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流传三代 看姥姥的“妆匣遗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9:52 千华网

  千山晚报消息(记者 张玲)清末女子都用什么样的首饰点缀头发?满族的贵族女孩出嫁,一生只穿一次的“踩堂鞋”是啥样?上面的花纹有何含义?

  打开市民何女士的外祖母留下的、家传三代的“妆匣”,看着95岁的“花盆底”、110多岁的银头钗,一段关于清末女子的岁月遗珍,慢慢地浮出水面……

  何女士家住铁东新一佳超市附近,如今已54岁的她捧出已故外祖母的“妆匣”时,眼里还有着小女孩看见花衣裳时的兴奋。“姥姥是镶蓝旗的旗人,过门后,她的婆婆特别疼这个大儿媳。婆婆家在北京城里做武官,很显赫,这些银首饰都是她找最有名的银铺给自己打的,后来就送给姥姥了。这双‘花盆底’是姥姥当新娘那天穿的‘踩堂鞋’,这鞋必须是新娘亲手做,只能结婚当天穿……”抚摩着这些旧物,何女士说,姥姥18岁嫁人,1986年,93岁的姥姥去世,这些东西先是姥姥传给妈妈,再由妈妈传给自己,算起来,这鞋有95岁了,首饰也有110多岁。

  何女士说,姥爷当初也是满族贵族,姓苍,如今这个姓已很少见了。嫁姥爷之前,姥姥就早早把“踩堂鞋”做好了。这双“花盆底”长19.5厘米,宽只有4厘米,可见旗人女孩虽也受汉族女子裹脚的影响,但尺寸相对“宽松”。鞋下部是木头,方形鞋底下绣一只石榴,意寓将来“多子多孙”,上部用绸布,一边绣荷花,一边绣菊花,荷花寓莲藕“多子”,菊花也是吉祥的象征。何女士说,姥姥告诉她,这鞋上的每股绣线都是从一根线上分出来的,要分10多股,比头发丝都细,这样花色才能层次分明。这鞋只在大婚当天穿,以后就收藏起来。

  姥姥头上的银饰也各种各样,除了挽发的作用,银饰顶端还有耳勺、小钩针等设计。有做媳妇挽发用的撑子,还有安了“弹簧”的一对金步摇——细银丝打的,还叠了好几层,这样女子走路时,头饰才能跟着脚步颤动。头饰图案多为“三多”图,即石榴、佛手、仙桃。还有的雕一橱斗,左右是福、寿两字,中间是北斗七星,寓女子持家兴旺。有的更讲究,要烧蓝。

  何女士说,这些遗物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记载了一段民俗生活史。这“妆匣遗珍”也该让后代看看。

  

流传三代看姥姥的“妆匣遗珍”

  这双“踩堂鞋”,新娘只能结婚当天穿。

  

流传三代看姥姥的“妆匣遗珍”

  清末女子的妆匣里,银饰占据“大半江山”。

  记者 张玲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