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歌唱 难以割舍的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6:3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何桥君本报记者陈宇文/图 高个,方脸,浓眉大眼,性情温和,为人坦率———这就是39岁的江向东,一个歌者,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说他是歌者,因为他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唱样板戏,如今已是颇有名气的美声男高音歌唱家;说他是师者,因为他身为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已有15年的教龄,桃李满天下。

  说他为人坦率,是因为尽管曾获得西南六省市优秀电视歌手大赛美声组金奖、“蓉城之秋”表演三等奖、天府金钟奖等多种奖项,但他却感觉遗憾,“付出了很多,但一直没有得到更令人满意的结果。”

  生活是公平的。虽然心中隐藏遗憾,但江向东丰富的演唱和参赛经历,却成为他日后教导学生的宝贵财富。

  从文工团到专业艺术院校因为父母双双在文工团工作的缘故,江向东从小就喜欢唱歌。3岁多的时候,他就能把样板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沙家浜》中的“胡传魁”唱段全部唱完。

  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父母所在的万县文工团工作。虽然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歌唱工作,但年轻的江向东向往着更大的舞台。1987年,20岁的江向东踏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

  怀着对艺术的渴望,他抓紧一切时间刻苦练习,静静琢磨。周末和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去休闲跳舞了,江向东却和自己的女朋友程晓凤(现在的妻子)扎进琴房练歌,他俩因此被同学们誉为“一对傻子”。

  1991年毕业时,这对“傻子”成绩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被浙江师范大学要去。在浙师大教书期间,几乎每个寒暑假,他们都要自费到北京或上海学习。

  “1991年寒假在北京,那真叫苦。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元出头,为了节约,就住在十几个人一间的地下室。晚上,有人打鼾,有人拍床,几乎没睡过一个塌实觉。喝着水吃点面包,就是一顿饭。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我们就拿脸盆敲几下,表示庆贺。”

  1995年,为求得更好的发展,江向东夫妇重新回到了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

  遗憾很多但并不后悔回首这些年的经历,年近不惑的江向东坦言,“遗憾很多,但我并不后悔。”

  1992年,江向东参加了全国第四届电视青年歌手大赛美声组的比赛,他感觉自己发挥得不错,一些同行的评价也很好,但最终他却与大奖无缘。这次比赛的失利,对江向东是个不小的打击。

  就在这时,一个在上海当老总的朋友叫他们夫妇合伙去做生意。“搞艺术太穷了,我有些动摇,”但江向东终究割舍不下对歌唱的热爱。

  2003年,江向东参加了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争夺。当时他已是副教授,经过多年的积累,自觉准备很充分。但由于临场发挥不尽如人意,最终他还是与“金钟奖”失之交臂。这一次比赛的失利,使江向东产生了“放弃演唱,从事教学”的想法。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他始终认为,“歌唱是一种享受,是难以割舍的情结”。

  2004年,因在2003年“金钟奖”选拔赛中表现突出,他被作为首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研修。2004年12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独唱音乐会。2005年回到川音后,又举行了一场独唱音乐会。

  希望学生超越自己“声乐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专业,很多东西要靠学生自己去琢磨、领悟。”江向东说,值得庆幸的是,他觉得自己具备了一名合格声乐教师的条件,即丰富的演唱经验、发现问题的敏锐听觉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

  正是得益于丰富的演唱经历,江向东对声乐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学生的演唱水平发展到了哪一阶段,还存在什么问题,他一听就明白,经过及时引导,让学生少走弯路。

  2001年,江向东的学生何明毕业后,被中央歌剧院录用,这是10多年来川音的毕业生中第一个被录用到国家级文艺单位的。

  学生潘斌综合素质较高、但唱法有争议,江向东为他制定了“规范演唱,逐步增加难度”的教学计划。2003年,潘斌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

  针对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现象,江向东告诉学生,没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最终只会是昙花一现,“功利性太强是不能把音乐学好的,只有通过多年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的积累,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从明年开始,他就要带硕士研究生了。“希望学生可以超越自己”,这就是江向东现在最大的愿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