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在古长安的城墙下、在秦兵马俑旁、在嘉峪关外、在莫高窟前,时光在遗迹中沉淀,中华民族久远、强盛的岁月好似穿越千年时空得以再现走西域古道,品盛世遗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0:59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薛明 贾大雷

  上世纪70年代,两位外国学者谈起中国的历史。一位日本学者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汤因比回答:“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我会选择唐代。”公元9世纪前,唐代的中国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国家,不论从国家实力到文化艺术,唐代给以后的中国带来不可比拟的影响。真到现在
,唐代仍是中国人强国之路的一个最佳的范例。走进西部,体味着秦、汉、唐这些古中国最辉煌阶段的历史气息,是每个中国人一生中该做的一件事情。利用“十一”长假,记者踏上了这条蒙着神秘面纱的西域古道。

  旧长安,遗世独立

  一座城,如果具有超凡脱俗的个性,就一定具有遗世独立的气度,西安就是这种角色。西安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城池之一。

  走进西安城墙,扑面而来的景象让人与秦汉雄风盛唐气象不期而遇。面对绵延起伏的城墙,心情莫名地兴奋起来。这个城市很有特色,最突出的就是它保存了以钟楼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彼此相连的城墙,将老城区完全围起来,城墙外有护城河,在南门处还留有吊桥,完完全全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格局。“朝钟暮鼓”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注解,在钟楼的西北不远处就是鼓楼。从钟楼到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是四条大街,也是西安最繁华的街道,汇集了各种商贸、娱乐、饮食中心,充分展示出古城的现代风貌,安详、沉稳的性格,一如那一卷卷夹着尘土带着书香的古卷。

  来到西安,不能不参观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现在能参观的是秦始皇陵最外围的部分,分为一、二、三号坑。一号坑也只是整理了小小的一部分,它是1974年3月当地农民挖井的时候发现的,属于步兵队,也就是相当于先锋开路的兵种。当时的坑是在土墙之上搭木条以草席和炭粉盖上的,由于年代久远,木条已经压弯塌陷,而其下的俑人也因战火的袭击而遭破坏,挖掘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堆瓦砾,残缺不全了。现在一号坑里展出的只是后来整理粘合好的一部分。这些俑人只有双脚是实心的,其余部分皆为空心,可见当时制陶技术已经有相当的水平了。而坑的地面全是当时烧制的砖,一块块整整齐齐。这些各式的俑人、俑马,相貌几乎没有相同的,俑人都跟真人一般大小,连发丝和胡须都雕刻得非常精细。它们的发式衣着都代表着不同的兵种和地位。比如一号坑中多是布衣,个头较矮,大概1.75米,没有铠甲,属于步兵俑,是地位较低的兵;而二号坑分了东西等四个厢房,俑的个头也有1.80米,属于比较上等的兵了。

  从兵马俑博物馆出来,从秦朝文化中出来,我们又回到唐朝,回到了那个让整个中华民族都感到骄傲的时代。唐的开明富裕,唐的文化风气,可以从华清池体现出来,特别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生死爱情。长生殿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柔情蜜语穿越时空久久回荡在历史的长河里。华清池坐落在骊山下,山上产水玉,冰莹灵气,而且有温泉流过,修建了若干当时称之为“汤”的池子,供皇族大臣沐浴。唐朝不仅重视政治经济的发展,也重视宗教文化的发展,所以才有唐三藏西行取经的故事。而取回来的经书就放在长安南郊的大雁塔里。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内,有七层,高64.5米,几经战乱完好无损。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午后,迷蒙中香烟四起,更显出它的雄伟了。行走在盛唐,雍容典雅的气势在每一个细节里传递着一个兴盛朝代的自信。

  嘉峪关,固若金汤

  如果说山海关给人固不可破之感,那么,建在塞外的嘉峪关可谓是固若金汤了。

  嘉峪关也被称为雄关,昭示着往日的霸气。我们乘坐列车到达嘉峪关,出站时已经接近中午了,能明显感觉到紫外线的穿透力,却不乏清风相伴。稍一举首就望到横亘的冰川雪景,在这个流火的10月。刹那间,内心的燥热被全部洗去。

  早饭过后,驱车前往那个始建于明朝的关城,驻兵之城历六百余年而英姿犹存。行走其间,分明感觉到新旧的交替,它是古迹,被整修过的古迹。东西两门分别有两个瓮城围护着,身在瓮城之中,仿佛感受到当年“瓮城捉鳖”的残酷和兵戟相接的铿锵之声。向城墙上方遥望,似见守城士兵嗖嗖射下的冷箭,犹闻点将台上轰轰擂响的战鼓。导游小姐含蓄的一句:“这里是瓮城……瓮城捉鳖的典故就是由此得名,所以,大家不要由下而上的观望,明白吗?”一时莞尔,冷箭与战鼓便骤然消失。南北城墙上中间建有敌楼,两敌楼的屋顶形式并不同。敌楼不是关押战俘的地方,而是瞭望或休息之处。在敌楼上观望长城,若隐若现,有如游龙。南边长城好像要延伸到远方的祁连山。祁连山雪峰起伏,如一群奔驰的白马;而城下的一片戈壁纹丝不动,似乎大敌当前,静观其变。横穿戈壁的长城实际上是一片土墙———我们都疑惑,关城虽然坚不可摧,但跨过这片“土墙”何其容易!———不过据说嘉峪关段长城建好后,此处再无战事。足见长城的威力!

  踩着守城将士当年的足迹,伴着导游悦耳的故事,我们走向了一扇出塞的门,厚重的青石板上已经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印,据说这是当年商贾们往来留下的印记。回头的路上又经过那座古旧的戏台,屏风上有副对子:“悲欢离合演往事,忠佞贤愚现当场”。初看只赞同首句,再玩味一番便觉得两句皆妥了。用目光抚摩这斑驳戏台,耳畔仿佛响起了戏曲声。突地一惊!这是军事要地啊,这样的位置这个戏台无疑是将士和民众和谐相处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可以想见,当年城墙上的守兵与城下百姓一起为优伶喝彩何等热闹。青石的车辙,和古旧的戏台永远地讲述着这里曾经的繁盛景象。

  莫高窟,“墙壁上的图书馆”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莫高窟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据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拄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 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盛唐时期的作品艺术水平最高。

  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璨灿的时代,外来的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那雄伟浑厚高达十几米的巨大佛像,灵巧精致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萨,场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经变,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单幅人物画无不使人印象深刻。

  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壁画中所绘的大量的亭台、楼阁、寺塔、宫殿、城池、桥梁和现存的五座唐宋木结构檐,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形象图样和宝贵资料。

  在简陋的石窟里,因为有人、有信仰,而有了一切。没有文字,图像传递千年的秘密、解读人生。

  莫高窟,说不完、写不尽、解不透。从清凉的石窟走出,只觉得这过程太短暂仓促,像一场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