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年轻人在王府井街头寻找陌生人拥抱引发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6:21 新京报
年轻人在王府井街头寻找陌生人拥抱引发关注

  10月28日,北京“抱抱团”成员在王府井发起了“拥抱陌生人拒绝冷漠”的活动,引起人们关注。本报记者 吕佳瑜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抱抱团”成员街头宣传与陌生人拥抱传递关爱,既有热情回应也有质疑不屑

  -对话动机

  “抱抱团”是源于最近长沙的一种公益行为艺术活动,通过在街头宣传,与主动上前的陌生人拥抱的形式,向社会传递“拒绝冷漠”、“互相关爱”的主题。

  10月28日,北京“抱抱团”在王府井步行街开展了首次“抱抱”活动。活动进行20分钟左右,包括“跟我回火星”在内的4名活动成员被警方带走,并接受了5个小时的调查和教育。

  “抱抱团”的行为受到了众人的关注,有人认为,街头拥抱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感情;也有人认为,仅靠这种活动消除不了陌生人之间的冷漠,况且中国人比较含蓄,采取这样的形式有作秀之嫌。

  -对话人物

  跟我回

火星(网名)

  男,24岁,湖南人,在北京从事自由职业,北京“抱抱团”主要负责人之一。

  10月28日,北京“抱抱团”成员在王府井发起了“拥抱陌生人拒绝冷漠”的活动,引起人们关注。本报记者 吕佳瑜 摄

  昨天,虽然已是北京“抱抱团”在王府井举行活动后的第四天,但对于这场活动的关注和争议还在继续,活动主要负责人之一“跟我回火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拥抱并不是目的,只是希望通过拥抱来唤醒人们对他人的关怀。

  为何“抱抱”———寻找美好东西北京太需要拥抱

  

新京报:你们是怎么想到要做“抱抱团”这样的活动呢?

  跟我回火星(以下简称“火星”):好像是10月21日,我在天涯社区看到了长沙“抱抱团”街头活动的视频,怎么说呢,虽然我也是这么大的人了,但还是看得直掉眼泪。(不好意思地笑了)

  真的感觉触碰到内心了,我来北京两年,性格越来越内向,疑心也渐渐重了起来。可能很多都市中的人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吧,其实我们内心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已经逐渐被掩盖了,所以我一直说,北京太需要拥抱了。

  于是,我就在论坛上留下了自己的QQ号码。后来看到有人创建了一个“北京抱抱团”的QQ群,我就加入了。

  新京报:你加入的时候群里有多少人了?大家都会讨论些什么?

  火星:不到10个吧,其实都是一群年轻人,讨论的话题也不仅限于“抱抱”的活动,感觉大家的想法都特别简单,就是受了感动,希望把这种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没有考虑别的。

  新京报:“抱抱团”的成员见面时,是不是拥抱代替了握手?

  火星:是的,我们都会拥抱。

  如何“抱抱”———成员受邀请与一名醉汉拥抱

  新京报:你们的第一次活动为什么选在了王府井?

  火星:应该在活动的前三天吧,有人在群里提议搞一次活动,大家纷纷响应,后来我们便确定了时间、地点,活动的5张宣传纸牌由我来做,纸牌上写上了中文“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以及英文“FREEHUGS”。当时之所以选择王府井步行街,主要是考虑到不会影响交通。

  新京报:当天你们参加活动的一共几个人?

  火星:开始的时候4个,3男1女,后来一个大姐带着她5岁的小女儿也赶去了。小女孩拿着一块小小的宣传纸牌,很可爱,好多人上去拥抱她。

  新京报:活动进行期间,主动上前拥抱的人多吗?是不是有很多人排斥?

  火星:我们在活动的时候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不去主动拥抱别人,但是对于主动上前的人要热情、真诚。

  虽然只有20分钟,但是我们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概有25个人送上了热情的拥抱,其中年轻人居多,还有四五个老外。

  许多人对我们的活动都很好奇,问“什么意思”、“想达到什么目的”。听到我们的解释后,有理解的,有支持的,有不明白的,当然,还有不屑的。

  新京报:当天好像有一个醉汉上前,说了句“抱谁啊?你也抱我一下?”

  火星:那个人就是喝醉了,倒也没有为难我们。他既然提出来,我们的成员也就上前拥抱了他一下。最后,他还向我们道了歉。

  新京报:毕竟是在街头,什么情况、什么人都可能遇到,有没有想过如何保护自己?

  火星:我们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友善的。

  新京报:你当天主要负责录像,哪些镜头是比较难忘的?

  火星:有一个女孩和男友一起路过,女孩先上前主动拥抱了我的同伴,然后鼓励男友也上前。男孩子看了看女友,犹豫半天,女孩说,“去吧”,男孩终于上前拥抱了一下。

  还有一行大概6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女孩看到我们后,说“我在网上看过抱抱团的视频,好感动”,于是上前一个拥抱。随后,其他几人也都依次上前,每个人拥抱的同时,都说了声“加油”。

  活动中断———警察说得对活动应更周密些

  新京报:你们正在活动时,警察来了?

  火星:警车来的时候,有一个路人跑到我们面前说,“快走,警车来了。”警察下车后,首先带走举牌子的人,一个同伴见状马上夺下那个小女孩的牌子,自己跟警察走了。

  在我后来整理录像资料,制作视频的时候,这些细节都在一遍遍地感动我。

  新京报:见警察来,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火星:我其实没紧张,挺坦然的。因为我没有举牌,警察也没有要带我走,我主动上前解释,警察说,“回去再说吧”,就一起带到了派出所。

  新京报:警察都和你们说了些什么?

  火星:警察问我们谁是组织者,一共多少人,之前认不认识。可是,我们哪里有什么组织者,大家都是自发的。

  我们在派出所待了5个小时,后来警察也理解了我们,说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这里毕竟是北京,在活动之前要向相关部门申报。

  警察问我们“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都只是说,以后再搞活动会向有关部门申请,没有人说以后再也不做了。

  其实,我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警察教育得对,我们要吸取教训,希望以后的活动能够更周密一些。

  新京报:听说同伴们一直在派出所门口等了5个小时?

  火星:是的,那天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真的没想到,有7个同伴都等在门口。其实我们都素不相识,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大家拥抱在一起。

  切身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是我那一天中最感动的时刻。

  针对质疑———国人虽含蓄但拥抱不分国界

  新京报:现在网上对“抱抱团”的评论很多,有的人质疑这是作秀,认为表达关怀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何偏偏要选择这样一种?

  火星:我们只不过希望通过拥抱来唤醒人们对他人的关怀,拥抱并不是目的。但是对于我以及我的同伴,这种方式确实感动了我们。

  现在的都市人最缺乏的也许就是这种温情了吧,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更多的方式,是最好的。

  新京报:但中国人的性格都比较含蓄,也许对拥抱这种亲密行为不太适应?

  火星:拥抱是不分国界的吧,有时候,一个拥抱会胜过很多语言。

  新京报:家里人知道你参加了这样一个“抱抱团”吗?

  火星:我打电话告诉妈妈了,她很支持我。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善待他人,不要和别人结怨,不要记仇。

  新京报:那你和妈妈有过拥抱吗?

  火星:我每次回到家或者离开家都会和妈妈拥抱,所以我能感受到拥抱的力量,尤其是和亲人或朋友久别重逢时,胜过一切语言。

  新京报:介意问一下,你有女朋友吗?如果有的话,你介意她也来参加这个活动,并且和陌生人拥抱吗?

  火星:没有,如果有的话我也不会介意,毕竟这只是传达一种关怀。那天,我们有一个成员就是男友陪着去的,男朋友虽然没有参加,但是很支持。

  新京报:有网友质疑,一些衣食无着的人在街上乞讨,你会去给那些人一个温暖的拥抱吗?现在,如果对面来了三个人,一个是面带倦容的农民工,一个是穿戴时尚的女孩子,一个是慈祥的老人,你会选择和谁拥抱?

  火星:呵呵,其实我们并不介意拥抱的是什么人,只是我们的活动不是主动去拥抱别人,而是通过我们的微笑和诚意感化别人,让他们放下戒备主动来拥抱我们!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主动去拥抱老人,因为一个慈祥的老人可能更容易接受年轻人的拥抱。

  说到老人,妈妈前几天打电话说奶奶可能不行了,我这才想起,好像从来也没有拥抱过她老人家,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给奶奶一个拥抱。

  “抱”还是“不抱”———最怕活动

  被商业化被利用新京报:你们好像一直对大家的关注有所顾忌,为什么呢?

  火星:首先,我们都是普通人,还不习惯成为“新闻人物”,也不习惯接受采访。另外,我们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担心一炒作,这件事再变了味。

  新京报:你所担心的“变味”,是怕变成什么味?

  火星:带有商业性质,或者被其他人利用。我们的活动完全是公益的,所有人都是义务在做这件事情,没有别的所图。

  新京报:现在你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吗?

  火星:暂时还没有。但是我们得知,其他以QQ群方式组成的“北京抱抱团”也开始开展活动,既然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一家人,希望他们也能吸取我们的教训,把活动开展好。

  新京报:在你心中,“抱抱团”最理想的前景是什么样的?

  火星:我不要求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只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支持我们,对我们的方式有所感触,进而去真正关心身边的人,付出自己的感情。

  新京报:最坏的打算呢?

  火星: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变了味了,那样我就不参加了,我只会坚持我最初的感动。

  采写:本报记者 李欣悦

  -新闻背景

  “自由拥抱”

  5年前,美国人贾森·亨特在母亲的葬礼上,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事迹,得到过亨特母亲帮助关心过的人,回忆从她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亲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觉自己需要借助他人提供的温暖,来克服丧母的悲痛,亨特做了个写着“真情拥抱”的纸牌走上家乡的大街。从这一天起,“FREEHUGS”这个关于爱和分享的运动开始在全美国蔓延。

  今年,一位名叫Juan Mann的澳洲男子在悉尼闹市街头手举“自由拥抱”的牌子,将这项运动推向了全球化的网络世界。

  -网络调查

  ●爱和关怀是需要表达的,如果你试着去拥抱自己的家人朋友,你会发现彼此的距离又近了。

  与陌生人拥抱,我也试过,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虽然每一次都是我主动,但是我会发觉对方从一开始的羞涩紧张到后来放松并且很接受这种方式。

  这样的陌生拥抱的活动,其本身的出发点被人们所了解,并反思,这样就够了。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促进或感染,可以表现在一个微笑上,或对陌生人的一个举手之劳,只要你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生活中便会少了很多的冷漠,没有必要那么夸张的要“拥抱”吧。死搬硬套,不好!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表达方式比较含蓄的一个民族,我们有自己感情世界的发挥形式,盲目地学习国外的东西,有时只会适得其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问题。

  制图/丁华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