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记者探访广东最小的小学:1个老师4个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5日09:13 南方新闻网

  它是广东最小的小学,藏在英德境内大山深处,名叫唐皇山瑶族小学

  1个老师4个学生1所学校

  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全靠一部老款手机。外面的人如果想与学校联系,一般要提前几天发短信,等晁老师有时间爬上高山,才能够接收。上课的时候,他会将手机吊在学校不远处
的一户村民门前的柱子上。

  这里是世外,但不是桃源。这里四周都被大山包围,要出山得跋山涉水步行多个小时,一遇到刮风下雨,这里就会交通中断沦为孤山。

  这个与世隔绝的大山就在英德市横石水镇境内,山里有一所非常“迷你”的学校——整个学校只有1个老师4个学生。这是广东省内最小的一所小学,也是最偏远的一所小学。学校名字叫做:唐皇山瑶族小学。

  升国旗都是一种奢望

  翻山越岭爬山涉水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越野车终于来到唐皇山脚下。唐皇山在英德东部与翁源县交界处,距市区约80公里,是群山环绕中的一座山。

  唐皇山瑶族村现居住有10多户瑶胞共30多人。1987年前后,为了让这里的少数民族学龄儿童能够上学,英德市委市政府投资5000元,在这里用土砖建起了一所有着3间房屋的小学,这就是唐皇山瑶族小学。

  唐皇山离横石水镇15公里,其中12公里是山路。以前村民进出大山运送货物,全靠肩挑背扛,1年前因附近修建水电站,才有了盘山的一条险峻便道,一到雨天,这条便道便无法通行。

  9月21日上午,在横石水镇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吴柱煌的带路下,记者一行终于来到这座传说中的学校——学校就坐落在唐皇山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四周环山,学校和几户瑶族村民的房屋被茂盛的山林层层包围,不爬上山腰很难发现。

  唐皇山瑶族小学已经十分陈旧。课室只有20平方米左右,四周的墙壁因年久失修,开始出现指头般大小的裂缝,阳光穿过破损的屋顶缝隙中,射到课室内的几张破书桌上,4名小学生正端坐在桌前听讲,已经发白的黑板前面上,校长兼老师晁石万正在讲解小学2年级的语文课。

  学校没有操场,没有体育用具,就连普通学校不可或缺的升国旗的地方,对于这所学校来说,也是那么的遥远和奢侈。

  既是老师又是保姆

  一身古铜肤色的晁石万衣着朴素,却十分整洁。20年的山里生活,使他早已养成像大山一样的性格,说话做事都十分果敢迅速。

  “这里是世外,但不是桃源。”晁石万说道。因为太偏远,外地教师都不愿到这里教书,此前也来过几位当地教师,但都是教了一年半载就匆匆离开。更有当地政府请来的代课老师,因为实在太寂寞,上了几天课就不知去向。

  晁石万是当地瑶族人,16岁那年从东华镇温塘山搬到了唐皇山,1987年从连州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此任教,那年他20岁。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在这里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电视,不管什么节目,哪怕是广告,他都会看得津津有味,经常要看到晚上11点钟才罢休。

  这些小学生的家长们白天要上山打猎或砍柴,照顾这些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晁石万身上。上学期间,晁石万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们一遍又一遍讲解,放学后,他还要细心地照顾他们玩耍和吃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唐皇山上居住的瑶胞还比较多,有六七十人,学生也有近十个,学校就实行一、二、三年级复式办学,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后来,村民逐步搬到山外了,学生也少了。到今年,学校就只剩下4个学生,1个男生和3个女生,都念二年级。

  与山下小学一样,学校每天上六节课,有语文、数学、品德等课程。每天上午,晁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课室。尽管没人监督,但晁老师从不缺课。

  三姐弟和一个堂妹

  在学生们的眼中,老师晁石万是神圣的,因为老师是向他们传播知识的唯一希望,也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

  10岁的小女孩邵青霞是班长。她的年龄最大的,另外3个同学分别叫王碧霞、邵莹娟和邵威雄,年龄分别在8岁和9岁之间,其中邵青霞、邵莹娟和邵威雄是亲姐弟,王碧霞则是她的堂妹。

  他们从来没出过山,山外同龄孩子在什么样的学校上课,玩些什么游戏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得知。甚至连五星红旗的样子,他们也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更别说打羽毛球或

乒乓球了。

  采访中,这四名小学生都对记者说想考大学。他们知道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大山。

  邵青霞、邵莹娟和邵威雄3姐弟共用一个文具盒、一只铅笔刀和一个塑料书包。“这样可以给爸爸妈妈省下钱。”看着记者,腼腆的邵青霞低声地表示,她知道读大学需要花很多的钱,她希望能够快一点长大,等她读完大学就可以挣很多钱给爸爸妈妈用,以减轻他们生活的负担。

  老师心忧校舍安全

  二十年来,晁石万一直居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厨房兼卧室的低矮昏暗的土房里。妻子在横石水服装厂打工。除了每月几次的夫妻相聚,每天陪伴他的就只有一台电视机。

  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全靠一部老款手机。由于山上信号不好,外面的人如果想与学校联系,一般要提前几天发短信,等晁石万有时间爬上高山,才能够接收到信息。上课的时候,他会将手机吊在学校不远处的一户村民门前的柱子上,以便能接收到短信。

  这里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让晁石万忧心的却不是这些。由于教室是用土砖垒起的,房屋也早已被确定为危房,但苦于交通不便,加上当地根本无钱重修学校,学生们只好在危房中上课,每次下雨刮风屋顶还会漏雨,这都让他忧心不已。

  今年上半年,英德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查看了唐皇山瑶族小学后,决定拿出1.5万元来对房屋进行整修,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危房的问题。如果在原址上重新修建2间教室,所花费用估计要5万元,这笔钱对唐皇山小学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采访的最后,英德市教育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市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中,一些“麻雀学校”将被撤并,但是考虑到唐皇山瑶族小学的特殊性,教育部门没有把它列入撤并的范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陶德富 通讯员 黄振生

  (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