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3代人一家8口干环卫 环卫世家40年如一日认真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3:15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 方凤琪

  核心提示: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了掏粪工人时传祥,后来全国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把这一天定为环卫工人节,蕴含着让全社会都来尊重环卫工人的深意。

  10月26日是广西第10个环卫工人节。24日,记者走进了柳州市一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祖孙3代有8人相继接过扫帚的环卫世家。至今他们家中仍有3人为城市的清洁工作默默奉献着。

  他们披星戴月,每日始终与阳光擦肩而过,让清晨出门的人们穿行在清爽的街道,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环卫工人的工作又脏又累,是什么力量吸引了这一家人祖孙3代,40多年如一日,执着地忠诚于他们的环卫事业呢?

  坦然面对异样眼光

  1960年东门的一场大火,将刘家烧得一空,大女儿冒生命危险,从火中抢出了一袋10公斤的大米——这袋米要养活他们一家7口人。父亲刘三在外揽些泥工活,没活干时就只能闲着。母亲王秀英看着5个孩子有了上顿愁下顿,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时,政府为了帮助受灾户,特别提供了环卫工的岗位。看到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能按时领到工资,王秀英赶紧报了名。

  从此以后,凌晨2时星光闪烁,人们正在熟睡中,王秀英就开始拿着扫帚在培新路上“唰唰”地干起活来了。晴里一身汗,雨里一身泥。每月工资仅28元,做环卫工又脏又累,这对吃过苦的王秀英来说不算什么,她最怕的是遇到熟人,怕被人“看不起”。每逢碰到这种情况,她总会把头放得低低的,惟恐草帽没把脸遮住。

  有次扫到别人家门口,扬起了地上的一层积灰,家主二话没说,端出一盆水劈头盖脸地朝她猛泼过来,还向她吐了两口口水。王秀英扶着扫帚站在街边呆住了,脸上已分不清是水是泪。

  当时她真想扔下扫帚跑回去大哭一场,可看到眼前满地的纸屑,如果一走了之怎么跟环卫处交待?想到自己是5个年幼孩子的母亲,连这一点都不能忍受,又何谈渡过家中的难关呢?从这以后,王秀英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干自己的活,不管别人怎么说”。一些觉悟不高的路人鄙夷的目光,与她擦肩而过后的咒骂,王秀英都能坦然相对。一阵清扫后看到焕然一新的马路,晨曦下人们又开启新的一天,她的心里顿时舒服极了,枯燥艰辛的工作变得充满了欢乐。

  肃静街头母子操劳

  当时搬运垃圾全靠人力,没有专用的运输车辆。一条扁担两个筐,河北片区清扫出的垃圾,要靠环卫工人挑到罗池路附近的垃圾回收点。王秀英个子又瘦又小,大儿子刘日生心疼母亲,总是半夜里陪着母亲去干活,帮母亲把垃圾挑到回收点。清晨6时多母亲下班了,儿子满脸汗水,一身风尘地去上学。在其他同学正抖擞精神开始学习时,刘日生已大干了一番体力活,上课也总是昏昏沉沉地打瞌睡。刘家孩子多,仅靠父母两个人工作,度日比较艰难。平时帮母亲收垃圾已成了习惯的刘日生,初中还没毕业,就迫不及待地进了环卫处分担起家庭的重任。

  从此,母子俩在飞鹅路一同举帚挥扫,寂静的街头传来韵律轻快的“沙沙”声,“黄马甲”与月光、路灯交相辉映,闪耀着点点光芒。

  一次,几个路人看到才十来岁的刘日生拿着大扫帚在街头清扫,就指指点点着说:“这么年轻就扫街,这孩子一定是坐过牢。”这话如闷棍打在刘日生身上,更让他体会到了母亲当年作为一名环卫工人的勇气和艰辛。

  没过一年,环卫处有了三轮车来运垃圾,刘日生是保洁班里最年轻的小伙子,自然变成了车夫。他踩着三轮车,乐滋滋地把一堆堆垃圾端到车上,运到垃圾回收站。母亲也终于可以摆脱肩挑垃圾的重活,再也不需要儿子的特别“照顾”了。

  之前,父亲刘三也在母亲的影响下,放下了手中时有时无的活,在环卫处做了一名宿舍建筑工。一家有3人都在环卫处工作,令王秀英高兴万分。她的想法很朴实: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全家人不仅从此摆脱了生活的危机,还住进了环卫处分配的40平方米的砖瓦房。因此,她更加珍爱这份工作。

  婆婆做主媳妇跟进

  1984年,原本在驾鹤路做服装生意的大儿媳廖玉姣,也进了环卫所。但是,并不是廖玉姣主动要当环卫工人的,而是环卫处招聘人员时,婆婆“自作主张”给她报名的。当时,独立创业的人不多,廖玉姣怎么也想不通,她的生意做得正红火,婆婆偏偏让她去干工资并不高的环卫工。再加上她担心做环卫工会让人看不起,心里总有个“疙瘩”。可婆婆的话最终打动了她。

  婆婆说:“你做生意,谁知道今后发展如何?我虽然辛苦了几十年,可如今退休了,单位还给我退休金,让我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这是先苦后甜啊!”

  婆婆走过的桥比自己走过的路长,于是廖玉姣咬咬牙就上阵了。从此,她每天与之打交道的,是臭气熏天的粪池。

  第一天做清粪工,廖玉姣穿着花毛呢裙子,同事们都笑她,让她回家安心做太太带孩子。廖玉姣红着脸,以后上班,就把很多年前的旧衣服找出来穿。可穿得太老气,在外工作时,一些人又把她当成是农村进城的妇女,看不起她。后来,只要是漂亮大方的衣服,廖玉姣都毫不吝啬地穿着上班。

  公厕管道堵了,她戴了两层口罩,两双棉手套,外加一层塑胶手套,战战兢兢地生怕粪便粘到自己手上。可是,因为有了手套的阻隔,手放到粪池里根本摸不出堵塞的环节出在哪里,最后她只好把手套全都脱了下来。

  晚上,丈夫刘日生为了慰劳妻子,特意做了几道她最爱吃的小菜,但这都无法勾起廖玉姣的食欲。好不容易咽下两口,一想到污秽横流的粪池,廖玉姣就忍不住大吐不止。这样食不下咽的日子持续了3个多月,廖玉姣对粪便产生了“免疫力”之后,情况才渐渐有所好转。

  努力工作先苦后甜

  面对世人对清粪工的冷眼与讥讽,廖玉姣也曾心灰意冷。文惠路上一公厕经常堵塞,每次接到任务,廖玉姣都马不停蹄地去疏通。可当厕所水槽终于又“哗哗”畅流时,周围的居民就开始烧纸、烧香,以便“送瘟神”。廖玉姣气得心如刀绞,但想到婆婆干了一辈子环卫工人却没和任何人吵过架,她也就忍住了。

  “这份工作虽然每天面对的是污秽,但却培育我好的修养。我要像婆婆那样,把这份工作坚持干到退休。”这个信念让廖玉姣学会了宽容。

  她的不吵不闹,反而让住在厕所附近的居民感到了羞愧。后来,廖玉姣疏通厕所后,居民不仅不“送瘟神”,还招呼她坐下来喝杯水,把家中的糖果和月饼也拿出来感谢她。

  “只要听到他们说声‘辛苦了’,我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一句不经意的感谢,会让廖玉姣感到十分温暖。

  干了21年的环卫工作,但凡环卫处表彰“优秀城市美容师”、“先进生产者”,廖玉姣都榜上有名,一年都没拉下。她带领的清粪班,还多次荣获先进班组称号。

  去年,廖玉姣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一个月退休工资1000多元,我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婆婆的那句“先苦后甜”的话,如今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

  环卫世家无怨无悔

  5年前,廖玉姣又用婆婆当年劝她的那句话,把远在广东中山做机械维修工的儿子刘智杰,硬是拉回了柳州市鱼峰区环卫所。

  儿子又接班干起了公厕维修工。只要工作范围内有厕所堵塞了,他就随传随到。今年大年初一,全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时,刘智杰突然接听电话就赶紧离开了。他回家后,门一开,全家人就闻到一阵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刘智杰的身上,还粘着粪水。这种事情,在刘家已是见怪不怪了。

  “以前,无论妈开门多么轻巧,我也能从气味上闻出她回来了。如今换成只要我回来,他们都知道了。”刘智杰笑着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环卫工人愈来愈尊敬。这令刘智杰与他的前辈感受有所不同,那就是,从做环卫工人的第一天起,他就多了一份坦荡。

  “我会很自然地告诉我的同学、朋友,他们也不过无意地点点头。这只是一份工作,爱上它的人就会认真地把它干好。”刘智杰说,他的女友也很支持他。如今,她担心他工作太辛苦,下班都不让他去接她。

  24日晚,在柳南区环卫所工作的三儿子和三儿媳,还有已退休的大姐,也回到母亲王秀英家中,这是环卫处分配的一套两房一厅的宽敞楼房。除去已逝世的父亲,家中3代人7位环卫工人欢聚一堂,庆祝他们自己的节日。

  也许他们曾经历了不同的酸甜苦辣,但当他们在相机前,绽开笑脸和满载荣耀的数十本证书定格下这幸福的瞬间时,他们说了同样的话:感谢老人让他们成为一名环卫工人。编辑:黄皓作者:方凤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