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长调呼麦在希望中呼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4:01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鲁蒙海 实习记者 卢贤)悠长舒缓是长调民歌的重要特点,它听似散漫无羁,毫无章法,实则有着极严格的规律和迷人的分寸感。蒙古族散文家鲍尔吉·原野曾阐发聆听长调民歌的三种境界:第一楼台,听出的是悠远;第二楼台,听出的是苍凉悲抑;而在第三重境界,会听见蒙古人那绸子一样柔软的心肠……

  静心听一曲呼麦,有如亲临高山之巅,仰望苍穹,与天对话之感,这种艺术境界被
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誉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美学家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

  长调、呼麦是蒙古族音乐中最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浩瀚无垠的草原大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养育了它们。长调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中国很多大型音乐活动都有长调、呼麦的身影。长调、呼麦为中国音乐注入希望。

  ★历史长廊:一个民族的音乐之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实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长调、呼麦、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的三大法宝。去年年底,长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5月,长调、呼麦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草原长调牧歌,作为一种歌唱艺术早在18——19世纪初,就开始呈现出其高度发展的繁荣。“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一个不唱或不会唱长调牧歌的,好的优秀歌手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礼遇。”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世相这样告诉记者。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在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短调民歌重获新生快速发展,长调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音乐部落:一个地区备受关注的“宠儿”

  蒙古族是一个把传统文化原本地保持到今天的民族。正因为能保持,所以蒙古族是当今世界游牧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长调突出了蒙古民族特色,它的来源可以说与蒙古民族生产方式有关。现在,各种音乐比赛都少不了长调。可以说,在内蒙古,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可以欣赏到长调。

  “内蒙古民歌有六大音乐色彩区:巴尔虎色彩区、科尔沁色彩区、察哈尔色彩区、鄂尔多斯色彩区、乌拉特色彩区、阿拉善色彩区。”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副社长臧志君说:“可以说,六大音乐色彩区最具特色的还是长调民歌。”如今内蒙古正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随着我区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长调、呼麦也逐渐火起来。

  臧志君介绍说:“比如上海市民在上海市区听长调、呼麦,他(她)也许感受不到这高雅艺术的魅力,但当他(她)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在草原上听着长调、呼麦,他(她)们深受长调、呼麦的感染,不想离开草原,离开草原时精心选购一些有关长调、呼麦的草原音像制品。”

  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有三个标准: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藏志君说:“长调不像现代流行歌曲那样时尚,它比流行歌曲更有历史厚重感。长调反映历史、反映生活、反映人性,表现人的思想深度。比如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虽然有艺术魅力,但没有历史厚重感,没有思想深度。”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世相说:“回忆过去我们的蒙古族长调只出现在牧区或在农村流传,而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我们的民族艺术,很多人还会靠这个为生。有社会需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就更多。我们艺术学院一直都设有这个专业,学生们对这门民族艺术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每年报考与录取比例都能达到8:1,10:1。”

  ★民族精髓:一次成功经营的华丽转身

  为抢救长调、呼麦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长调民歌集萃》(2004年获得第三届国家音像制品奖提名奖),精选了内蒙古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长调民歌21首,弥足珍贵的老一辈歌唱家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的演唱也在其中。同时,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还出版了呼格吉乐图演唱的呼麦音像专辑《四岁的海骝马》。目前,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正筹备海木日台等多人的呼麦演唱专辑。

  1996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团长乌力吉图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合唱比赛。澳大利亚人演唱呼麦演唱得非常好,对此乌力吉图感触很大:“呼麦本是蒙古族特有的音乐,却在内蒙古失传已久。”回国后,乌力吉图开始着手创办呼麦培训班。但国内并没有专业的老师,他便去蒙古国考察,并从蒙古请回老师。

  2001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想将呼麦作为专业课题进行表演,把它作为独立门类独立出来,举办了呼麦培训班,专门从蒙古国请来老师进行培训。像文丽这样的呼麦演职人员脱颖而出,呼麦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化,其独立性也随之显现出来。

  2002年,自治区文化厅举办内蒙古地区民歌大赛,乌力吉图给“呼麦”正式立项。这是内蒙古第一次以“呼麦”这一称谓参加民歌大赛。

  1997年。根据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建议,“中国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建立。它1997年、2000年两次积极参与和组织了由乌兰夫基金会牵头举办的内蒙古首届和第二届《蒙古族长调艺术研讨会》。中国音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歌唱家等到会研讨。

  ★未来之路:一个亟需重视的沉重话题

  “呼麦”,曾经还叫过“潮尔”等名字,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是声乐多于口技的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喉音艺术。

  谈到如何发展长调、呼麦,臧志君认为:长调、呼麦必须通过不同的手段大量的传播,最主要的是通过传媒和音像制品传播,再就是召开研讨会、

演唱会及各种比赛来促进长调、呼麦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开设艺术教学课程,培养艺术人才,把长调、呼麦传承下去,让长调、呼麦永远存留在蒙古民族的音乐史册。李世相老师告诉记者,内蒙古艺术院校一直在为培养年轻的民族艺术继承人而努力。

  关于呼麦将来如何发展,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专搞音乐研究的达·布和朝鲁认为:“首先应该有国家政策的倾斜,要让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中来;再就是教育的改革:内蒙古地区从小学开始,课文里应增加我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章,把蒙古族文化从小就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等到他们长大会积极投入到呼麦的演唱、研究及教育中。像赵本山那样经营二人转,今后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艺术家来经营呼麦这门艺术。”

  比较长调而言,目前呼麦在内蒙古还没有完全普及。乌力吉图说:到现在为止,呼麦的教学理论大纲还没有形成,依然是口授教学。专业演出人员少也是呼麦不能普及的原因,现在仅有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培训班的几个演员。

  在蒙古国从8岁小孩到80岁老人都会演唱呼麦,在中国也只有内蒙古的几位演员会演唱呼麦。谈到呼麦的发展,乌力吉图认为这不但需要较好的老师,同时也需要较好的学生(因为呼麦较难学),最重要的是国家应该开发呼麦这一项目,使呼麦能够成为中国音乐永不消亡的音符。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