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儿子住两层豪华新房 78岁老父寒风中露宿拖拉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2:41 国际在线

  78岁的张寿江住在拖拉机里,任凭冷风呼啸而过,剩下的只有一声叹息。不远处就是儿子的房子,老人却感觉那房里的温暖离他很远很远,虽在咫尺,却似天涯。

  老人是被儿子赶出来的,无处可去,老人只能露天住在手扶拖拉机的后车厢,到现在已有20多天。

  目击:拖拉机成老汉的家

  这件事发生在六合区马鞍镇盛岗村,不少村民议论此事。在村头水泥路边,记者找到了大家所说的那台手扶拖拉机。

  水泥路边是老人张寿江大儿子张平(化名)的家,房子看起来很新也很气派,墙体外立面贴着面砖。而在张平家后面约50米远的地方就是弟弟张林(化名)的家,张林是老人的三儿子,他家是新建不久的二层楼房,从外表看,小楼建得比较豪华。小楼旁还有两间平房,很旧,瓦片摇摇欲坠。

  在老大张平家门口3米远的地方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拖拉机头西尾东横在门前,车厢上盖着一层塑料薄膜。记者绕到拖拉机后面,掀开塑料薄膜,一股尿臊味扑面而来,里面紧贴拖拉机车厢尾的地方,放着一只大大的塑料桶,盛着半桶尿。

  车厢里很简单,放置着被褥、枕头等物,显得有些零乱,还有些脏。拖拉机后车厢的空间并不大,上面盖着一层塑料薄膜挡风雨,在寒意渐起的秋日,显得有些萧瑟。

  附近邻居说,老人最近就住在这里,已有20多天。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张寿江证实了邻居们的说法。

  老人:是被赶出来的

  张寿江显得很苍老,身上衣服有些脏。因为早年患关节炎的缘故,老人在8年前就已失去行走能力,瘫痪在床,终日与床和轮椅为伴。

  张寿江老人共有3个儿子2个女儿共5个子女,除2个女儿出嫁、1个儿子入赘外村外,家里只留有大儿子张平和三儿子张林在身边。大儿子成家后,老人和老伴就与三儿子住,建有3间平房,此外在3间平房的门口不远还建有两间小平房。张寿江老人说,至今那3间平房的建房证上还是他的名字。

  去年,老人的三儿子张林翻建新房,将3间平房中的一间拆除。楼房建起来后,张林可能觉得门前的那两间小平房挡了门口,不太吉利,就将两间小平房拆除了。后来老人就搬进楼房旁仅存的两间平房居住。

  但老人和老伴经常发生争吵,老人和三儿子夫妻之间也经常发生争吵。9月底,老人和三儿子夫妻为一点小事再次发生剧烈争吵,此后的10月初,争吵不断,老人说,“三儿媳妇将我从床上拉下来,拖到门外,还动手打我,不准我再住回去。”此后,老人就再也没回家住过。

  三儿子夫妻为什么要赶老人走?老人说,“三儿子夫妻觉得他们养我老伴了,给我老伴住了,我应该由大儿子养,到大儿子家去住。”但老人却很倔强,“我又不住你的小楼,这剩余的两间平房本来就是我建的,我怎么就住不得?”

  但事已至此,老人只好去找大儿子,可他却不好意思住到大儿子家里,“大儿子家不是楼房,房子本来就不多,而且大儿子夫妻、孙子夫妻还有孩子,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本来就有些紧张,我也不太好意思要住到大儿子家。再加上我双腿残疾,干什么都不方便,怕孙子孙媳妇嫌弃脏啊什么的,那就不好了。”老人不太愿意住在大儿子家还有一个原因,“他家的地砖比较滑,我担心轮椅打滑出问题。”

  因为许多顾虑,最后没有办法,老人就在10月初住到了大儿子家门口的拖拉机里。

  声音:家人发表看法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昨天采访了张平夫妻、张林夫妻及老人的老伴查老太,对张寿江老人夜宿拖拉机的事,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林(张寿江的三儿子):他(指父亲张寿江)自己就不像话,什么脏话都说得出来,还说什么我不是他儿子,不是他儿子他住我这里干什么?(他停了停)我和我父亲也没有什么矛盾,我们觉得他和我母亲有矛盾,而且既然我们养母亲了,父亲住老大那边比较好。

  张林妻子:老头(指张寿江)和老太处得不好,经常骂我们,话说得很脏,要多难听有多难听。那我们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反正我们好好地让老太住,那老头就住老大那边去好了,这样都安心。

  张平夫妻:我们欢迎父亲住我们这里,但他不肯,他怕滑倒,怕我们这边住房已经比较紧了不太方便,我们都给他准备床了,但他不愿意住我们这里。他住拖拉机,我们每天都给他送饭,我们也不希望父亲住拖拉机,他有房子,完全可以住回去。

  查老太:他(指老伴张寿江)人不好,经常跟我争吵,我要和他分开过,我也管不了他。

  进展:现场调解未果

  对于此事,村民们表示,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让已经78岁的残疾父亲这么冷的天住在拖拉机里是绝对不行的。

  老人夜宿拖拉机的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据介绍,事情发生后,村镇多次上门调解,但都没有达成协议。

  无奈之下,老人委托律师将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希望儿子尽到赡养义务。昨天上午,当地法院前往现场进行调解,但两个儿子都没有作出明显让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记者 王国俊)

  来源: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