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台岛上千年渡口 守望繁华往事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0:39 东南快报

  岁月正在模糊一个千年古渡的面庞,而渡口另一头的古城怀安(现称淮安),芳踪已难寻觅。循着古渡,我们爬上长满人高杂草的石岊山,努力追寻一千年前繁华的怀安县城留下的痕迹——

  

南台岛上千年渡口守望繁华往事背影

  怀安城:

  飘零多少繁华事

  午后,阳光灿烂,淮安村(怀安古城现地名)站立的姿势有些萧条。这是在南台岛的最北端,石岊山上。

  淮安村村民早就迁出,四下人烟稀少,正逐渐荒废成一座杂草丛生的山头。入村处,系五帝庙,外观尚在,高筑的烽火墙,斜飞的檐角,因年深日久变成黑色。木制结构,早就蒙尘,凑近细看,才能瞧见镂刻着的精美花纹。

  时光拉回数百年前,那却是怎样的一番繁华景象啊!

  史载,怀安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历经宋元明三朝代,至明万历八年(1580年)撤县,约600年。怀安县东西长240里,南北宽180里,有50个村庄,13000多户8万多人口,是为福州府所辖闽县、侯官、怀安三县之一。鼎盛时期,县治怀安城有30口井、14座庙宇、18个码头以及县衙、驿站、孔庙、县学等。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各色店铺生意兴隆。

  怀安另一建筑,位于渡口东北面,即为提统抚,高高的马头墙在丛生的杂草中若隐若现,如今只剩下断瓦残垣,横陈焦木。提统抚,无史料可考。提统一职,系清代基层武官,提统抚则为把守交通要道、县级衙门的所在地,是重要的驻军场所。紧挨提统抚的城隍庙则还略有往昔的风采。

  芋原驿:朱熹为它亲笔题字

  关于怀安县中各个细致处,历史鲜有记载。而“芋原”倒是流传不少佳话。

  明王应山著《闽都记》记载,“在石岊江头。南行以舆,北以舟。皇华使节往来络绎。察院行署在驿之北。递运所,在驿之东。驿距水口百六十里。”

  其实,历经宋元明三朝代,怀安县的驿站也经两度变迁,宋梁克家《三山志》中对葛崎驿站的记载可见一斑。“葛崎驿,怀安县北,旧在芋原村置驿,取州六十里,后移此。”专家说,最早的驿站即在芋原,后迁至葛崎驿,到明代,又回到芋原。

  让芋原留名千古的大功臣非南宋理学家朱熹莫属。大儒朱熹两次驻足于此,受周围景色所感,留诗赞曰:“停骖石岊馆,解缆清流滨。中流棹歌发,天风水生鳞。”并大笔一挥,在芋原渡附近的驿站留墨“芋原”。

  明代状元翁正春的青冢坐落在芋原渡口东北面,翁正春是明朝名相叶向高的门生,两人在芋原留下一段佳话:叶向高一次还乡省亲,走水路从芋原渡登陆,顺便探望家在洪塘的翁正春。两人聊兴甚浓,直至天色昏暗,翁虽有留宿之意,却开了老师一个玩笑,出一上联求对: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老师一看,这是一个“宝盖儿联”,心下一惊,稍加琢磨,即对出“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两人大笑。

  

  芋原渡:

  曾是对外贸易码头

  阳光下的芋原渡口,一头连着建于石岊山上的怀安古城,将迎面而来的闽江分成波高浪急的白龙江(现叫台江)和平静流淌的乌龙江;另一头则向远方伸展。

  明王应山著《闽都记》中说到“皇华使节往来络绎”。寥寥数字,足可见当时盛况。因为石岊山上的洪塘窑与怀安窑的优势所在,宋起,芋原渡口即为福州与日本陶瓷交易的一个重要码头。

  从建窑、哥舀、汝窑等地运来的瓷器都汇集此地,与外来的商船交易,每到此时,码头都甚为热闹。据传,在此片沙滩上仍能找到这些瓷器碎片,酱色、工艺相当精细。

  而两大窑均已废弃,只有城隍庙下,两石碑伫立,说明“怀安窑址”所在地。

  遥想千百年前,文人骚客在此弃舟登岸,定有思古之悠情。明朝吴国伦就曾作诗《发芋原至水口》:“孤帆背指三山发,只似浮槎过日边。……一夜棹歌声不断,万山愁杀未归人。”

  (感谢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读者纪旺提供资料。)

本报记者 林佳/文 刘彬/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