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努力构建和谐石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2:30 石狮日报

  问:请问何常委,我市“四五”普法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哪些

  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我市“四五”普法已经顺利实施,基本上实现了“两个提高、两个转变”努力实现由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体公民法制素质的转变,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管理的转变,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总体目标。五年来,通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
制宣传教育,我们坚持拓宽领域,普法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服务大局,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坚持丰富手段,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坚持普治并举,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面向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问:我市“五五”普法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我市“五五”普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问:我市“五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我市“五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一是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创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活动,努力使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普治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的有机统一。全面开展依法治市和依法治镇 街道工作;继续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全面推进行业依法治理;以农村、社区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问:我市“五五”普法的重点普法对象有哪些答: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村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特别要把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问: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市“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步骤。

  答:我市“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6月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 2006年6月至10月 :进行规划准备和组织发动。

  2、组织实施阶段 2006年11月至2010年6月 :各镇 街道、各成员单位、各部门根据“五五”普法内容,采取积极措施,认真组织实施。2007年下半年,结合我市依法治市中期目标实施情况,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3、检查验收阶段 2010年7月至1 2月:依据省、泉州市检查考核方案,制定我市检查验收方案,对全市“五五”普法工作进行自查验收和总结,迎接泉州市和省的考核验收。

  问:为确保“五五”普法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我市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答: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为“五五”普法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认真制定规划,为“五五”普法顺利实施奠定扎实基础。今年是“五五”普法启动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各单位要根据市“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实施规划。

  三要精心培育试点,为“五五”普法顺利实施提供典型示范。精心培育试点,发现和挖掘各类典型和经验,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形成一种学习典型、争创先进的工作局面。

  四要发挥各方优势,为“五五”普法顺利实施拓展工作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法制宣传职能部门、政府机关、新闻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之间,上下联动、全面发展的普法宣传网络,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要强化督促检查,为“五五”普法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各级、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要按照我市“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和工作进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到人,明确时限,确保“五五”普法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周国球记者谭耕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