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录取学生不能重“考”轻“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12:15 新闻晚报

  □晚报冯兰蔺报道

  华丽的词藻、丰富的获奖经历,千篇一律的学生自荐信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关注。近日,致公党上海市委在政协提案中建议,在学生选拔过程中,是否能逐步推行自荐信和推荐信的做法,既展现学生的个性,又凸现诚信监管。

  采用新模式

  “考试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的一个方面,自荐信和推荐信能更客观、更富个性地展现学生的各个侧面,有利于选拔。”在这份由致公党上海市委提出的《在学生选拔中逐步推行自荐信和推荐信的做法》的提案中,政协委员建议,在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的学生选拔过程中,可逐渐引入“学生自荐信+学校推荐信”的做法。

  “自荐信是指学生在通过毕业考试之后,给自己心仪的学校写说明信。虽字数不多,但可透露出学生基本素质。”致公党上海市委参政议政部部长方修仁说。他说,在欧美一些学生选拔模式相对成熟的国家中,“自荐信+推荐信”模式,几乎与学生各种考试成绩和获奖经历等“硬件”考核条件处于同等地位,也是评判学生能否录取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案因此建议,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可选择若干条件许可的中学和大学,开展自荐信试点,要求超过相关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需准备好自荐信,而相关院校在录取学生时除参照学业成绩以外,自荐信也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自荐信模式如何监管

  “自荐信+推荐信”的模式是否有推广可能?不少人表示,若采用此类模式,可能招致“猫腻”。

  “自荐信确实是学生展现自我文字功底、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种好方式,但却难以量化。如引入考核体系,可能引发一些不公正因素。”虹口区某重点中学的阮老师说。她说:“这好比给作文打分,一些人中意的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一些人却对行文时段落词句的表达是否清晰明确看得比较重要,看法的不一致会导致非公正评判。”

  正在某中学读高三的小黄告诉记者,现在的一些升学与就业网站上,就能看到很多自荐信模板和自荐信抢手帖。

  “如果采用这种模式,那些优秀的自荐信有可能并非出自本人之手,此类不诚信做法该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

  模式需与诚信挂钩

  “对于监管漏洞的问题,需要将‘自荐信+推荐信’模式与学生们的诚信档案挂钩。”方修仁说,一旦我国的个人诚信体系细分到这一层面,并有相关部门的量化管理指标,这种模式的推广是可操作的。

  这份政协提案,目前,已得到市教委的重点关注。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中对采用这一模式表示了肯定,并表示将对国外的成熟的自荐信模式进行研究,以优化学生选拔制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