救护车未来前,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并作心脏按压急救。(5)救护车来后,速将病人及时送到有高压氧舱设备的医院。途中仍给病人吸氧或不停顿地作人工呼吸。(6)在医院高压氧舱内作抢救。

  背景资料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经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七条“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制造的产品,已经实施安装、改造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改造,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