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民工子女渴望找到“归属” 不融城市难回老家(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3:55 国际在线

  让城市成为他们的“归属”

  专家学者表示,全社会亟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城市农民工子女在逐渐成年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好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并融入其中。

  胡骞骜说,据统计,上海市以接受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有300多所
,人数约在20万左右。面对这样一个新生的群体,在面对种种变数的情况下,如果有1%的人犯罪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上海虹口区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志远认为,现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农民工数量庞大,像上海有500多万,一些区县的农民工数量与户籍人口之比已经1:1了。跟城市居民相比,这是有冲突的两个文化群体,如果不努力加大文化上的融合,尤其是第二代城市移民的文化融合,迟早要出问题,“第二代城市移民有形成庞大群体的基础,又有自己的亚文化,其中的文化、习惯力量很大,必须善加引导。”专家表示,从小的教育是让一个孩子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最好途径,但是目前对第二代城市移民进行有效教育非常困难:他们在民工子弟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家庭教育容易走向溺爱和暴力两端;他们在社会上,周围则是充满怨言的小环境。

  上海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超过户籍人口,区教育局长柯碧华说,近年来上海采取种种措施,促使公办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上学,但是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只有小学和初中接纳农民工子女上学,初中毕业了,只能回原籍去上高中,但有些孩子原籍什么亲人都没有了,他怎么回去?只能选择辍学了。”

  上海海事大学“三农服务社”社长、大二学生叶峰一年多来一直在浦东新区的几所民工子弟学校担任志愿者,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让民工子弟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他正策划一个活动:民工子弟学校与城市公办学校联谊,让农民工孩子与城市孩子多亲近亲近。

  “我希望他们对城市多了解一些,我们也可以在价值观方面引导他们一下。”叶峰说。

  专家呼吁,应当充分重视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与第一代相比,他们中一些人可能会更加趋于激进,诉求的简单化、暴力化和突发性将会更加突出,并形成基于贫困的恶性循环。对农民工子女需要支付“人文成本”,重点关注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完善体制外教育模式的管理;关注他们在城市化改革中的心理承受和宣泄方式,提供相应的心理诉求渠道;完善对他们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