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以车会友感受生活乐趣 自行车聚拢两百名"忘年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5日10:29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陶海华

  

以车会友感受生活乐趣自行车聚拢两百名"忘年交"

  黄达全和他心爱的自行车。记者陶海华摄

  当喧哗的城市,逐渐被钢筋水泥丛林覆盖,当宽阔的马路,逐渐被4个轮子的交通工具占据,你还记得那辆逐渐远离都市人视野的自行车吗?在南宁市,有一群钟爱自行车运动的人,他们蹬着自行车,穿行在都市里、田头间,忘情在山水中。他们以车会友,以车体验生活,以车唱响了一曲曲和谐之歌……

  俱乐部的两百名“忘年交”

  9月23日,是“世界无车日”,南宁市捷安特自行车俱乐部的数十名车友,集中在南宁市建政路的俱乐部,他们进行的是“骑车换健康”活动。骑行的路线,几乎是环绕南宁城区走一圈。车友们戴着专用的自行车安全帽,穿着色彩亮丽的骑行服,煞是显眼。

  记者细细打量,发现这些自行车与普通车相比,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外观上看,这些车更像一辆精致的、没有动力的小摩托车。它不仅有可调节高低、富有弹性的坐枕,还有里程表和前照明灯、后警示灯,甚至连两个轮子的刹车系统,也是摩托车一样的碟刹。

  该俱乐部宣传部的阿东一说起自行车就来了劲。他说,专门用于野外运动的自行车,与普通的自行车有很多不一样,很多零配件大多是进口的。普通车是高碳钢或普通钢材制造,而运动型车用的却是铝、钛合金,不仅强度高,还时刻保持清亮的外表。普通车的轮子用的是滚珠,而运动车却是用轴承……比车更为多彩的是它们的主人。

  记者发现这群车友里年龄相差悬殊,有的稚气未脱,有的已白发苍苍。阿东告诉记者,成立俱乐部13年来,他们已有会员200多人,来自各个单位的数十种职业。

  车友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却有74岁。同聚自行车下的既有夫妻、姐妹、母子、兄弟,还有同事、邻居……阿东告诉记者:“同爱自行车运动,让他们都成了忘年交。”多年来,车友们集中起来的路线,几乎骑车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10月2日早上8时,该俱乐部的车友又骑车出发,走在了往大新县黑水河、宁明县等地的路上。

  天涯海角的意外收获

  说起骑行的故事,几乎每个车友都能说出很多刻骨铭心的“典故”,其中老米和老吴结伴骑车到“天涯海角”的故事,更让众车友艳羡。

  老米叫米世权,在南宁市广播电视局工作,今年58岁。老吴叫吴永青,在广西气象局工作,今年48岁。

  两人年龄相差10年,原本素不相识,因为同在一个自行车俱乐部,在经常性的团队活动中逐渐成好朋友。

  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老米和老吴看到有年轻队员曾经骑车走海南后,也兴趣勃发,带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自行车乘车到了海口,从海口开始了自行车之旅。

  在海口,当地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热情招待了他们,还详细地为他们指点了行车路线。第一天,两人骑行了150公里,感觉还良好,到第二天就顺利翻越了五指山。真正经受考验的,是在第3天从五指山到三亚的路程。老吴说,这段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天他们已骑行到下午3时多,水壶的水早就喝干了,可没有找到地方吃饭。

  就在饿得“肚皮贴脊梁”的时候,两人惊喜地发现了路边一个小店。当地的店主马上端出了粥,让他们就着榨菜。喝完后要赶路,店主却说什么也不肯收钱,还说:“都是自己种的米,还收什么钱呢?”店主还为他们的毅力感到佩服,高兴地要求和他们合影留念。

  由于对海南的气候估计不足,两人边走边改变了计划。老米说:“那时白天的气温最高38摄氏度,我们只好在晚上凉快的时候赶夜路。”由于自行车的灯光不够明亮,走在坎坷的道路时,他们常常“视而不见”地颠簸而过。在赶到三亚时,两人在博鳌禅院得到了热情的关怀。听说他们是骑车过来的,禅院的师傅不但免了他们的门票,还专门找人保管他们的爱骑。

  从天涯海角回来后,两人游兴未减,继续从沿海的东线,骑行了700多公里回到海口。

  过海回到北海,他们又从北海骑行回南宁。

  老吴高兴地告诉记者说,自行车让他不仅锻炼了毅力,还有了意外收获。以前他身体有点肥胖,血压、血脂高,刚爱上自行车运动时,每天在市区内骑行40公里就受不了了,如今每天单程100公里以上都不成问题。

  现在,他的体重不仅降了下来,老毛病也消失了。

  夫妻成了“铁杆车友”

  当记者见到车迷黄达全和他的妻子梁碧莲时,不禁有些诧异:今年58岁的黄达全身板挺直,像年轻人一样行走如风,而他55岁的妻子,步伐如少女一样轻盈。

  黄达全是广西南宁机械厂的职工,被200多个车友戏称为“黄导”。

  这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黄达全是他们的技术指导,另一层意思是他们自行车户外运动路线的“向导”。

  黄达全是在2003年加入自行车俱乐部的,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徒步旅游的爱好者。后来觉得徒步不如自行车方便,就买了一辆自行车来“自驾游”。一个人行走在路上,多少会有落寞的感觉。一个偶然的因素,让他的妻子也成了他的“铁杆车友”。

  那是在2001年10月份,梁碧莲在开摩托车时一条腿摔骨折了,治疗之后走起路来还有点歪扭。老黄就建议她用踩自行车的方式来活动关节。花1500元买回一辆山地自行车后,住在8楼顶层的老黄,每天扛着自行车上楼顶,让妻子在楼顶上骑来骑去。

  时间匆匆过了半年多,梁碧莲的腿完全好了,但再也离不开了自行车。从此以后,夫妻俩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就常常落在南宁周边乡镇、山区土路上。他们的足迹远涉到了平果、红水河、十万大山、九龙瀑布等地。

  黄达全还爱摄影。每到一个地方,夫妻俩就拍回不少照片自娱。有一次,夫妻俩骑车翻越高峰林场时决定合影,可山峰深处谁来帮按快门呢?这难不倒老黄,他把照相机挂在树枝上,按下自拍键后,两人的身影就定格在了山水中。

  吟诗作对家庭乐融融

  因为一辆自行车,让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有了共同语言。也因为一辆自行车,让家庭气氛其乐融融。

  这样的事例在众车友中比比皆是。

  黄达全和妻子居住在南宁,而他们的儿子却远在广州工作。老黄想把自己拍摄的照片与车友同乐,可他从来就没摸过电脑。他儿子专门为他买了一台液晶显示屏电脑,还通过打长话、发短信等“远程教育”的方式,教会了老黄使用电脑。到今年1月份,老黄不但学会了打字、上网,连传照片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压缩软件等都样样在行了。如今,黄达全拍的照片有近2000张,他挑选了不少精彩图片,贴到网站上与众车友分享。

  黄达全的妻子梁碧莲,也因为自行车,成了和丈夫、儿子在网上交流的朋友。每次外出运动回来,梁碧莲常常把心得体会写到俱乐部的网站论坛上。老黄看见精彩的描述,就忍不住跟贴,有时还温情涌动,贴上几束红色玫瑰。儿子也是他们网上的“铁杆车迷”,经常关注父母的行踪,还老爱和母亲“抬杆”,看见梁碧莲写诗作对,他总会续上一段,然后还发表评论……车友阿东告诉记者,俱乐部200多名会员,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车友们互相关怀,经常交流。因为会员众多,他们分成A、B两组。

  A组一般由老队员组成,他们体力、车技良好,一般一天“拉练”的单程,都在100公里以上。

  而B组则是年轻的会员居多,但他们常常交叉组合,互相教授车技、心得。有一次,新老会员在畅谈后,还共同发起了为贫困生捐款助学的爱心活动。在他们的网站上,车友间常常相互吟诗作对,为他们外出的运动而讴歌。

  在俱乐部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梁碧莲为车友写下的优美词句:“众车友,曾记否?华灯初上的环城道,风和日丽的竹泉岛,矫阳似火的大王滩,倾盆大雨的昆仑关……”“一次次的骑行,有似闲庭信步,有似春燕展翅,亦有似铁流滚滚,亦有似骏马奔腾!”“我们的车轮辗过了石、越过了坎、趟过了水;沾满了山上的泥、乡间的土、海边的沙……是苦?是累?是其乐无穷!”编辑:邓慧作者:陶海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