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古稀老人生命的延长 ———记和平区文明出行好市民标兵冯焕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1:48 沈阳网-沈阳日报

  

古稀老人生命的延长———记和平区文明出行好市民标兵冯焕娣

  冯焕娣,和平区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居民。年近古稀的她,是“知荣明耻,文明出行”广场晚会上评选出来的第一位沈阳市“文明出行好市民”,也是和平区“文明出行好市民标兵”。【跟踪“文明”镜头】

  青年大街与文安路交会的十字路口,一位老奶奶站在斑马线的一侧,向马路对面一对欲过马路的夫妇高举着黄色小旗劝导:“请走斑马线,注意安全。”呼啸而过的车带起一阵风,让老人手中的小旗飘得格外显眼,那对夫妇看清了,也收住欲横穿马路的脚。当夫妇走近老人身边时,老人又打起了快板:“过路同志听我言,今天专门把交通法规谈一谈……文明出行看指示灯,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看分明……”

  这位老奶奶就是冯焕娣,11月12日下午2时许,冯奶奶告诉记者她要带领社区志愿者去协勤,“你在那个没有交通指示灯的路口准能找到我。”【回望“文明”路程】

  文安路社区居民都说,冯奶奶在社区里一分钱不收地义务做宣传工作快6年了,“从她搬到这个社区时开始,什么防火安全教育、‘八荣八耻’宣讲、‘文明出行’整治,什么被大家关心,她就宣传什么。”居民们说,社区里的宣传海报都是冯奶奶自己一手做出来的。居民说,如果冯焕娣看谁随手扔垃圾了,一准儿过去给捡起来,还说“这次我替你扔到垃圾桶去,下回可别乱扔了。”;看见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年轻人,她就过去把人家拦住,劝他们走斑马线;看见光膀子的晚辈,她不但要给人家说说不好看的道理,还要看着人家把衣服穿上才算完。一开始,有人说这个老太太“多管闲事”,可现在人们都亲切地称老人“冯妈妈”,“因为她真的把社区当成一个家来照顾!”

  冯奶奶说,这样的“闲事”她已经管了40多年了。“我原来在工会工作,还是好几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我那时就想要给娃娃们做榜样,不但自己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教育那些孩子们,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慢慢地,冯焕娣把这种“文明教育”当成了她工作的一部分:从工作单位到所住的社区,从所教的学生到马路上的“毛头小子”。

  就这样,老人忙碌到了70岁。她不但没有像别人劝的那样去“享清福”,反而更热衷于文明教育的宣传工作,尤其是“知荣明耻,文明出行”活动的开展,更让老人找到了自己发挥余热的用武之地。“文明出行活动刚开展的时候,6月份的一天早上,我在家附近的交通岗看到一个奶奶送小孙子上学。”冯焕娣说起一件让自己印象很深的事情。“当时奶奶领着小孙子就要闯红灯,那小孩就拽着她奶奶的手使劲往后拉。那老太太气得说‘你怎么不听话呢,上学都快迟到了’,那孩子回答‘奶奶你闯红灯,是我不听话还是你不听话啊?’”冯焕娣说,那祖孙在一拉一扯之间一辆车就贴着他们身边“呼”地开过去,“给我吓出一身冷汗啊,但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回去之后,冯焕娣连夜将这一场景编成小品《奶奶,这样做太危险》。她领着社区共产党员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里演,去学校演,甚至走到街头去演。这样一位老人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宣传文明出行,使得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老人也看到了这种宣传方式的优点,随后在社区开辟出“三言两语”、“曝光台”等专题栏目,创作了群口快板《文明出行,珍爱生命》、三句半《知荣唾耻》等作品,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居民,受到居民的好评。

  有人看到老人整天又是日晒又是风吹,说她“不值得”。冯焕娣回答:“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关乎城市形象的大事,怎么会不值得!我今年70岁了,可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还那么年轻,如果能因为我的宣传让一个人远离危险,那就相当于我的生命也延长了一分。”【设想“文明”未来】

  冯焕娣老人此次在“五进二”的竞争中没有晋级。对此,她表示并不遗憾。“我现在是沈阳市‘文明出行好市民’,我感谢党、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荣誉,我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不但带头遵守交通规则并宣传文明出行,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大家一起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明出行,并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让沈阳成为大家眼中有品位的城市。”本报记者王靖宣/文张哲/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