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公关危机 到公共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2:34 乌鲁木齐晚报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SK-Ⅱ品牌多项化妆品中被查出含有违禁物质铬和钕以来,引发了一场“SK-Ⅱ风波”。原本属于商业性质的“公关危机”,却由于当事各方未能妥善应对,而导致了事态的逐步升级,目前似乎已成为一起“公共事件”。

  公司方面,在遭遇曝光、停售、退货的危机之初,宝洁公司面对这场严峻的公关危机,未能显示出应有的危机处置能力。9月15日、16日,宝洁公司反复声明在生产过程中绝未
添加违禁物质,显得过于仓促上阵应对公关危机,并给外界留下了“不负责”的印象。稍后,宝洁公司要求消费者退货须签署协议,试图规避退货之后的赔偿问题,而遭到外界对“霸王协议”的抨击。9月22日,宝洁公司宣布“退市”之后,直接导致退货工作的暂时停顿,给消费者的愤怒情绪火上浇油。

  消费者方面,在知悉SK-Ⅱ质量问题之后,迸发了过度恐慌和愤怒的不良情绪,导致了一些非理性、暴力性的集体行为,部分城市出现了围攻、打砸销售点的事件,打乱了宝洁公司的善后工作,影响了销售点所在场所的其他经营主体,并干扰了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

  消费者缺乏组织能力,不熟悉依法维权的途径,容易导致“暴民政治”,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出来。9月23日,宝洁公司中国网站被黑客攻破的事实,再次体现出这种非理性行为的弊病。

  机构方面,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有关信息之后,以及随后出现“退货潮”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消协组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积极干预措施,未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放任了财产损失、治安事件的发生。

  尤其是,各级消费者协会作为消费者的维权组织,仅在9月21日由中消协表态支持消费者无条件退货之外,各界消协未能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介入事件的处理,导致了众多消费者“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事实上,透过目前“SK-Ⅱ风波”的进展过程,凸显了各方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欠缺。

  在“SK-Ⅱ风波”危机发生的初始阶段,假使各方都能采取更为明智的行动,理应可以把“SK-Ⅱ风波”控制为一场“公关危机”,并按照正常的法律途径和程序进行妥善处理,以减少整个社会的混乱状况和财产损失。

  实习编辑:李彭勇

作者:宣华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