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供暖故事:社区架起桥梁暖气从凉到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1:48 沈阳网-沈阳日报

  

供暖故事:社区架起桥梁暖气从凉到热
供暖故事:社区架起桥梁暖气从凉到热

  几千户的小区,往年暖气不热,听到的是怨声和不满;今冬家里暖融融,居民脸上挂着笑容,嘴上满是对供暖的满意和赞语。暖气从凉到热,居民态度从抱怨到感谢,如此变化应该归功于社区。社区架起了沟通矛盾双方的桥梁,社区让对立的双方坐到一起,社区营造了坦诚的对话环境,社区创造了互相了解的协商气氛,由此产生了供暖供需方和谐的关系
,最终破解了一个个难题,达成了让各方满意的良好结局。发生在富民社区的供暖故事富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富民社区能做到,别的社区也能做得到。

  东陵区泉园街道富民社区的居民今年冬天脸上露出了笑容,暖气烧得好,屋里暖融融,居民纷纷给记者打电话,要求去采访,表扬一下社区的协调沟通之功。

  11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富民社区十余户居民家,感受了家家屋内融融的暖意,文富路24号楼的郭大爷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光说不行,你摸摸咱这暖气热不热?室温至少有18度。暖气烧得这么好,咱还有啥不满意?人家维修人员还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今年暖气烧得好,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拉近了我们和供暖单位的距离,形成了比较和谐的关系。真是和谐进社区,暖气暖千家。”

  社区协助收费很顺利

  暖气要烧好,交费要充足。东陵区热力供暖公司的马副经理高兴地对记者说,由于社区做工作,今年的采暖费缴得特别好。“这个社区的居民楼大部分都是近二十年的老楼了,2177户居民家中的暖气管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以前每到冬天,咱们供暖所的工作人员就头疼,居民家暖气不热就不肯交采暖费,我们收不到采暖费就没有资金更新管道,暖气不热,居民意见很大,形成了恶性循环。”

  “今年夏天,社区找到咱热力公司,和咱商量要改变这种情况。对此我们正求之不得呢,因为过去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不够,矛盾总是越闹越大。我们很想听一听居民的意见,社区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在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座谈会上,双方坦诚对话,气氛热烈,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了解。居民们都说暖气烧得不好,谁愿意交采暖费呀。要想让咱满意,得拿出实际行动来。听了这话,马经理拍着胸脯保证,“今年肯定让大家满意!”

  富民社区书记栾丽华告诉记者,由于双方面对面交流,消除了很多误解与隔阂,为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兑现承诺,热力公司这次动真格儿的了,整个夏天没闲着,把社区大大小小的暖气管线,只要有毛病的都给换了。“热力公司说到做到了,居民也得积极配合才能真正把事情落到实处。到了收采暖费的时候,我们积极宣传,劝说居民交费。热力公司还采纳居民和我们的意见,来了个现场办公,到小区里收采暖费,居民们都欢迎。”“我们今年采暖费的收缴率达到了90%%以上,社区帮了大忙。采暖费收上来了,我们没有理由不烧好。”马经理话语中流露出对社区的由衷谢意。

  社区把关关照贫困户

  “要说感谢,我们社区也应该感谢热力公司,帮助社区里的贫困家庭给予了特别关照。”栾书记接着说。“社区里有二十几户‘边缘户’,这些住户或者家里有病人,或者有残疾人需要照顾,确实困难,可又不够低保和救助的条件。每年冬天这些住户愁,社区也愁,交不上采暖费难道真让他们受冻吗?今年,热力公司提出由社区担保,依据这些家庭的具体情况,对他们实行免收部分采暖费或实行分期付款,这样咱们社区冬天就没有挨冻的居民了。”

  “对于这一类家庭,我们也有心照顾,只是对具体情况不太了解,尺度把握不准。所以,我们请社区把关,他们知道住户的贫困程度,可以依据具体情况提出申请,这也算我们为社区和居民做些贡献吧。”马经理说。

  住在文富路26 2号楼的居民屈文林,今年就享受到了分期付采暖费的实惠。“家里有病人,每个月要花上千元药费,每年交采暖费全家人都发愁,一下子交一千多元我们实在拿不出呀。今年社区告诉我们可以分期交,我们可高兴了,咱感谢社区、感谢供暖公司,没让我们挨冻。”屈文林眼里闪着泪花儿。

  社区搭桥误解全化解

  社区栾书记深有感慨地说:“开座谈会是个好形式,矛盾双方有话当面说,共同想办法,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和谐和融洽。”

  自今年8月份开始,富民社区把东陵区热力供暖公司负责人、富民供暖所员工,及居民代表请到一起,连续召开了五次座谈会。通过这几次座谈会,不仅供暖方听到了居民的意见,居民也对供暖工作人员有了较深的了解。富民小区24号楼的赵大爷会后拉着供暖所维修人员的手说:“孩子,大爷对不住你们,以前大爷以为你们就冬天上班,夏天都闲着没事呢!今天才知道原来你们夏天还要维修管线,咱这小区冬天没有过大的事故,多亏了你们呀。以前你们到大爷家修暖气,大爷连口水都没给你们喝过,这叫办的啥事儿呀!”

  在场居民也都表示理解,“以前咱是有些过分了,暖气不热就到人家锅炉房撒气,人家给咱修暖气,还听不到一句好话。”“可不是,人还有办错事的时候呢,更何况那些锅炉、铁管子,哪能一点毛病没有呀,他们也不容易呀。”看到这样的场面,最高兴的是富民供暖所的李所长,“原本只是想通过座谈会,听一听居民的不满,我们好改进工作,没想到经过社区介绍我们的工作情况,能得到居民的理解,我们的委曲也消除了。”

  社区求助供暖即刻办

  座谈会不仅消怨解气,有时还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有居民提出楼道内的暖气管线上,所缠的保温层不防火,小孩子调皮在楼道内放鞭炮,经常将保温层点燃,这样不仅危险,而且还影响保温,希望热力公司将保温层换成防火的。“我当时听了这意见,心里可没底了,整个社区这么多栋楼,要想全部更换保温层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热力公司能同意吗?”栾书记心里画了问号。“没问题,我们马上更换,请居民放心。”马经理干脆痛快的回答即刻驱散了栾书记心头的疑云。座谈会后,马经理马上带领工作人员现场考察保温层的材料,随后将富民社区所有居民楼的暖气管线保温层都更换为阻燃、无毒的保温层。居民们称赞说,“如此办实事,供暖公司真把咱当一家人了。”

  社区作用供暖离不开

  通过解决供暖矛盾,马经理对社区的沟通协调作用体验颇深:“我们不少的难题都是靠社区帮助解决的,这让我们形成了思维习惯———遇上事,找社区。”

  马经理给记者讲了这样的事。“住在文富路22 1号楼的一户居民,一家三口都有精神疾病,暖气试水的时候发现他家有渗漏的情况,两个维修工敲开他家门,刚想进屋维修,他家人举着菜刀就冲出来了,把咱们两个大小伙子吓得脸都白了。怎么劝都不行,拿着菜刀就要砍人。没办法我们只好请来栾书记,栾书记和两名社区工作人员对三位居民进行了安抚,还真怪了,栾书记说什么他们都听。就这样两个多小时的维修时间,栾书记她们一直陪在这家人身边,维修工作顺利完成了。临走,栾书记还教他们说了谢谢,咱们都乐了。你看,要是没有社区,咱这事儿哪能办成呀!”

  “马经理,你可别这么说,都是为了居民好嘛!有时候维修人员也受委屈,你就说开栓的时候吧,居民家里没人供暖所就不敢开栓,万一要是发生跑、冒、漏的情况,就是供暖所的责任。居民不在家,维修人员只能一遍一遍的跑。咱26号楼6楼一户居民开栓的时候就没在家,维修员小张一连去了六次,都没能开栓。等晚上这位居民回家发现家里没有暖气,跑到供暖所,冲着小张大发脾气。我交了钱你为什么不给我开栓,工作也太不负责任了。小张委屈得差点没哭出来,其实这就是误会,两个人要是吵起来肯定没完没了,咱社区人员去劝两句就算了,这也是咱应该做的。”栾书记说道。本报记者任琳琳/文张哲/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