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筑高原千千新居惠雪域万万黎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9:10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马晓燕

  编者按:今年伊始,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的重大决策。“安居乐业”作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呈现出开局良好的喜人形势:西藏上下认识统一、发动广泛、行动迅速、进展顺利、群众普遍满意。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辟“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巡礼”专栏,详细介绍西藏各地各部门在扎实推进这项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中采取的好做法、取得的好经验、涌现出来的好典型。

  从暖春三月到金秋十月,西藏各地市、各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方针开展工作,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正在进一步得到实现。10月27日至11月5日,自治区党委、政府派出下基层工作调研组,对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期间,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其朗村71岁的老阿妈索朗激动地对调研组的同志说:“党和政府给我盖了这么好的房子,真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新房宽敞、干净,都舍不得在屋内生火做饭;院子又宽又大,可以自由地散步,跳舞都行,共产党好,政府好,社会主义好。”

  截至10月底,拉萨市已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7667户,在建1204户,准备开工636户。在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中,拉萨市狠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解决3.69万人的饮水安全;在实现县县通油路、村村通路通车的基础上,今年年底全市72%的乡(镇)实现通油路;新型农牧区医疗制度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农牧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县乡卫生服务设施得到改善,2006年续建和新建乡镇卫生院16个,新建2个县卫生服务中心;电网建设得到加强,在一、二期农网改造使农村电网覆盖率达到81%的基础上,今年开始实施三期农网改造,进一步提高覆盖率。同时利用光照充足的有利条件,拟筹措资金396万元,安装光电灯2800套,建立一座2000瓦的太阳能电站,解决2万多人口的照明问题;文化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2.59%和92.81%,党中央的声音能及时向基层传播。

  拉萨市还努力做好农牧民“乐业”工作,加大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加快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开展就业培训,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发展旅游业,鼓励组织农牧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增收致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农牧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强农牧区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日喀则地区把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提出了9206户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和90个村民委员会建设任务。截至10月底,全地区18个县(市)已完工及在建户数为9101户,其中已完工7463户,占自治区年度计划的93%,余下的将在11月底全部竣工。在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中,日喀则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了人员、机构、经费的“三落实”。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遵守规律、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提前准备、相互促进的原则,今年已对90个村作了建设规划。三是始终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群众与干部之间形成了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气氛。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五是及时组织地、县两级有关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对安居房建设的选址、户型、外观、结构、功能等进行详细研究论证。

  在农牧民增收方面,今年全地区农牧民家庭人均收入预计达到222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的有12038户,占总户数的11%。日喀则地区抓农牧民增收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调整传统农牧业结构,积极推广牧区繁殖、农区育肥、暖季出栏、增牛减羊、黄牛改良和特色畜禽养殖,以及发展温室蔬菜瓜果生产等措施。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外出务工,从技能培训、牵线搭桥、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农牧民及农牧民施工队提供服务。1至9月,全地区农牧民劳务输出总人数达15.87人次,劳务总收入为3.55亿元。三是矿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显示了美好的前景。日喀则地区积极鼓励农牧民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扶持旅游景点、交通沿线的农牧民经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四是在农牧民中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计划”,提高了农牧实用技术应用水平。

  林芝地区对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坚持规划先行,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林芝地区坚持区别对待,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农牧民采取不同的方式,整体推进建设工作。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牧民群众指路,让群众在政府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安居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波密县在松宗镇城镇建设过程中,提出在镇周边建房的农户一律免收土地占用费,吸引了10多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民在镇里修建商品房。二是对生活贫困的群众,坚持“抱着走”,不让其掉队。察隅县对人村寨沙琼村采取各部门承包的方式,使全村5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摘掉了靠政府救济的帽子。

  为了让农牧民“住得进”又“富得起”,林芝地区坚持把“乐业”作为实施安居工程的推动力。一是变安居点为旅游点。工布江达县仲村安居点根据紧邻国道的优势,办起了特色农家乐,参与服务的群众有2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2800元的基础上提高了450多元。二是变安居点为加工点。波密县扎木镇巴琼村就把木材加工厂办在了安居点,吸引了该村20多名劳动力就业,使该村年人均增收达3500元左右。

  林芝地区紧紧抓住气候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广、林下资源丰富、旅游潜力巨大等优势,积极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预计今年林芝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150元,继续走在西藏前列。林芝地区今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紧建设藏猪藏鸡养殖、藏药材种植、蔬菜种植、优质水果、干果生产、林下资源、粮油生产加工、花椒产业“八个产业带”和察隅县优质水稻和莲藕基地、波密县人工促仿野生天麻基地和朗县两椒两桃“三个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对10家地区级龙头企业、14家县级龙头企业和3家藏药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培育其发展壮大;加快建设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农牧民生产个体趋向组织化,目前全地区共有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38个;大力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1至9月,实现劳务收入达5000万元,劳动力人均收入达1600元。

  在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中,山南地区针对各县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贫困户和劳力少的农户,倡导通过邻帮邻、户帮户,建立互助关系等方式,解决农房改造中的用工问题。桑日县开展了“百名党员扶百户—特困安居工程”,帮助5户特困农牧民住上了新房。

  山南地区抓住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筑建材需求量大且技术要求不高的机遇,积极组建农牧民施工队、建筑建材队,在做好本地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通过有组织、有领导、有技术地转移劳动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实现了安居工程与群众增收两不误,以安居工程促进群众增收,以增收推动安居工程。全地区共扶持开办了18个采砂厂、32个花岗岩和页岩加工厂,可增加群众收入1700多万元。仅桑日县就组织了70个共计1310人的农牧民施工小组,利用安居工程增加收入240万元。

  山南地区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在1至9月的农牧民收入来源构成中,一产占43%、二产占11%、三产占46%。今年以来,山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好,共实施了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35个,全地区现有各类龙头企业7家、个体私营企业62家。在大力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促进农牧民增收向多行业、多领域扩展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农牧民开展劳务输出。山南地区还特别注意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桑日县绒乡程巴村采石厂经理拉巴卓玛同时又是村委会主任,在她的带领下,有57户农民共同组建了采石队,两个月内就实现产值30万元。为培养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山南地区成立了15个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牧民增加收入做出了贡献。旅游业开始成为山南农牧民增收新亮点。截至目前,山南地区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牧民总人数已达300多人,收入预计可达600多万元。

  2006年,昌都地区实际共安排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9243户,截至10月底,全地区已完工8203户,预计年底将有8711户农牧民群众搬入新居。

  在安居工程建设中,昌都地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地区到县、乡都建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领导机制,地、县、乡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各级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一些县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召开村民会议,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广大基层干部还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进行宣讲,使安居工程得到了农牧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在工程实施中,昌都各县结合实际,新建和改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既注意环境卫生和方便群众生产,又体现藏东民居特色。同时,正确处理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和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的关系,努力实现“三不误”的良性互动局面。7月初,全地区虫草采挖陆续结束后,各县及时督促各乡镇做好农牧民安居工程复建工作,有效巩固了建设成果。

  为促进农牧民增收,昌都地区坚持多轮驱动,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牧民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今年,昌都地区以“人均一亩水浇地”建设为重点,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发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大牲畜出栏率,以林下资源采集促增收。同时,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县、乡组建农牧民施工队伍参与工程建设,加强对务工群众的技能培训工作,切实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截至9月底,全地区劳务输出总收入达7.3亿元。昌都农牧业生产专业化发展迅速,专业户(场)数量不断增加。“百户千头牛”、“百户万只鸡”、“百户千头猪”项目已全面落实,发展势头良好。全地区共落实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19个,总投资6459万元。

  那曲地区在安居工程建设中,因地制宜,注意调动各级政府、农牧民群众、对口援藏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10月底,那曲地区共完成6693户的建设任务,多数建房群众已经或正在入住新居。

  在安居工程建设中,那曲地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证农牧民群众在安居工程建设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工程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的规模都由群众说了算,建筑面积、房屋造价、房屋结构、建筑风格等都由群众自己选择。那曲地区把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规划与农牧民生产、生活规划三者有机结合,确保安居工程满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提出要安全舒适,不搞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搞千房一律。统筹安排综合配套设施,尽量做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通广播,有教学点、有卫生点、有文化点、有经济实体,既方便群众进行农牧业生产,又能使群众充分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促进“乐业”方面,那曲地区提出了“2255”发展思路,即充分发挥那曲承南继北、东接西联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畜产品、矿产品、中药材资源“两大优势”,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突破”,着力推进特色经济战略、小城镇发展战略、草原生态战略、开放推动战略、科教兴地战略“五大战略”,大力实施增收富民工程、沿路经济带工程、牧业产业化工程、市场培育工程、平安那曲工程“五大工程”。截至今年10月,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2元,比去年年底增长10.8%,其中现金收入1200元,预计今年农牧民的纯收入将达到人均2500元左右,增幅为17%,现金收入将达到1350元。农牧民收入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增收渠道呈现出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格局,现金收入比例逐年提高,部分群众收入中的现金占50%以上,特别是东部虫草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大部分群众的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

  阿里地区结合实际,决定用两年时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8288户安居工程的建设任务,使全地区80%以上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在工程建设中,阿里地区坚持做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科学设计、综合配套、突出特色、体现风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把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同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工作结合起来,把民房改造与人畜分离、改水改厕有机结合起来,严防滥占耕地和草场,突出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和乡容村貌建设。同时,阿里地区正确处理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与农牧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参与安居工程建设,成立了农牧民施工队、运输组、劳务组进行劳务创收,参加安居工程建设人数达12509人,创收2630.77万元。截至10月底,全地区实际开工建设6132户,完工户数为5224户,完工率为87.1%,年底之前预计可入住3891户。群众对安居工程的满意情况以及意见和要求调研结果表明,农牧民群众对安居工程满意度达到83%,基本满意占17%,没有不满意的情况。

  今年以来,阿里地区将“安居”与“乐业”并举,想方设法增加农牧民收入,预计今年全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209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截至9月底,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905.25元。

  各级组织把培植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农牧区经济结构的关键措施。据统计,今年阿里地区劳务输出的总人数达20850人,劳务总收入达4670万元。阿里地区立足特色资源的开发,做到一县一品,靠旅游、矿业、畜牧业、种植业以及边贸增收。以外贸为龙头,每个县培育1—2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重点加强了对金哈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神山矿泉水、噶尔县奶牛基地的管理经营,各县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72户,促进了产业化经营与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