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受朋友临终嘱托照顾其残疾妻儿39年(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00:19 东南快报 | |||||||||
老人接受托付代朋友照顾母子三人 老人接受托付代朋友照顾母子三人 现年69岁的朱邦月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为了朋友临终嘱托,他照顾朋友的残疾的妻子以及同样患有残疾的两个儿子,整整39年。 从接到朋友的嘱托起,朱邦月的命运就和这母子三人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后来他们也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四口之家。妻子朱玲妹,朋友的大儿子随朋友的姓叫顾中华,朋友的遗腹子随自己的姓叫朱邵华。
然而,命运多舛,朱邦月老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腿,于是在近20年来,就靠这条健康的右腿支撑了这个家。 在邵武市邵武煤矿宿舍楼33幢,一间50多平方米的简陋房子就是朱邦月的家。 接受托付代朋友照顾母子三人 故事的开始,必须提到朱玲妹的原配——顾伟祖,一位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的上海南汇人。 顾伟祖是一名佝偻症患者,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省邵武煤矿工作。朱玲妹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因为同病相怜,1964年,他们结合了。 朱邦月是南平人,1959年调到邵武煤矿工作,自认识顾伟祖起,就一直默默地帮这对残疾夫妻做些挑水砍柴的粗重活。 1967年5月的一天夜晚,顾伟祖心脏病猝然发作离开人世,留下了妻子、大儿子以及妻子肚子里已经五个月的胎儿。 临终前,顾伟祖紧紧地拉着朱邦月的手,满眼恳求,希望善良的同事朱邦月能代替自己照顾母子。 坚守承诺放弃生育自己孩子 朱邦月就这样走进了这个家庭,只因一个承诺,一过就是39年。 1967年是个多事之秋。5月,顾伟祖过世;6月,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8月,文化大革命武斗发生。 于是,朱邦月带着母子三人逃亡上海半个月。 小儿子朱邵华4岁时,朱邦月忐忑不安地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结果证实两个孩子都患上和母亲一样的病。医生很肯定地说,这种病无法治。当时就有人劝朱邦月,算了吧,被这三人一拖累,你这辈子就完了。为此,朱邦月还和劝说的人红过脸。 而为了避免日后可能给这两个不幸的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善良的朱邦月毅然放弃了生育自己孩子的想法。 祸不单行车祸中失去左腿 一晃9年过去了,1986年5月16日,一家人都会记得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黑色的。 朱邦月骑着自行车运送材料,满脑子里却在为孩子们的未来担忧,根本没有意识到一辆满载沙石料的卡车正在向他驶来。在人们的惊叫声中,他倒在车轮下…… 左胫骨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挫伤,医生决定做截肢手术。可是,全家人就靠朱邦月一人支撑着,失去一条腿,等于失去了支柱。 煤矿领导深知困难,和医院专家协商后改变手术方案,老朱的脚终于保住了,身体机能却极其衰弱,术后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一家四口,就靠朱邦月一条健康的腿支撑着,走了二十年。直到今年3月份,省红十字会把老朱接到福州,专家会诊后,决定把左腿截肢,并安装一个假肢。
培养孩子小儿子坚强地成长 一句承诺,朱邦月度过了不平常的39年。而朱玲妹、顾中华和朱邵华,则凭借着对生命的渴求,对苦难生活的热爱,度过了这39年的时光。 朱邵华用三年半的时间,获得了厦门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证。2002年,刚接触到网络的他,给自己取网名“竹寒欣”,发表了40多篇小说。 然而,一般人难以想象,这40多篇小说,是靠他用左手的无名指,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虽然上帝残忍地和我开了个玩笑:让我成为遗腹子;让我的母亲、我的哥哥和我,都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让我们母子三人无可奈何地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带走我们行动的自由。但即使是这样,我也始终坚信,上帝让我到世间是享受爱来的……” 这是朱邵华留在博客上的一段话。 大儿子 愿以死换父亲一条腿 朱邦月一天天老去,一家四口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这个问题也在一家人的心里各自问了无数遍。 记者:你们感激父亲吗? 大儿子顾中华:如果让我死,能够换来父亲的一条好腿,我马上就去(言语间透着无奈的悲凉)。 记者:这39年的时间你觉得苦吗? 朱邦月:习惯啦,也没什么感觉,倒是他们更可怜(语气平淡)。 小儿子朱邵华:觉得平淡,是因为事情已经过去,真正身处其中的痛苦,外人无法体会。1993年,我高中毕业后,参加自学考试,可是工作一直没着落,觉得自己是个累赘,还有过轻生举动,当时父亲告诉我,要“走”,父子俩一块“走”,最后,两人抱头痛哭。 记者:有考虑过以后怎么办吗? 朱邦月:以后不考虑,现在还做得动,以后,大不了请保姆来帮忙。 朱玲妹:年龄大了,他自己都做不动了怎么办?何况他现在行动不方便。 其实,对以后,朱邦月有自己的想法,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一直照顾到三个人离开。 本报记者 蓝晋平 吴爱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